分享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4种联合用药

 宰相肚里撑得船 2024-05-21 发布于河南

 ▍来源:药店经理人  作者:常怡勇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PHN) 定义为带状疱疹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1]。PHN为剧烈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如烧灼、刀割、电击、紧束感等,多伴有痛觉过敏和疼痛异常。好发于中老年人,常进展为难治性神经病理性疼痛。
PHN不但疼痛剧烈,而且病程长,各种治疗的不良反应及病痛使病人苦不堪言,甚至产生自杀行为[2]。目前国内外针对PHN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神经阻滞及物理治疗法。
加巴喷丁是治疗PHN的一线药物,也是第一个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治疗PHN的药物。它可与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 (VGCC) 的α2-δ亚基结合,抑制神经元细胞的钙离子内流,减少兴奋性神经递质的过度释放,进而可减轻PHN病人的痛觉过敏及中枢敏化。加巴喷丁不受血脑屏障限制,具有良好的中枢性神经阻滞作用,进入人体内后可迅速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有效治疗PHN。
然而相关研究表明,单用加巴喷丁治疗PHN患者疼痛缓解率能达到50%的比例仅有30%左右,镇痛效果欠佳[3]。且起效时间较慢,患者容易对加巴喷丁产生耐药性,大剂量服用容易引起嗜睡、恶心等不良反应[4]。
临床治疗实践发现,加巴喷丁和相关药物联合应用治疗PHN可起到很好的增效、减毒(降低剂量减轻毒副作用)作用。    
1.加巴喷丁+利多卡因凝胶贴膏
临床治疗结果显示[5],利多卡因凝胶贴膏联合加巴喷丁对于中重度PHN镇痛效果较好,可显著降低病人加巴喷丁的使用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缩短病程、加速病人康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远期疗效好。
用药方法
加巴喷丁胶囊(0.1 g/粒),第1d晚上口服0.3g,如耐受,第2d早晚各口服0.3g,第3d早午晚各口服0.3g,若疼痛缓解[不影响夜间睡眠,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3分]维持此剂量,若疼痛不缓解(影响夜间睡眠,VAS≥4分)根据病人的临床疼痛缓解程度及耐受情况适当调整用药量,可将每天3次剂量逐渐增加0.1~0.3g,最大剂量每天不超过1.8g。若加量过程中病人疼痛明显缓解,则以此量维持;若伴有不良反应,可适度减少药量。(以下各项联合用药方案中加巴喷丁的用法用量均参照本法进行,不再重复介绍)。连续治疗4周。
若疼痛控制效果仍不佳,可临时给予曲马多缓释片100mg/次辅助控制疼痛或改用其他疗法。据国外临床研究,加巴喷丁胶囊在每天1.8g(18粒)至3.6g(36粒)剂量范围内其疗效相当,每天超过1.8g(18粒)的剂量未显示出更多益处,因此加巴喷丁胶囊的日剂量宜控制在1.8g以内。
利多卡因凝胶贴膏初始为1贴(含利多卡因700mg,面积14.0 cm×10.0cm),12h后撕掉,间歇12h后可再次局部贴敷(若疼痛面积较大可将贴膏剪成小块,重点疼痛部位局部贴敷),连续使用14d。若治疗及观察中病人出现爆发痛或疼痛缓解不明显可临时加服氨酚曲马多镇痛,用药1周,若仍不缓解改换其他治疗方法。
另有研究显示,利多卡因凝胶贴膏外用于PHN区域,与局部涂抹利多卡因乳膏或皮下利多卡因注射相比,临床药物释放稳定,病人未见局麻药中毒,且疗效持续时间长,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应用较为方便[6-7]。
2.加巴喷丁+伐昔洛韦
现阶段带状疱疹治疗中伐昔洛韦应用普遍。虽然抗病毒药物在带状疱疹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但其在治疗PHN方面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单独应用很难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PHN发病情况复杂,治疗难度大,即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及用药,PHN的发病率仍比较高。究其原因,刚发生疱疹时诱发神经病理性疼痛、后遗神经痛的病理性改变已经发生。这充分说明在带状疱疹治疗中关注神经痛非常必要。
临床治疗结果显示[8],加巴喷丁联合伐昔洛韦试验组PHN数字评分法评分(NRS)仅为(1. 87 ±0. 01)分,明显比单用伐昔洛韦的对照组的(4. 22 ±0. 59)分低;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也比对照组的8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提示该治疗方案使PHN患者的临床症状、疼痛程度等得到了有效缓解。
用药方法
盐酸伐昔洛韦片(0.5g/片)口服0.5g,2次/d,饭前空腹服用。连续服用10d为1个疗程。
3.加巴喷丁+泼尼松
糖皮质激素为缓解神经疼痛的常用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为该类药物可抑制神经细胞炎症,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最终缓解炎症产生的神经疼痛。泼尼松具有抗过敏、抗炎作用,可降低毛细血管壁和细胞膜的通透性,抑制结缔组织增生,减少炎性渗出,并能抑制组胺及其他毒性物质的形成与释放。
临床治疗结果显示[9],加巴喷丁联合泼尼松治疗PHN疗效显著,其作用可能与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减轻炎性反应、升高β-内啡肽水平有关。
用药方法
泼尼松口服10 mg,2次/d。疗程为2周。
4.加巴喷丁+甲泼尼龙+伐昔洛韦
临床治疗结果显示[10],甲泼尼龙联合加巴喷丁及伐昔洛韦治疗PHN的临床效果较好,显著优于单独使用盐酸伐昔洛韦片治疗的对照组。
用药方法
盐酸伐昔洛韦片用法用量同上。甲泼尼龙片口服0.4~0.5mg/(kg.d),治疗7天后根据病情逐渐减量直至停药,避免撤药反应。所有患者均治疗10d观察效果。

参考文献:

[1]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共识编写专家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共识[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6,22(3):161-167.
[2] Attal N. Neuropathic pain:Mechanisms,therapeutic app-roach,and interpreta-tion of clinical trials[J].Continuum,2012,18(1):161-175.
[3] 黄伟,韦春燕,莫世芬,等.曲安奈德疼痛区域皮内注射联合加巴喷丁内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后勤学院武警学报:医学版,2021,30(9):161-162.
[4] 付兰,赵万润.普瑞巴林与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J].皮肤病与性病,2019,41(1):9-12.
[5] 刘奎玲,李晓强.利多卡因凝胶贴膏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1,27(5):386-389.
[6] 石英,覃万翔,陈尧华,等.利多卡因乳膏超前镇痛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皮内阻滞的应用[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6,22(5),396-400.
[7] 金雨颖,马柯.离子通道药物在带状疱疹神经痛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21,27(2):140-143.
[8] 徐亮.加巴喷丁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效果研究[J].吉林医学,2020,41(12):2952-2953.
[9] 徐劲,张召力.加巴喷丁联合泼尼松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免疫功能、β-内啡肽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7,9(5):168-172.
[10]马磊.甲泼尼龙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40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12):33-33.
(应在专业人士指导下用药,本文仅供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