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归补血汤合归脾汤 加减治疗中度贫血

 优悠960 2024-05-21 发布于四川

贫血·案例库

专审 本文已通过小荷健康三审三校专业审核

张轶 患者主治医生

住院医师六安市中医院 三甲

基本信息 彭某,女,45岁

疾病类型 贫血-中度贫血

治疗医院 六安市中医院

治疗方案 中药当归补血汤合归脾汤加减治疗

治疗周期 治疗3周

治疗效果 经中药口服治疗,患者病情好转

一、初始患者

患者,彭某,女,45岁,就诊主诉:头晕乏力1年余,加重伴心悸7天。现病史:患者缘于1年前饮食不规律,食欲减退,进食少,出现头晕乏力,就诊于当地诊所,查血常规提示贫血(具体数值不详),患者未予以重视,7天前,患者头晕乏力症状较前加重,伴有心悸,现为求进一步中西医综合治疗就诊于我科,现主症:头晕乏力,心悸,活动后气短,月经量多,淋漓不尽,食欲欠佳,夜寐差,小便可,大便偏稀,舌淡,苔薄白,脉弦细。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史。

查体:神清,精神可,心肺查体未见异常,面色苍白,皮肤乏泽,口唇,爪甲苍白,腹软无压痛。

血常规:血红蛋白89&%/L

中医诊断:血虚症 (心脾两虚证)。西医诊断:中度贫血。

二、治疗过程

初诊:中医治疗以益气养血、健脾和胃为治主,方予“当归补血汤合归脾汤”加减,具体方药如下:

黄芪、当归、炒白术、党参、远志、川芎、炒白芍、炙甘草、酸枣仁、茯苓、大枣、龙眼、桂枝、木香、桂枝,鸡内金、神曲、麦芽等。7剂,每日一剂,一日两次,早晚饭后半小时口服。

二诊:上述7剂中药服完后,患者诉头晕、心悸减轻,仍有乏力,食欲尚可,仍寐差,二便尚可。舌淡,苔薄白,脉弦细。查体:神清,精神可,心肺查体未见异常,面色苍白,皮肤乏泽,口唇、爪甲苍白,腹软无压痛。上述中药基础上去木香,加量当归、炒酸枣仁、黄芪。共7剂,每日一剂,一日两次,早晚饭后半小时口服。

三诊:上述七剂中药服完后,患者诉头晕乏力明显减轻,饮食睡眠可,未诉心悸及活动后气短,月经淋漓不尽减轻。舌淡红,苔薄白,脉弦。于前方基础上加阿胶。共7剂,每日一剂,一日两次,早晚饭后半小时口服。

后患者未来就诊,1个月后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患者诉当地医院化验血常规,血红蛋白108g/L。

三、患者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1、调整饮食结构,均衡饮食;

2、避免劳累及精神高度紧张,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寒冷刺激,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

3、适当锻炼,有氧运动。

四、治疗效果

患者因饮食不均,情志失调,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久病多虚,气血不足,不能上荣,故可见头晕,心血不足,故见心悸;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又具有统血功能,脾气虚,生血不足,脾虚日久,运化失司,可见纳差、乏力;脾虚统摄无权,故见月经量多,淋漓不尽,四诊合参,结合舌淡,苔薄白,脉弦细,均与心脾两虚证型相符。通过给予当归补血汤合归脾汤加减,以益气养血、健脾和胃,故上述诸证减轻,1个月后随访,症状明显减轻,血常规结果血红蛋白明显增高。

五、医生感悟

贫血是临床最常见疾病,本病归属于中医学的“血虚”的范畴,将气与血紧密联系起来,强调血虚是由于气虚所致,而血虚又反过来加重了气虚,导致气血两虚。常见症状有面色苍白、头晕目眩、身倦乏力、气短、心悸、脉细等。

该患者主因饮食不均,情志失调,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久病多虚,气血不足;脾气虚,生血不足,脾虚日久,运化失司,而发为本病,方选当归补血汤合归脾汤加减以益气养血、健脾和胃。当归补血汤的特点: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应当急固,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补气生血,黄芪大补肺脾之气,以滋生化之源,当归养血合营。归脾汤在《医方集解》中:血不归脾则妄行,参、白术、黄芪、甘草之甘温,所以补脾;茯神、远志、枣仁、龙眼之甘温酸苦,所以补心,心者,脾之母也。当归滋阴而养血,木香行气而舒脾,既以行血中之滞,又以助参、芪而补血。气壮则能摄血,血自归经,而诸症悉除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