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短、胸如有重物,四剂显效

 花无缺3myj1j3d 2024-05-21 发布于江苏

胡希恕经方医学

罗某,女,54岁,气短、胸部如有物压、胸部游走性不适、夜间吹风扇觉脚凉,仰卧时气短呼吸困难,需俯卧,咽部异物感,嗳气后症状减轻,眠差多梦,夜尿3-4次,舌暗尖瘀点齿痕苔润腻,脉弦细弱。四诊合参辨为厥阴太阴合病,予血府逐瘀汤+五苓散+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减治疗,具体处方如下:北柴胡5g,赤芍5g枳壳5g,炙甘草5g,生地黄5g川芎5g,当归5g,桃仁5g,红花3g,桔梗5g,牛膝5g,泽泻5g,桂枝3g,茯苓5g,白术5g,猪苓5g厚朴5g,郁金5g,薤白8g,瓜蒌皮8g颗粒剂,共4付,冲服。

图片

结果:4天后复诊,患者诉症状好转70%。

辨证分析:从舌脉来看,这是一个阴证。舌尖红、眠差梦多为上热;夜间吹风扇觉脚凉、夜尿 3-4次、小腹怕冷为下寒;因此,属上热下寒之厥阴病。舌暗胖齿痕苔白偏厚腻,提示痰饮水湿重,故考虑有太阴病;综合辨证为厥阴太阴合病。气短、胸部如有物压、胸部游走性不适、嗳气后症状减轻,说明有气滞;舌暗红尖瘀点提示有血瘀,气滞血瘀,以胸部不适为主矛盾,故用血府逐瘀汤。舌暗胖齿痕苔白偏厚腻,夜尿3-4次,为痰饮水湿,故用五苓散;舌苔白偏厚腻 ,痰饮水湿重,又有气短、胸部不适,故用枳实薤白桂枝汤。



编者按:本案辨为厥阴和太阴合病,厥阴病之下寒表现在临床易与太阴病混淆,因此,如何抓住太阴病的辨证要点是为关键。马家驹老师在《经方入门讲记》中指出太阴病辨证的两个关键之处:1.口不渴;2.太阴病的舌诊。如果是阴证,患者要么不口渴,喝水不多,要么喜欢喝热水,故马老师认为不渴是太阴病的辨证要点之一。此外,如果见到了舌质淡,舌体胖大而有齿痕,往往见于太阴病如果见到标志性的舌淡、齿痕、苔润的患者,甚至一张口,口水就往下滴的患者,就可以直接认为太阴病。本例患者即有齿痕、苔润,为典型太阴病表现。

此外,患者有“胸部如有物压”,王清任《医林改错》中有类似症状描述,如“胸任物而不能眠”、“胸任重物方能眠”,认为血府逐瘀汤可治此类疾病;复加舌有瘀点,考虑有瘀血为患。

在方证的选用方面,编者认为也可以选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合五苓散加活血之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