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水“鱼”韵——北林区冷水鱼往事系列6

 _黑土乡情_ 2024-05-21 发布于黑龙江

第六集 幸福水库网箱养鱼——从散养到精养的探索

      绥化市双河镇稻田养鱼的成功探索和实践,奠定了绥化地区在全省水产事业中的重要地位。省水产局开始考虑能否把镜泊湖水库利用网箱养鱼的成功经验复制到绥化地区来,孙局长听说此事后,主动请缨,经协调水利局,选址在双河镇幸福水库搞试点。
      1989年,全省水库养鱼用网箱实际尚属于试验阶段,镜泊湖地处黑龙江省最南部,其经验能否复制到全省中部、北部区域,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利用箱体养鱼,通过结构性调整和增加养鱼的密度,产量自然随之增加,但最大的风险是箱体什么规格尺寸为佳,采用什么材质,每个网箱不同鱼苗投放的合理比例是多少,箱体与箱体之间怎样布局,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去探索实践,尚无标准可循。

      李市长认为绥化人有干事创业的热情,又有敢于探索实践的勇气,凭着在水稻养鱼方面积累的经验和所创造的工作精神,在网箱养鱼领域,值得尝试。
      幸福水库东西宽约6公里,南北最窄处不足200米,整体上是一个呈条形分布的水库,这也是选址的一个重要原因——便于在水库的西部南北纵向上规划部署网箱。第一批网箱16个(规格5米×5米×2米),用木杆做支架制作,在幸福水库投放面积0.64亩,因为当时放养的都是大规格鱼苗,当年产鱼7549.5公斤,折合亩产25166.4公斤,获得巨大成功。这一下抓对了路,双河镇再接再厉,派人去北京密云水库学习经验,回来后把木箱改为金属框架网箱,做了54个(2亩),第二年,网箱总产商品鲤鱼81250公斤,折合亩产40625公斤1990年,扩大面积,增加网箱,达到亩产5.5万公斤作为养鱼发展的新尝试、新课题,1990年至1992年,网箱养鱼列入省科技攻关计划,并先后获得全国“七五”星火计划成果博览会优秀奖,省星火四等奖和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1年12月,在农业部开展的建国以来首次"全国渔业生产先进奖"评选活动中,绥化市成为黑龙江省唯一获得此项殊荣的城市

(未完待续......)

引用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马喜余:《回顾北林区渔业生产的发展历程》,《北林区文史资料第一辑》2004年第1期
⑪《
农业部颁发“全国渔业生产先进奖” 全国10个省(市)100个县(市、区)喜夺桂冠》 《中国水产》 1992年第1期。

特别鸣谢:北林区档案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