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建中汤其实是一张治疗痛经的名方

 新用户86898042 2024-05-21 发布于河北
小建中汤
图片

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中有一句非常简要的条文叫“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意思就是,女性腹部疼痛,用小建中汤就可以治。

别看这简短的一句话,其实它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前面我写过一篇关于所谓的“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文章,这个小建中汤正可谓是治疗儿童脐周脐下疼痛的佳品;另外,它还可以开胃,解决病人食欲不振、不知饥饿的问题。

图片

然而在临床上,其实很少听说有人用它来治痛经。究其原因,我觉得可能是这几个原因:首先就是现在通行版的中医方剂学教材仍然是把王清任的“逐瘀汤”系列方剂当做治疗女性痛经的专方专药在教,这样一来形成了固定思维“痛经就上逐瘀汤”,以至于竟然忽略了张仲景的东西。

第二点就是小建中汤从名字上看都是一张药效直指中焦的方子,而痛经问题属于下焦,所以极少有人会把这两者联系到一起。

第三点就是,小建中汤虽然药物组成只比桂枝汤多了一味饴糖,但是,药物剂量却有极大的变化。桂枝汤中,桂枝与白芍是等量,而小建中汤里,桂枝的剂量不变,白芍的剂量却直接翻了倍。如果我们拿汉代度量衡的一两等于现在的15克来换算的话,就意味着,一副小建中汤的药物配比是:桂枝45克、白芍90克、生姜30克、炙甘草45克、麦芽糖200毫升、大枣约90克。

如果你拿着这样一张处方去药房抓药,多半都会被药房主管当神经病看待,而且会被拒抓;因为这帮人都是以现代药典为学习蓝本而通过药师考试的,看到如此之剂量的桂枝和白芍,铁定先被吓破了胆。

不过没关系,你要知道,张仲景书中所给的方剂大都是一副药的剂量,而且,都是只服一副药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如果你遇到非要死磕剂量的死板药师,那么你只需要把上述一副药的剂量拆分成三副药就解决了,大不了三副药用两天把它喝完就是,具体剂量可以是这样:桂枝15克、白芍30克、生姜10克、炙甘草15克、麦芽糖60毫升、大枣30克。

最后一点我想说的是,《伤寒杂病论》的语言非常精炼,精炼到没有一个多余的字;因为它成书于东汉时代,是古人用毛笔在笨重的竹简上写字,所以为了避免携带麻烦,古人的文章都特别讲究言简意赅。

所以,对于书中这句“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你一定要从更广的角度去理解,把它理解成“但凡女性肚子疼,无论什么原因,都可以用小建中汤来解决”。这样一来,你就明白了:痛经也是女性肚子痛的一种,那绝对也可以用小建中汤来解决。于是,放心大胆的用吧。

我用小建中汤治疗痛经的实际案例很多,今天就不一一举例了,但是我想要说明的是,我的的确确从骨子里就认为单从治疗女性腹痛或痛经的角度上讲,张仲景小建中汤所站的高度是远远高于王清任的逐瘀汤系列的。

我们都知道痛经属于下焦疾病,所以王清任直接用了很多能入下焦的活血化瘀药来通络祛瘀以达到止痛的目的,但是,他忽略了一点:如果这个女性在痛经的同时又兼有胃痛、胃胀、食欲差等脾胃问题的话,逐瘀汤还能用吗

你要知道,一张处方想要达到治疗目的,必须要求肠胃有良好的药物吸收能力,而逐瘀汤中的许多活血破血药对于肠胃消化功能不好或者有胃病的患者来说,药物消化比例是会大打折扣的,比如红花、桃仁、生地等。

张仲景的小建中汤则是从中焦入手,先健运中焦再以单一味的重剂白芍来化下焦之瘀;白芍性味苦平,不伤胃气,且有其他诸多甘味的药物相辅助,于是既治腹痛,又无碍脾胃,实乃治疗腹痛的第一名方

本人在临床上用小建中汤治疗痛经的时候,根据时下里的具体情况做了以下这些变化。由于很多患者是中药代煎,而且现在卖麦芽糖的实体店很少,所以本人师扶阳派小建中汤的变法,把麦芽糖用中药炒麦芽替代了;由于现在冰冻饮品及各种寒性食物很流行,所以,本人经常加大生姜的用量以增强温中散寒的功效,具体剂量如下:

桂枝20克、白芍40克、生姜30克、炙甘草10克、炒麦芽30克、大枣30克。

痛经的朋友可以试试,在月经前5天左右的时候开始服用,服至月经来即止,健运脾胃与治疗腹痛或痛经可以很快同时解决。

--------------------------


一点说明:


由于本人诊务繁忙,所以一概不接受网诊、也没有办法每天更新公众号和一一查看留言,请各位在有疑问时多翻翻前面的文章,本人针对各个时期的疾病典型症状,基本都有真实的临床经验和可靠的中成药使用方法分享,全部来源于临床实践经验。

---------------------------

丹清中医,姓胡,名儿不叫丹清;

湖北省十堰市人;

湖北清大国医堂基层中医师一枚;

脾气好的不明显;

无职称、无头衔、无师承、无高学历;

能在临床上混,全靠仲景那本治感冒的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