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醒觉”之后,愿作清风。

 愚人音乐坊 2024-05-21 发布于四川

《Realize》是徳永英明第五张专辑。

1
989
 徳永英明《Realize》

十五年前的今天,徳永英明推出了第五张专辑《Realize》,由日本Roh唱片发行、徳永英明担任制作人。

1988年年底,先推出了专辑的第一首先行单曲《最後の言い訳》(最后的借口)。这是徳永英明的代表作之一,后来基本上演唱会和精选都跑不掉的曲目。不过single版本与单曲版本有差异,单曲版是电钢琴弹的前奏,各种精选集里收录的都是这个版本;而专辑里收录的叫“Los Angels mix”,顾名思义是重新混音的版本,而且前奏的主奏乐器不同,从电钢琴换成了管风琴音色。不过歌曲本身还是徳永英明最拿手的ballade,只是想要在编曲上做些新尝试。明显和前一张《Dear》的传统情歌以及后面《Justice》的摇滚路线不同,在徳永英明早期专辑里属于分水岭性质的存在。

Discogs上给《Realize》的定位是“City Pop”,这个英文词在中文语境的泛滥、是我作为一个十多年半资深日语歌爱好者不太愿意看到的,糟泔堆里翻宝贝的那帮人“难逃其咎”。关键徳永英明也不是塔们喜欢的“City Pop”啊……太安静了。

《最後の言い訳》的B面歌曲《今はさよならだけを言うけど》(虽然现在只能说再见)没出现在《Realize》专辑里,想要买到除了单曲碟本身,只有08年那套“single best B-Side”。今天当做专辑回顾的“番外篇”推荐给大家。

相比较前面几张专辑的主打歌来看,这首歌的华语Cover确实都不算太被人关注,较早的版本是内陆歌手潘劲东翻唱的《知己》,后来2004年迪克牛仔也唱过一版《不忍》。不过台湾乐坛几乎同时还有一首疑似借鉴了“最后的借口”前奏编曲的歌,来自创作歌手袁培华的《我写不出一首情歌给我最爱的你》。

另一首名曲《Myself ~風になりたい~》Myself ~愿作清风~)也作为单曲发行过,看封面更像是为这张专辑准备的歌,就是同一组照片物料。这首歌和“最后的借口”一样是编曲很有个性的ballade歌,结尾的萨克斯很好听。姜育恒在94年专辑《痛快的歌》当中曾翻唱国语版《爱一个人等一个梦》。

徳永英明很少唱别人作曲的歌(“V系”翻唱专辑除外啊),但是“Myself ~愿做清风~”的B面歌《心のボール》(心之球)却出自他人之手。作曲者也是我常提到的“熟人”飞鸟凉,这是为了纪念福冈建市100周年所作的宣传歌曲,同样没有收录进《Realize》,不过好在这首歌特别拿出来宣传过,所以很多人知道。徳永英明和恰克与飞鸟(Chage & Aska)两位成员都是福冈人,恰克与飞鸟也有过“资源回收”版本。

距离专辑发行一个月的时候,徳永英明又派了一首先行单曲《恋人》。B面歌曲也是来自《Realize》专辑的《そして星になったよ》(然后变成了星星),重点推荐这首歌,编曲非常神秘、但不失浪漫。

《恋人》我倒是特别想推荐一下它的华语Cover版本,来自内陆歌手黄格选的《等你回家》。不难看出当年黄格选的制作人苏越老师受了日本音乐的影响,还特意挑了一首没有被港台歌手翻唱过的德永英明热门歌给黄格选翻唱,又很符合他“忧郁王子”的气质。我第一次听到的时候还觉得《等你回家》前奏的引子挺有创意,但后来才知道是借鉴了德永英明1990年演唱会现场版的构思。

讲了半天,也该出现这张专辑跟“港乐”的交集了。专辑第一首歌《君の青》(你是蓝天)被谭耀文翻唱过粤语版《怀念》

最早买到这张专辑是在一家卖日本中古碟的实体摊位上,老板自以为这是“徳永英明的英文专辑”……便以很便宜的价格卖给我了,估计是看到封底的歌名都是罗马音、没印日文。不过这张专辑里真有一首英文单曲,就是《You're In The Sky ~Eolia~》。日本歌手和音乐人虽然普遍比华语更早接触到欧美的音乐,学习的也更早,但有勇气发行英文专辑的还真不多,究其原因可能就是因为他们的发音不够标准。甚至我第一次对“日式英语”有概念是因为徳永英明偶尔会在歌里唱出来的英语句子……

之前有“风中的Eolia”,这首歌像是用英文写的续篇,专辑的概念大概也是围绕着“天空”、“觉醒”、“清风”之类的设计。

《眠れない夜》(失眠的夜)我之前介绍某位华语歌手的专辑时特别介绍过,因为“被借鉴”过,我还特意分析了那首歌国语、粤语版编曲为何有差异。反正那位“台漂”歌手可能不熟徳永英明的歌,但是要说校长或者香港宝丽金的人没听过徳永英明的专辑,我是不太信的……所以我估计粤语版换编曲是因为发现了“端倪”,像不像的大家自己通过听觉分辨吧。

《コバルトに消えたブルー》(消失在蔚蓝色的忧郁)可能是专辑里我不太感冒的一首,单纯调动气氛的作品,放在这张专辑里反而觉得缺少了和主题相呼应的深度。

《ラバーズ》(Lovers)虽然也是一首挺欢快的小品,但好在旋律比较讨喜,徳永英明早期的演唱会挺爱唱的一首歌。

最后一首《僕の時計》(我的表)扣上了专辑的设计主题,风格也跟第一首歌呼应,盘面是钟表的样式。这首歌值得关注的地方除了徳永英明早期清澈的声线,还有间奏与尾声的钢琴。

徳永英明第一场出CD的Live就是发行《Realize》专辑之后做的巡演《90 Live》,不少专辑里的歌都留下了现场版,而且也是他92年声带手术变声之前留下的唯一一场现场录音专辑。比较能够体现他早期充满活力的一面。

这一年徳永英明也把《Realize》专辑的巡演开到了香港,并且穿的就是封面上那身红西服,当年香港的电视台还转播过这场演唱会,徳永英明还用粤语唱了两句“太阳星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搜搜视频。

香港宝丽金也曾引进了港版《Realize》,译名“醒觉”。这张专辑很多歌名我一开始都不知道意思,港版把专辑里的日文歌名一一翻译成了中文。有机会到香港一定去淘一张港版的磁带或者黑胶,印象里是没出港版CD的。

好了,今天先讲到这儿吧,下课。如果这张专辑勾起了你的回忆,欢迎私信跟我交流。如果讲到了您不知道的故事,那是我的荣幸;倘若有哪里讲的存在疏漏,欢迎留言反馈。乐评无声,留言有情,我是绝对不会给您拉黑的。


留言板(2024.5.20):

℗&©愚人音乐坊 202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