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谈易经中的“七日来复”

 子夏故坛藏书馆 2024-03-18 发布于山西

“七日来复”出自《易经·复卦》。《易·复卦·卦辞》中说:“反复其道,七日来复。”意思就是说,天道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变化规律是以“七”为转折点的。也就是说,天道运行、阴阳消息的趋势,最多是在第七个变化阶段时就发生了转折。其《彖传》释曰:“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意思就是说,“反复其道,七日来复”指的就是天体周期性运行变化的一种规律。这里的“七日”并不是实指七天,而是泛指七个时间段。《复卦》是十二消息卦之一,就《复卦》而言,“七日来复”是指十二消息卦体系中,阴阳消长的变化规律。再具体一点讲,就是说“七”是阴阳消长趋势的转折点。

十二消息卦分别代表一年四季的十二个月,并与十二地支一一对应。《复卦》代表夏历中的季冬之月,也就是丑月,象征前面阳消阴息的趋势从此发生改变,开始转变为阴消阳息的发展趋势。从现代天文意义上讲,在太阳直射点由北向南移动的状态下,当太阳直射点到达南回归线时,就会折返。太阳直射点由北向南移动的过程,都是阳消阴息的趋势,就《易经》十二消息卦而言,就是从《乾卦》开始,依次演进到《坤卦》的过程。即《乾卦》→《姤卦》→《遯卦》→《否卦》→《观卦》→《剥卦》→《坤卦》这样一个过程。以上这个过程都被视为是阳消阴息的变化趋势。而《坤卦》接下来会变为《复卦》,当《坤卦》变《复卦》时就不再是阳消阴息的趋势,而是已经转变为阴消阳息了。故《坤卦》转变为《复卦》是十二消息卦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变化的一个转折点。

十二消息卦周而复始变化过程中还有一个转折点,那就是《乾卦》变《姤卦》之时。从《坤卦》变为《复卦》开始,一直到变为《乾卦》,即《坤卦》→《复卦》→《临卦》→《泰卦》→《大壮卦》→《夬卦》→《乾卦》,这个过程都是阴消阳息的趋势,而当《乾卦》接下来变为《姤卦》时,阴消阳息的趋势就已经转换为阳消阴息的趋势了。可见,在十二消息卦变化体系中,有两个转折点,正是这两个转折点的存在,才使得十二消息卦的变化形成一个闭环,从而能够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这就是说,十二消息卦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变化过程中,有六个连续变化过程的趋势是阴消阳息,同样有六个连续变化过程的趋势是阳消阴息,当同样趋势的六个变化过程完成后,第七个变化过程就是转折点了,就已返回到另一个趋势的过程中了。这就是“反复其道,七日来复”的真正内涵意义。

为了更清晰地说明以上道理,下面我们再从阴阳变化的角度来阐述这个问题。我们知道,十二消息卦都是六十四卦的本源卦,均是六爻卦。而事实上,六爻卦不仅仅只是六爻,而是十二爻,其中六爻是显爻,还有六爻是隐爻。卦有六位,爻有十二,爻居其位则显,爻无其位则隐,故其六爻为显爻,而另外六爻为隐爻,隐而不现而已。我们还知道,十二消息卦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阴阳不交不杂,各有其畴。说白了,十二消息卦共有十二个爻,其中六个阳爻,六个阴爻,而且这六个阳爻和六个阴爻都是连续的,不交不杂,形成一个闭合的循环链条,其中准是有六个爻因有位而显于前,遂成一个消息卦;而另外六爻则隐于后而无位,或已消失于上或又待息于下。故十二消息卦均为这闭合的十二链条上显现出来的六根链条。随着这十二链条从下向上的卷动,阴阳不断消息,就形成了十二消息卦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变化体系。在这个变化体系中,无论是阳爻还是阴爻,都只居六位;无论是阳消阴息还是阴消阳息,都是六变而穷,再变则趋势反转矣,故曰“反复其道,七日来复。”这个变化体系精准地模拟了寒来暑往的四季变化和日往月来的昼夜交替,故《复卦·彖传》释之曰:“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

天道以“七”为转折点,说明“六”是一种趋势的终结点。一个闭环运动最少需要有两个转折点,故一个闭环运动应该就是十二个时间段,这正是我国夏历把一年分为十二个月并以十二地支纪之的根本原因。在这十二个月当中,丑月和未月是一年的两个转折点,其中丑月代表冬尽春来,新的一年即将开始,阴消阳息,阳气开始复苏,万物的发展开始处于上升趋势;而未月则代表夏秋之交,年已过半,阳消阴息,阴气始兴,万物的发展开始处于衰退的趋势。“七”作为天道运行趋势的转折点,这里面含有玄奥的科学和哲学道理。我们把天道运行的一个完整过程看作数字“1”,然后用“7”除之,就会得出一串神奇的数字。我们可以看一下,1÷7=0.142857142857142857……这个得数,其小数点后的“142857”不断地循环,就像走马灯似的。这串数字很神奇吧?更神奇的还在后面,我们再看一下:

1÷7=0.142857142857142857……

2÷7=0.285714285714285714……

3÷7=0.428571428571428571……

4÷7=0.571428571428571428……

5÷7=0.714285714285714285……

6÷7=0.857142857142857142……

7÷7=1

8÷7=1.142857142857142857……

9÷7=1.285714285714285714……

可见,10以内的整数,只有7本身可以被7整除,之外的其它数都不能被7除尽,得数都是无穷数,而且得数中都有“142857”这串数字的无穷循环。“142857”真是一串神奇的数字,故被数学界称为“宇宙密码”。由此,我们对《易经》中“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这句话也不得不心生敬畏。

据子夏故坛臆测,“142857”很可能与五行有关,这些数字也可能就是五行之数。根据《尚书大传·五行传》的记载我们知道,“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所以1是水的生数,代表五行之水;4是金的生数,代表五行之金;2是火的生数,代表五行之火;8是木的成数,代表五行之木;5是土的生数,代表五行之土;7是火的成数,代表五行之火。我们把“142857”这串数字换成五行属性就是水、金、火、木、土、火。

从天文意义上讲,“142857”中,1代表水星,4代表金星,2代表火星,8代表木星,5代表土星,而7则代表太阳。值得强调的是,《易》以“离为火为日”,而7是火的成数,故7当然代表太阳。古人不知有地球,实际却是以地球为中心观察天象,可谓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站在地球上观察天象,除了可以看到夜间的满天繁星外,古人还观察并掌握了太阳、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的出没规律,而“14285”所代表的水、金、火、木、土星的排列顺序不正是太阳系5大行星距太阳由近而远的排列顺序吗?

我国古圣人给五大行星命名时,是否受“142857”这串数字的影响呢?我们不得而知,但如此巧合的确是匪夷所思的事。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按照《易经》理论,五行土在中,协调四方,用则现,不用则隐,从而完善了五行相生相克的运行体系和后天八卦五行顺行的理论体系。这样就弥补了古人对“地球也是一颗行星”的认识盲区,使后天八卦能够顺理成章地、准确地描绘时间的运行规律,也能正确地反映五行顺行且相生相克的规律。

古人也不知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行的,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也不知地球的地轴是倾斜的,赤道面与黄道面有一个23°26'的夹角。但古人知道,四季轮回、昼夜更替都与太阳有直接关系,太阳是形成时间概念的主因,是太阳给了我们光明和热量。因此古人崇拜太阳,盖以代表太阳的五行之数“7”作为时间循环往复的天行之数以及阴阳消息的转换之数,故曰“反复之道,七日来复,天行也”。

(本文约2850字,子复故坛原创,带你一起学《易经》)

2024年3月16日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