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躺平式干部怎么治?你的回答,暴露你的管理段位

 blackhappy 2024-05-21
躺平式干部怎么治?你的回答,暴露你的管理段位

春晚小品《坑》中,沈腾刻画了一位“不担当不作为、不肯干也不敢干、卷起袖子在一边看”的“躺平式干部”,大家大笑之余,可能也在思考:这种躺平式干部,该怎么治呢?

有的人会说,这个问题还不简单吗,就是加强问责监督,发现一个,惩罚一个。可问题真就没这么简单,不找准问题的根源,不考虑对策实施的条件,真不一定能解决问题。实际上,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很容易暴露一个人的管理段位。各位管理者们,不妨把你的回答,和下文进行对照,看看你在哪个段位?

No.1

低段位:思想教育、问责监督

这些手段,体制内和管理水平比较低的管理者喜欢采用。

躺平式干部,确实可能思想出了问题,思想有问题,用思想教育来解决似乎很对症,这一点体制内和管理水平低的管理者比较喜欢。但思想教育(或者是其变种:价值观教育)不一定能解决问题,要找准思想出问题的原因,例如有人是觉得上不去了(职业发展问题),所以躺平,有人是气愤于干多干少一个样,所以躺平,有人是家里有矿,不屑于那点工资而躺平,有人是年龄大了干不动了而躺平,原因多种多样,不而一足,要找准原因才好对症下药,单纯用思想教育、价值观引领,任你说得口干舌燥,躺平式干部还是无动于衷,甚至可能起到反效果。然而,还是有很多人会不管效果,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种无效的方法。

躺平式干部怎么治?你的回答,暴露你的管理段位

问责监督,是另外一个看起来对症也比较直接的手段。发现躺平式干部,发现一个,惩罚一个,保管下次不敢再犯。大坑没填上,简单,直接启动问责。看起来很雷厉风行,可是在执行上却有待商榷。

首先,躺平怎么认定?谁来认定?绝大多数躺平干部,不会像小品里那样明躺,多数是暗躺,装模作样就是不出活;还有,大多数工作,特别是体制内/职能类工作,也没有明确的工作标准,比如填坑,那些暗躺的干部光走程序搞协调,都能给你搞10个月,你还挑不出毛病。你要是说他躺,他一定会大吵大闹,怎么办?要建立明确的评价标准及认定方法,才能做到问责监督,但这对于低水平的管理者来说,又是另外一个难题。

其次是问责,真要开除,刀能不能砍得下去?谁来砍?这对体制内来说是个难题,因为没有退出机制。很多管理水平差的公司虽然敢砍,但经常是乱砍,砍出很多问题。

No.2

中段位:考核评价,有效激励

这些手段,已经建立了规范的管理体系的企业和管理者们喜欢用。

绩效考核、人才评价是规范管理的基础动作,可以牵引和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绩效考核机制,员工需要完成相应的KPI,有压力驱使他去奋斗,不至于躺平;通过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各级各类优秀人才的标准并定期评价,从源头选择那些愿意奋斗的好苗子,在过程中动态识别躺平式干部并及时进行干预调整。但如果这些机制应用不当,也会导致员工躺平:例如绩效目标定得过高,反正完不成,员工就会躺平;又例如人才标准只针对优秀人才,特别是某些领导力/素质类标准,简直对标的是天人,广大员工看了后自觉达不到,于是就躺平了。

躺平式干部怎么治?你的回答,暴露你的管理段位

薪酬、职业发展等激励手段是另外一面,和考核评价需要配合使用。干部躺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薪酬没有激励性、职业发展没有空间。如果单位建立了激励性的薪酬体系,保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相信能解决一大半躺平问题。但问题是,很多薪酬体系的激励效应没有这么明显,特别是体制内的薪酬,没法拉开差距。很多公司的奖金机制,由于设计方法上的落后,本来是浮动,结果变成了固定的福利。职业发展激励也很重要,不少躺平的干部就是看不到前途才躺的。要做好职业发展激励,需要打开职业发展空间,并建立公开透明的职业发展机制,例如任职资格机制,但不少企业在这块是缺失的,干部晋升提拔没标准、不透明,谁和老板关系好提拔谁,导致干部失去动力。

No.3

高段位:机制牵引,自驱奋斗

到了中段位,可能很多管理者觉得就到此为止了,想不出还能有什么手段。

然而,更加高明的管理者,会针对躺平的土壤进行治本,从机制上让干部不敢躺、不想躺、不能躺。

例如任正非,就设计出了各种高明的机制,包括干部管理、绩效、薪酬、任职资格等,多管齐下,让干部始终保持奋斗的作风,华为就没有什么敢躺平的干部,前2号人物郑宝用得了脑癌,在美国治疗后回来上班也不躺。这些机制中,最治本的一条就是变推为拉,强化责任中心。

“要把我们的组织改革从后端推动变成前端拉动,这是一种大的改革。推的时候,是中央权威的强大发动机在推,一些无用的流程,不出功的岗位,是看不清的。拉的时候,看到哪一根绳子不受力,就将它剪去,连在这根绳子上的部门及人员,一并减去,全都到后备队去,这样组织效率就会有较大的提高。” 按照这一思想指导,华为建立了责任中心/利润中心机制,用利润中心拉动后方机关协同作战,形成了责任清晰、协同到位、利益明确的组织。

举个例子,后方产品技术人员如何有效配合前方销售?推的方式是靠命令靠考核,压着产品技术人员去配合,一般的管理者想到的可能都是这种方法;拉的方式是靠利益靠机制,产品技术人员及其部门都从前方挣收入,收入交给部门再二次分配,形成个人奖金。这种机制下,产品技术人员,包括产品线总裁,如果总是坐在 家里不去前线,就没有奖金,而且部门要承担他们的成本,如果去前线支援,不仅可以挣到收入,而且还能把自己的成本分摊到销售项目中去。

躺平式干部怎么治?你的回答,暴露你的管理段位

每个产品技术人员还随时有考核,谁去前线“上钟”多,谁挣的收入多,一目了然,不像以往只能定性评价谁好谁差。如果排在后面,总是不上钟,产品技术人员就会被淘汰。他们会真正从“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自发地去支援前线,他们会时刻关注上钟机会,态度非常好,积极贴着销售,不像以往脸难看,事难办,更别提躺平了。而产品技术部门,也会像“老鸨”一样,关注自家员工的服务态度和能力,努力把前线伺候好,努力从前线挣收入。如果哪位想躺平,部门负责人会毫不犹豫地纠正他,因为这事关自己的利益。

躺平式干部怎么治?你的回答,暴露你的管理段位

这样的机制,从根本上铲除了躺平干部的温床,他们一旦惰怠就会暴露,就会发现绳子松了,会被剪掉。

No.4

结语

这三个段位,有点对应驱动力的3个阶段,低段位对应的是驱动力1.0生物驱动,中段位对应的是2.0外在驱动,高段位对应的是驱动力3.0内在驱动。可能不是每个人都能想到高段位的做法,但华为和任总已经做到了,我们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习这一先进经验。如果想了解更多,欢迎浏览下方专栏。

躺平式干部怎么治?你的回答,暴露你的管理段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