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志敏,填补20世纪狂草史空白的人

 家有学子 2024-05-21 发布于甘肃

狂草代表了生命的高贵,是最能彰显书家心性的书体,也是境界最高且难度最大的书体。纵观20世纪书坛,群英荟萃,风云际会,有以草书名世者,却鲜有以狂草著称者。毛体草书夹杂了较多的行书或楷书结体,于右任草书主要是怀素小草千字文与章草的结合,林散之草书也属小草范畴,真正致力于狂草探索并形成独特面目者唯有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李志敏。他将魏碑与狂草有机融合,造就独树一帜的狂草书格,不愧与沈尹默合称“北大书法史上两巨匠”,与林散之并称“南林北李”,是真正填补了20世纪狂草史空白的人。

  填补20世纪狂草史空白的人——神笔李志敏书法精品鉴赏

  李志敏题刘小刚枫叶图,张辛题名并书联

  李志敏的狂草特色是什么?一句话概括,即取法高古、笔法老辣。他不仅率先提出了“引碑入草”的命题,还自觉对其进行了可贵探索,将北碑之雄强方笔和开阔圆笔,自然嵌入狂草创作之中。其狂草分为两类,一类是“连绵体”,特别是其独特的“枯笔连绵”,历代书家鲜有触及;一类是“散点书”,即“点”的散步,每个线段都有“缩线变点”的趋势,整体看一幅作品就像是点的舞蹈,此类草书或可称“散点书”,这在中国草书史上绝无仅有,具有开创性。赵朴初先生说过:“我是先见李志敏其书,后见其人。最初看到他的草书时,觉得实在难以认读,并略显生涩。可放在一边,偶然再来观时却感佩其点画老辣苍劲,不乏神来之笔。故仔细端赏,甚感神品也!”法籍华裔书法理论家熊秉明先生也专门评价:“当代书法要从碑帖结合上找出路,狂草就应该像李志敏先生这样写,引碑入草价值不容低估。”

  填补20世纪狂草史空白的人——神笔李志敏书法精品鉴赏

  李志敏草书信札:“依华同志,奉上拙作两幅,请正。另一信转吉安,问好。”

  李志敏的狂草书格是怎样形成的?系统研究分析他的书法秘诀和探索之路,除了其早年墨池功深、博观约取、物我两忘之外,大致可分三个阶段:一是在60岁以前,他遍临诸体百家,探求时代书风,以碑入手志图引碑入草,作品雄强朴拙、大墨淋漓,但碑之用笔过露,草之意韵不足,碑草融合未及浑然一体。二是在60到65岁之间,他偏于今草探索,尤重唐草笔意,辅参北碑气象,用笔纵横恣睢,点画生涩老辣,章法贯通意连,颇显癫素风神。特别是他的“枯笔连绵”技法,堪称“独门绝技”,历代草书大家鲜有触及,凭此即值得在当代书法史上浓墨重彩。三是在65到69岁过世,他致力将碑之笔法和神韵彻底引入狂草之中,兼融“流放姿纵”与“苍茫雄浑”于一体,力求化碑魂于狂草自由之境,开创引碑入草独特书风。当代书法大家启功先生曾评价:“只有碑帖融合,才能突破前人藩篱。而李志敏先生对引碑入草的探索,代表了中国书法的方向。”

  填补20世纪狂草史空白的人——神笔李志敏书法精品鉴赏

  李志敏:宁化、清流、归化, 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 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 风展红旗如

  填补20世纪狂草史空白的人——神笔李志敏书法精品鉴赏

  李志敏狂草: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填补20世纪狂草史空白的人——神笔李志敏书法精品鉴赏

  李志敏题画精品(1978年),张兴根画竹并诗,张辛题名,张振国书跋,王浩雷撰跋

  填补20世纪狂草史空白的人——神笔李志敏书法精品鉴赏

  李志敏:欲返不尽,相期与来。明漪绝底,奇花初胎。青春鹦鹉,杨柳楼台。碧山人来,清酒深杯。生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