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复杂性尿路感染的诊治

 Hegw33 2024-05-22 发布于广东
尿路感染的定义和分类
尿路感染的诊断原则及抗菌药物使用原则
无症状菌尿的诊治
非复杂性尿路感染的诊治
一、概念
1.非复杂性尿路感染急性,偶发性或复发性下尿道(无并发症的膀胱炎)和/或上尿道(无并发症的肾盂肾炎)仅限于在尿道或合并症中没有已知的相关解剖和功能异常的非孕妇

2.复杂性尿路感染所有未定义为简单的UTI。从更狭义的意义上说,患有复杂病程的患者中的UTI:即所有男性,孕妇,泌尿道相关解剖或功能异常,导尿管留置,肾脏疾病和/或其他伴随的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例如糖尿病

3.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重复发生简单和/或复杂的UTI每年至少发生3次UTI或在最近六个月中发生2次

4.导管相关的尿路感染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是指在过去48小时内尿道内置入导管或现在仍置入导管的人中发生的UTI

5.尿源性脓毒症被定义为威胁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由来自尿路和/或男性生殖器官的感染引起的宿主反应失调

图片
二、EAU复杂性尿路感染简介

复杂性尿路感染(cUTI)发生在与宿主相关的因素(例如潜在的糖尿病或免疫抑制)或与泌尿道相关的特定解剖学或功能异常(例如梗阻、逼尿肌功能障碍引起的不完全排尿),被认为是一种比非复杂性尿路感染更难根除的感染关于cUTI治疗的新见解也提示考虑由多重耐药性尿路病原体引起的感染cUTI的认定包括各种限制条件,这些条件限定了非常特异的患者群体。因此可见,尽管有一些常见的管理原则可以适用于大多数cUTI患者,但是仅仅用一种通用方法去评估和治疗cUTI是不够的。

图片
三、我国复杂性尿路感染的致病菌特点
1.以革兰阴性菌最多见(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 ,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少数由真菌引起。
2.国内复杂性尿路感染细菌谱的特点是大肠埃希菌感染比例降低,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株比例升高;另一个特点是肠球菌感染比例升高。
3.ESBL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是由质粒介导的能水解青霉素类、头孢菌素及单环酰胺类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β-内酰胺酶,其对碳青霉烯类头霉素类水解能力弱。ESBLs主要由肠杆菌科细菌产生,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最为常见,产ESBLs肠杆菌(ESBL-E)也成为急危重患者耐药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ESBL-E引起的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可选用呋喃妥因磷霉素氨丁三醇口服治疗。ESBL-E引起的复杂性尿路感染,可选用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厄他培南,继发脓毒性休克的患者可直接选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4.在一项中国北方及东南地区的多中心研究报道中,引起复杂性下尿路感染的革兰阴性菌占51.3%,主要包括大肠埃希菌(40.5%),其中ESBL阳性比率60.0%肺炎克雷伯菌(5.4%),其中ESBL阳性比率50.0%,奇异变形杆菌(2.7%),其他革兰阴性菌(2.7%);革兰阳性菌占48.7%,包括粪肠球菌(13.5%)、表皮葡萄球菌(13.5%),其中甲氧西林耐药比率为40.0%,其他革兰阳性菌(21.6%)。

四、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
复杂性尿路感染与临床症状(如排尿困难、尿急、尿频、腰背痛、肋椎角压痛、耻骨上疼痛发热)有关,但在某些临床情况下,这些症状可能不典型,例如神经性膀胱疾病、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1)或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手术的患者。此外,所有的肾造口术患者都可能有不典型的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严重的症状—梗阻性急性肾盂肾炎合并尿源性脓毒血症,轻微的症状-术后出现的CA-UTI,拔出导尿管,CA-UTI便自动消失。临床医生还必须认识到,症状,特别是下尿路症状(LUTS),不仅由尿路感染引起,还由其他泌尿系统疾病引起,例如,患有脊柱病变和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的良性前列腺增生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伴随的疾病,如糖尿病和肾功能衰竭,可能与泌尿系统异常有关,通常也出现在cUTI中。
图片
图片
2.尿培养
实验室尿培养是确定疑似cUTI患者是否存在临床显著菌尿的推荐方法。

图片

五、治疗

1.EAU指南推荐的复杂性尿路感染抗菌治疗证据总结和建议

图片
图片
2.CUA指南推荐的复杂性尿路感染抗菌治疗
  • 根据血、尿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菌药物,经验性治疗方案需根据临床反应和细菌培养结果及时进行修正,治疗疗程为7-14天
  • 复杂性下尿路感染推荐尿中浓度高的抗菌药物如磷霉素氨丁三醇呋喃妥因左氧氟沙星西他沙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 伴全身症状者推荐用血、尿浓度均高的抗菌药物如氟喹诺酮类第二、三代头孢菌素,有ESBL阳性细菌感染风险时可选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美唑拉氧头孢 (均可联合或不联合氨基糖苷类)厄他培南西他沙星
  • 病情重时推荐用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如考虑到肠球菌感染时应同时抗菌药物覆盖

  • 积极处理任何泌尿系统异常和(或)潜在的合并因素

3.头孢吡肟-他尼巴坦

图片
六、随访
1.对于不能去除感染诱发因素的患者,纠正复杂性尿路感染后,需进一步治疗合并症(如积极控制血糖),加强护理,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增强防范意识。
2.由于引起复杂性尿路感染的致病菌耐药率较高,治疗后仍存在较大的复发风险。建议在治疗结束的前、后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除存在膀胱输尿管反流的儿童等特殊情况外,不推荐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防止尿路感染复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