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寺仓正三:最先指挥轰炸重庆和兰州的日军陆航第1飞行团长

 兰州家长 2024-05-22 发布于甘肃

在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曾经长期轰炸中国陪都重庆,始作俑者为日本海军木更津航空队,而日本陆航始作俑者为第1飞行团,时任指挥官为寺仓正三少将,其不但指挥了对重庆的大轰炸,也指挥了对兰州的大轰炸,由于实施的是无差别轰炸,造成了大量的平民伤亡,因此犯下了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其最高军职为日军第二十七军司令官,日本战败投降后,又出任了东京防卫军司令官。

寺仓正三:最先指挥轰炸重庆和兰州的日军陆航第1飞行团长

寺仓正三

寺仓正三(1889—1964)是日本岐阜县人,曾就读于名古屋陆军幼年学校,1910年5月28日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第22期步兵科,与矢野音三郎、松山祐三、铃木率道、松井太久郎、中村明人、安达二十三、铃木贞一、牟田口廉也、两角业作、濑谷启、佐久间为人、服部直臣、赤鹿理、相泽三郎、萱岛高、饭冢国五郎、村上启作、笠原幸雄、田边盛武、堤三树男、野副昌德等人同学,日本侵华初期,这些人大都是大佐或少将军衔。

1916年12月9日,寺仓正三又考入陆军大学校第31期,与下野一霍、本乡义夫、三宅俊雄、小畑英良、丸山政男、饭沼守、沼田多稼藏、渡边正夫、神田正种、秦彦三郎、樱井省三、喜多诚一、波田重一、菅原道大、铃木宗作、田尻利雄、平林盛人、北野宪造等人同学,并于1919年11月26日以“优等”成绩毕业,进入该期“军刀组”,被大正天皇御赐军刀。

寺仓正三:最先指挥轰炸重庆和兰州的日军陆航第1飞行团长

陆军大学校“军刀组”

1931年8月1日,寺仓正三调入陆军参谋本部任职,期间又到陆军大学校担任教官,后被遴选为议定官上原勇作元帅大将的副官,上原勇作号称“日本工兵之父”,又是日本陆军“皇道派”创始人,日本陆军三长官中的陆军大臣、陆军参谋总长和陆军教育总监等职都曾担任过。

1933年8月1日,寺仓正三晋升步兵大佐,被调任陆军步兵学校研究主事,其时校长是香月清司中将,下元熊弥少将为该校“干事”(教务长),该校成立于1912年,校址位于日本千叶县,这是一所研究步兵教育和战法的专科学校,中国军队许多将领都曾在该校留学,诸如宋希濂、刘斐、牟廷芳等人都曾在这所学校学习。

寺仓正三:最先指挥轰炸重庆和兰州的日军陆航第1飞行团长

日本军校教室

1934年4月21日,寺仓正三被调任独立混成第1旅团独立步兵第1联队长,该旅团是于1934年3月17日在日本编成的,除了独立步兵第1联队之外,还下辖战车第3大队、战车第4大队、独立野炮兵第1大队、独立工兵第1中队等部队,兵员总数为4750人,各种机械车辆744台,是日本陆军第一支诸兵种联合作战的机械化部队,时任旅团长为藤田进少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旅团的战车第3大队和战车第4大队的配置完全不同,前者仅有2个中队,兵员数为376人,而后者却是3个中队,另外还配备了轻装甲车中队和装甲自动中队,兵员总数是856人。

独立混成第1旅团编成后不久,即被派到日本关东军轮值,旅团司令部设在吉林公主岭,这里是日本关东军重要的军事基地之一,关东军的独立守备队司令部也设在这里。

“二.二六事件”后,寺内寿一被裕仁天皇遴选为陆军大臣,开始以“铁腕”手段整肃陆军,并独掌日本陆军人事调动大权,在此背景之下,寺仓正三被调回日本,于1936年3月7日出任陆军省高级副官,辅佐陆军大臣寺内寿一。

寺仓正三:最先指挥轰炸重庆和兰州的日军陆航第1飞行团长

陆军省办公大楼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寺内正三于8月2日晋升陆军少将,并被转入日军陆航领域,出任下志津陆军飞行学校校附,该校主要招收“所泽陆军飞行学校”修完6个月基本训练的飞行员,再授以侦察教育、驾驶、通信、航空摄影等课程。

由陆军转到陆航领域,这在日本陆军中不是什么新鲜事,因为陆航领域的大多数将领,也都是由陆军高级将领担任的,这是典型的外行领导内行,陆军将领指挥航空兵作战,这在今天看来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但在日本昭和时期的陆航就是这样的“神操作”。

寺仓正三:最先指挥轰炸重庆和兰州的日军陆航第1飞行团长

日本陆航飞行员

1938年3月9日,寺仓正三被调到华北方面军,出任临时航空兵团第1飞行团长,同年4月临时航空兵团被改称为航空兵团,时任司令官为徳川好敏,参谋长为寺本熊市,不久航空兵团又被编入华中派遣军作战序列,并参加了进攻武汉作战。

寺仓正三将第1飞行团的前进机场设在了安徽合肥,随着武汉会战的进展,又将机场迁移至河南潢川,期间指挥第1飞行团与中国空军和苏联援华航空队进行空中交战,陈怀民、狄曾益、吴鼎臣等中国空军飞行员都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

寺仓正三:最先指挥轰炸重庆和兰州的日军陆航第1飞行团长

日军正在为飞机加油

1938年12月13日,由江桥英次郎接替徳川好敏出任航空兵团司令官,寺本熊市继续担任参谋长,自从日军占领武汉之后,又将武汉辟为日本陆、海军的重要军事基地,并将位于汉口的万国赛马场和华商赛马场改建为军用机场,可容纳各类型军机350余架。

从1938年12月26日至1939年1月15日,寺仓正三指挥第1飞行团所辖的第12、第60、第98战队,开始从汉口机场起飞,连续对陪都重庆进行了4次大轰炸,旨在摧毁重庆国民政府的抗战意志,期望尽快结束侵华战争,但日军第一飞行团的无差别大轰炸,造成了大量的平民伤亡,而寺仓正三也因此犯下了战争罪和反人类罪。

寺仓正三:最先指挥轰炸重庆和兰州的日军陆航第1飞行团长

因轰炸遇难民众的尸体

重庆并不是首次被日军轰炸,日本海军木更津航空队,就曾于1938年2月18日从南京起飞轰炸重庆,由于受到航路及重庆地区气象条件的直接影响,对空中判定位置、观察目标等,都带来很大的困难,无法完成预定轰炸任务。

寺仓正三的第1飞行团对重庆大轰炸的效果也无把握,及至1939年1月15日第4次大轰炸刚一结束,寺仓正三就向航空兵团司令官江桥英次郎提议,应该暂停对重庆的大轰炸,改换轰炸目标,攻击气象条件较好的兰州地区,寺仓正三的提议获得了江桥英次郎的批准。

寺仓正三之所以将轰炸目标锁定兰州,是因为兰州是当时苏联援华作战物资的集散地,无论是从空中还是陆上,兰州都是必经之路,由苏联外贝加尔和中亚地区飞至中国的大批志愿航空队,都必须经过兰州中转,在航检和加油之后再次起飞至中国内陆,该地还有航空修理厂,方便修理苏式各种飞机,也有苏联志愿军事人员的接待机构和野战医院等。

寺仓正三:最先指挥轰炸重庆和兰州的日军陆航第1飞行团长

日机轰炸兰州

1939年2月初,寺仓正三的第1飞行团从汉口向山西运城转场,只是日军陆航的这次大迁移,很快就被中国空军侦察到,遂于2月5日出动苏式轻型轰炸机,对运城机场上的日机进行了轰炸,但停机坪上大多是伪装的木板飞机,虽然不少飞机“起火”,但日军的损失却并不大。

寺仓正三率领第1飞行团集结完毕后,为了熟悉西北地区的地形地貌和气象条件,也为了掩盖其真实的轰炸意图,首先对洛阳、西安、宝鸡等地进行了轰炸,此后又分别于2月12日、2月20日、2月23日对兰州实施轰炸任务,遭到中国空军的拦截,双方在空中进行了激烈缠斗,由于日军缺少战斗机护航,因此执行轰炸的轻、重型轰炸机损失惨重,被当场击落了不少,而能够安全返航的日机,机身上也都是布满了弹孔,当寺仓正三意识到兰州地区有许多中国空军战斗机群时,遂停止了对兰州的大轰炸。

寺仓正三:最先指挥轰炸重庆和兰州的日军陆航第1飞行团长

日军飞往兰州的轰炸机群

1939年7月1日,寺仓正三被调回日本,接替木下敏出任“陆军航空士官学校”校长,同年10月2日晋升陆军中将,该校成立于1938年12月10日,校址就设在埼玉县的丰冈町,是在陆军士官学校航空科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自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更加认识到了航空兵种的重要性,开始着手推进航空兵学校的专门化和体系化。

寺仓正三:最先指挥轰炸重庆和兰州的日军陆航第1飞行团长

陆军航空士官学校

1941年10月25日,寺仓正三转任第二师团留守师团长,该师团编成地为日本仙台,是侵占中国东北的元凶师团,原本驻屯在黑龙江哈尔滨,隶属于日本关东军作战序列,1940年9月27日被调回日本仙台进行休整。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时任第二师团长丸山政男率领该师团参加了攻击荷属东印度群岛作战,并在爪哇岛和婆罗洲实施了登陆作战,此后又参加了瓜达尔卡纳尔岛的登陆作战,作战减员非常严重,寺仓正三作为该师团留守师团长,不断向在太平洋战场作战第二师团补充兵员。

寺仓正三:最先指挥轰炸重庆和兰州的日军陆航第1飞行团长

准备进攻的日军

1943年6月10日,寺仓正三出任第四十二师团长,其参谋长为奥信夫大佐,该师团是以第62独立步兵群为基干,于1943年6月1日在日本仙台编成的,下辖步兵第129联队、步兵第130联队和步兵第158联队,以及搜索第42联队、野炮兵第12联队、工兵第42联队、辎重兵第42联队、通信队、兵器勤务队、第1至第3野战医院,此外还配属了独立战车第5中队和第6中队。

1944年初,日军第四十二师团被部署在日本北海道宗谷海峡之稚内担任防御作战任务,作为驻守南库页岛的第八十八师团的后援预备队,就在该师团调动后不久,寺仓正三于3月10日升任新组建的日军第二十七军司令官,该军所属部队承担北海道东北部到堪察加半岛的千岛群岛防御任务。

寺仓正三:最先指挥轰炸重庆和兰州的日军陆航第1飞行团长

日军集结出征

1945年2月1日,寺仓正三被调任陆军参谋本部附,同年3月20日因年龄原因被转入预备役,在相隔了10天之后,又以预备役陆军中将出任东京师管区司令官,承担起首都东京的警备与防御任务。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发布了《终战诏书》,昭示日本无条件投降,寺仓正三并没有交出军权,反而于8月21日出任东京防卫军司令官,承担起维护东京的社会治安秩序,以确保东京的社会稳定。

寺仓正三曾被中国政府列入战犯名单中,但并没有列入引渡名单中,最终也就逃脱了正义的审判,其战后经历不详,死于1964年7月7日,军旅生涯中曾获得一枚功三级金鵄勋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