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天机:安徐正靜——安中有女,徐中有余,正中有止,靜中有争

 我DeShuWu 2024-05-22 发布于广东

写在前面:

以下观点只是一家之言,个人浅层次局限的理解,以抛砖引玉,闲来自娱自乐。

若能有一两句让人读了还有点会心一笑的欣喜,那就是充满感激的意外所得了。

图片

今天,聊聊“安、徐、正、靜”。

这本是出自《鬼谷子·符言》中的四个字。讲述的是君主、领袖的素养,但这四个字对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也都有非常重要的启示。

在汉字造字中,这四个字也非常有意思:

安中有“女”,徐中有“余”,“正”中有“止”,靜中有“争”。

这到底在昭示什么天机呢?

咱们今天就说一说。

01

安中有女

上面是宀子头,代表屋子。

下面是一个“女”字。

【说文解字】中说,安,靜也,从女,在宀下。

这是安的甲骨文:

图片

是房间下一个女子的形象。

“安”字为什么用了女子的意象呢?

很多人说,当一个人娶妻生子,成家立业,心就安了。

所以,很多人把“安”字解释成,有女子在家,男子心就安。

这是一种解释方式。

但我以前时常想,一个人如何能真正“安”下来。

但一个人真正内在的“安”必然不从外部获取。

因为任何外在的事情,都会失去,既然会失去,那失去的一天是不是就不能安了。那没有的时候,难道就不能“安”吗?

那“家中有女则安”是否还有另外的含义?

那如何才能真“安”呢?

那我们就要回归到中国文化中每个字的意象。

其实,每个字都是一个生命和文化。

在中国文化中,宀不仅是指我们的居室,房屋。

人体也是生命的居室。

而且,在中国文化中,女子是坤德”的代表。

《易传》中讲: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那“屋中有女”则成了“心中有坤德。”

坤德就是像大地一样能藏污纳垢,能包能容,可以承载万物。

当一个人的心可以广阔到像大地一样,能藏污纳垢,可以承载万物的时候;

当他的心胸没有什么不能接受,没有什么不能容纳,没有什么不能理解的时候;

那无论发生任何事情,遇到任何人,都不会让他感到不安的。

因为他什么都能容得下。

所以,有坤德方能安。

想起历史上寒山拾得的一次对话。

寒山问拾得曰:

“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置乎?”

拾得曰:

“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寒山云:

“还有甚诀,可以躲得?”

拾得云:

我曾看弥勒菩萨偈,你现听我念偈曰:

老拙穿衲袄 淡饭腹中饱

补破好遮寒 万事随缘了

有人骂老拙 老拙只说好

有人打老拙 老拙自睡倒

涕唾在面上 随他自干了

我也省力气 他也无烦恼

这样的心胸,才是真安吧!

安是安详、安定,是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春风得意、纠结困顿,因为心胸极大,所以,任何事都不能激起情绪的涟漪,都是乐淘淘,自在在。

这就是“安中有女”,“有德则安。”

02

徐中有余

图片

【说文解字】中说,徐,安行也。

这个徐字是承接“安”的。

徐是安行,就是内心安定安详的行动。

徐的左边是“彳”,右边是“余”。

余,在《说文解字》中说,是语之舒也。

用语气的不急不缓来表达行动的不急不缓。

所以,徐是什么呢?

是一种从容有度。

是心不着急,循序渐进做事做人的方式。

徐,还是一种量力而行,是明白自己的分量,清楚自己的能力和定位,对要做的事情能制定合理的计划,按部就班一步一步完成,慢慢提高效率。

所以,徐不是眼高手低,做不切实际的事。

也不是鲁莽莽撞,不假思索地凭着一腔热情蛮干。

被激情和热情充斥的人往往是被情绪驱动,往往是背离“徐”的智慧的。

没有“徐缓”的“鲁莽、着急、冒进”往往是害人害己的。

“徐”往往是理性思考的慢慢行动。

“徐”有“余”,是不极端的,是你做的每一件事,说的每一句话都给自己和别人都留有“回旋余地的”。

这就是徐中有“余”。

03

正中有止,守一以止

【说文解字】对“正”的解释是:

是也。从止一以止。

徐鍇的注释是:守一以止也。

那这个“一”和“止”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看“正”的甲骨文。

图片

正,从甲骨文字形看,上面是“一”,下面是,止(趾),表示脚。

是脚走向“一”的样子。

在中国文化中“一”代表“道”,代表着天意和天地法则、规律和特性。

这就很清楚了。

原来真正的“正”是走向道。

守一以止,止于天道。

这才是真正“正”的方向。

“正中有止。”是因为正是脚走向“一”。

所以,言行举止才有所“止”,背离“道”的就不听不看不说不做。

这也就是“知止”而能“正”。

当我们说一个人很正的时候,是说他心中有道,坚守道义,心无偏私,而不符合道义的,就坚决不做的。

说到这,想起一个故事。

说在唐代,有个专司审案的官吏,叫徐有功。

徐有功有个同事,叫皇甫文备。他们往往一起审理案件。

但这皇甫文备呢,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诬陷徐有功私放叛党。说起诬陷,那自然就是不存在的事情了。反正,皇甫文备就老想和徐有功对着干。

故事的戏剧性就在于,后来,皇甫文备却因事获罪,被关进了牢狱。

一般人的想法肯定是,哎,好了,这真是报仇十年不晚啊!

但我们的主人公“徐有功”显然不是一般人。

他怎么做呢?

竟然想方设法去搭救皇甫文备。

这个时候,有人就问了:“这皇甫文备常常把你陷入死地,你为什么要去援救他呢?”

徐有功说了这样一句话:“你所说的是私愤,我所守的是公法,我不能以私害公。”

人格的高大,这个时候就先出来了。

你突然就想发一个“光明正大”的牌匾给他。

当然,徐有功为官时,正是武周时期,周兴、来俊臣等酷吏当道,他们滥施酷刑,大肆株连无辜,很多人蒙遭冤狱,以至“朝野震恐”,人人自危。

在这种环境下,只有徐有功不仅敢于秉公执法,而且敢于站出来为伸张正义,为冤案昭雪平反。 他前后执正大案六七百件,救活人命数以万计。

因而频遭酷吏、奸臣的弹劾,但最终皆因找不出他贪赃或徇私枉法的证据,使他三次被控死罪,三次被赦,两次被罢官又两次复出。

这也是天道无欺,常佑“正人”了!

尽管如此,徐有功仍一心持平守正。

徐有功后来受到朝廷重用,酷吏由此大减。

当时的人都说:“现在有徐有功审理案件,天下再没有被冤枉的人了。

当徐有功面对自己一生的起伏升降,

《新唐书·徐有功传》用了这样一句话:

将死,泰然不忧;赦之,亦不喜。

所以,徐有功被人称为“自古无有”的好官,在正位,行正道,名留青史。

这也就是正的典范了:

“守一以止,止与天道。”

04

靜中有争

静,从小篆造字看:

图片

左边是青,右边是争。

什么是青?

图片

青,上面是生,是草木出生的样子;

下面是丹,丹是矿井中最精华的部分。也是生命最精华的部分。

所以,青,代表着万物初始,是生命最开始的样子,也是生命的精华所在。

右边为“争”。

什么是靜中还有“争”字呢?

很多人一谈到“争”一般想到的是“争斗”。

《说文解字》对“争”的解释是:引也。

包含引出,坚守的意思。当然,也有争斗之意。

在“靜”中,这个“争”就是“引出并坚守”之意。

所以,什么是“靜”呢?

就是引出找到并牢牢守住青。

这也是“靜”的甲骨文:

图片

也就是说,靜是找回找出生命的初心与精华,并牢牢地守住。

守住生命的“青”,也就守住了生命的精气神,才能有不被外物所牵动、不被欲望执着扰动的定力,回归生命的纯净、善良、美好,也才能真正的“靜” 下来。

所以,靜是一种功夫和修为。

《说文》说:“静,审也。”

审,是审视后的沉淀,是所有的扰动停止,一切都沉淀下来。

静,是梳理审视内心杂乱的想法,最终沉淀下来,回归生命最初本真。

这是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靜”的造字本意。

靜不是枯坐如木头,都找不到自己了。

恰恰相反,靜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放下了所有外在欲望和所执之后,找回并坚守住生命本来的样子。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内心如如不动的纯净安详状态。

真正的靜是生命的返本归真。

静,首先要有所止。

这“止”的,就是无穷无尽的执着和欲望。

人的心和精气神如果都被外界的执着和欲望牵动,是没有办法回归内心的,那个时候人是躁动不安的,人的精神必定是混沌的,不清明的。

此时,需要回归和叫停,也就是知止。

这样,内在欲望的河流停止咆哮,沉淀下来,生命精气神才能回来,而生命才又回归最初的安静。

当然,当一个人处于心浮气躁之时,其实很难客观理智地去思考问题。

唯有静下心来,才能让自己回归理智清醒,洞悉到事物真正的本貌和解决之道。

所以,自古有句话叫:

天地间真滋味,惟静者能尝得出;

天地间真机括,惟静者能看得透。

诚如是。

今日,日暖风柔,宜安徐正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