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城市,略显风骚

 玖壹聚 2024-05-22 发布于河南




城市风骚,美人多娇,太阳发燥,谁在苦笑。

——晰瑞

狠活儿每一天都有,只是那些事情之于更多人来说,有关系却无能为力,能够叫嚣的仅仅是身边的鸡毛蒜皮,观望着这个世界在悄然中改变,被碾压的生活变得更加干瘪,似乎有些表达带着一定程度的觉醒和认知,但即便如此,也智能如此。

比如最近国家发行了长期国债,超长期国债,虽然很多人也都知道这件事,但却很难说明白这样的事情究竟代表着什么,一些人看到了机会,一些人看到了衰退,能看到机会的人不一定能抓住机会,就像是国债的发行并不是你想买就能买得到的,衰退本身的影响却是针对每个人的,国家都开始借钱化债,这并不能说明经济形势好,起码与年前“GDP连年增长,经济形势越来越好”的论调是不一致的。

普通人的要求并不高,普通人的感受最真切,前有燃气表的风驰电掣,现有电费即将涨价的消息预告,终究还是“再苦一苦百姓”,易中天教授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一个国家强盛的目标不是为人民的幸福,那么它就失去了意义”。

多年前的一些预言再这个时代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慢慢呈现,每一步都走的那样义无反顾,不计后果,更多人在这个时代挣扎后开始沦落,资产被稀释,梦想开始废弛,早年接受的一些思想在面对现实的某一刻变得荒唐而幼稚。

对于环境和形势的既定存在,多数人没有能力去纠结,也没有时间去审视,生活每天都在继续,逼近场景后,只能是关关难过关关过,一些潦草的抒情并不会引发某一阶层人的共情,被碾碎在尘埃中的大多数只是这个时代的渺茫背景,想要怎样的活法,始终都是一个伪命题,因为主动权始终不在你。

三十年的国债代表着什么,我并不想去深入探究,只是知道三十年相当于一代人从出生到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与此同时,我了解到近期所谓房产“以旧换新”的政策,有个条件是“二十年以内的老房子”,由此对比商品房“七十年产权”,似乎更像是一个醒世恒言。

有时候也在想,我们这一代人究竟经历了什么,又在经历着什么,尽管多数人沉默无言,但有些真实的存在却代代相传,就像正史中的寥寥几笔,后面却是想不到的血雨腥风。

当然,一味的抵触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哪怕用所谓的“韧劲”来做自我疏解,也仅仅是情绪上的安慰,生活需要变得更好,不能只是跟着节奏去喊口号,形势改变的前提下,要通过怎样的途径和方法找到突破口,让自己得以避免退潮后的干涸,又或者避免巨浪之下的倾覆,这还是需要一个慎重考虑的命题。

我们没法估计那些开放或限制政策背后的计划,我们更不知道一些发展和收缩在何时崩塌,有所预见的人已经有很多退路和方法,尚在迷雾中的人,大多被裹挟着表达,一边惊叹,一边“哎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