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治通鉴》719:失势时,要做好所有人都可能背叛的准备

 花言大帅 2024-05-22 发布于上海

学习内容:卷第一百七十三,陈纪七(公元577年—579年,共3年)

北周攻破邺城,北齐幼主禅位于大丞相高湝

【原文】

高宗宣皇帝中之下

太建九年(丁酉,公元577年)

春正月乙亥朔,齐太子恒即皇帝位,生八年矣;改元承光,大赦。尊齐主为太上皇帝,皇太后为太皇太后,皇后为太上皇后。以广宁王孝珩为太宰。

司徒莫多娄敬显、领军大将军尉相愿谋伏兵千秋门,斩高阿那肱,立广宁王孝珩。会阿那肱自他路入朝,不果。

孝珩求拒周师,谓阿那肱等曰:“朝廷不赐遣击贼,岂不畏孝珩反邪?孝珩若破宇文邕,遂至长安,反亦何预国家事!以今日之急,犹如此猜忌邪!”

高、韩恐其为变,出孝珩为沧州刺史。相愿拔佩刀斫柱,叹曰:“大事去矣,知复何言!”

齐主使长乐王尉世辩,帅千余骑觇周师,出滏口,登高阜西望,遥见群乌飞起,谓是西军旗帜,即驰还;比至紫陌桥,不敢回顾。世辩,粲之子也。于是黄门侍郎颜之推、中书侍郎薛道衡、侍中陈德信等劝上皇往河外募兵,更为经略;若不济,南投陈国。从之。道衡,孝通之子也。

丁丑,太皇太后、太上皇后自邺先趣济州;癸未,幼主亦自邺东行。

己丑,周师至紫陌桥。

辛卯,上祭北郊。

壬辰,周师至邺城下;

癸巳,围之,烧城西门。齐人出战,周师奋击,大破之。

齐上皇从百骑东走,使武卫大将军慕容三藏守邺宫。周师入邺,齐王、公以下皆降。三藏犹拒战,周主引见,礼之,拜仪同大将军。三藏,绍宗之子也。

领军大将军渔阳鲜于世荣,齐高祖旧将也。周主先以马脑酒钟遗之,世荣得即碎之。周师入邺,世荣在三台前鸣鼓不辍,周人执之;世荣不屈,乃杀之。

周主执莫多娄敬显,数之曰:“汝有死罪三:前自晋阳走邺,携妾弃母,不孝也;外为伪朝戮力,内实通启于朕,不忠也;送款之后,犹持两端,不信也。用心如此,不死何待!”遂斩之。

使将军尉迟勤追齐主。

甲午,周主入邺。齐国子博士长乐熊安生,博通《五经》,闻周主入邺,遽令扫门。家人怪而问之,安生曰:“周帝重道尊儒,必将见我。”俄而周主幸其家,不听拜,亲执其手,引与同坐;赏赐甚厚,给安车驷马以自随。

又遣小司马唐道和就中书侍郎李德林宅宣旨慰谕,曰:“平齐之利,唯在于尔。”引入宫,使内史宇文昂访问齐朝风俗政教,人物善恶。即留内省,三宿乃归。

乙未,齐上皇渡河入济州。是日,幼主禅位于大丞相任城王湝。又为湝诏:尊上皇为无上皇,幼主为宋国天王。令侍中斛律孝卿送禅文及玺绂于瀛州,孝卿即诣邺。

周主诏:“去年大赦所未及之处,皆从赦例。”

齐洛州刺史独孤永业,有甲士三万,闻晋州陷,请出兵击周,奏寝不报;永业愤慨。又闻并州陷,乃遣子须达请降于周,周以永业为上柱国,封应公。

丙申,周以越王盛为相州总管。

齐上皇留胡太后于济州,使高阿那肱守济州关,觇候周师,自与穆后、冯淑妃、幼主、韩长鸾、邓长颙等数十人奔青州。

使内参田鹏鸾西出,参伺动静;周师获之,问齐主何在,绐云:“已去,计当出境。”周人疑其不信,捶之。每折一支,辞色愈厉,竟折四支而死。

上皇至青州,即欲入陈。而高阿那肱密召周师,约生致齐主,屡启云:“周师尚远,已令烧断桥路。”上皇由是淹留自宽。

周师至关,阿那肱即降之。周师奄至青州,上皇囊金,系于鞍,与后、妃、幼主等十余骑南走。

己亥,至南邓村。尉迟勤追及,尽擒之,并胡太后送邺。

庚子,周主诏:“故斛律光、崔季舒等,宜追加赠谥,并为改葬,子孙各随荫叙录。家口田宅没官者,并还之。”

周主指斛律光名曰:“此人在,朕安得至邺!”

辛丑,诏:“齐之东山、南园、三台,并可毁撤。瓦木诸物,可用者悉以赐民。山园之田,各还其主。”

【原文华译】

高宗宣皇帝中之下

太建九年(公元577年)

1 春,正月一日,北齐太子高恒即皇帝位,时年八岁,改年号为承光,大赦。尊北齐主高纬为太上皇帝,皇太后为太皇太后,皇后为太上皇后。任命广宁王高孝珩为太宰。

司徒莫多娄敬显、领军大将军尉相愿密谋伏兵于千秋门,斩高阿那肱,立广宁王高孝珩为帝。不巧高阿那肱从其他路入朝,未能实现。

高孝珩请求出战抵御北周军,对高阿那肱等人说:“朝廷不派遣我出兵击贼,是担心我高孝珩造反吗?我如果击破宇文邕,杀到长安,就算造反,又能给国家造成什么伤害呢?以今日之急,还如此猜忌吗?”

高阿那肱、韩长鸾担心他发动事变,外放高孝珩为沧州刺史。尉相愿拔佩刀砍柱,叹息说:“大事去矣,我就算知道又能说什么!”

北齐太上皇高纬派长乐王尉世辩,率一千余骑兵去侦察北周军,出滏口,登高西望,远远看见一群乌鸦飞起,以为是北周军旗帜,即刻驰还;一直逃到紫陌桥,都不敢回头。尉世辩,是尉粲之子。于是黄门侍郎颜之推、中书侍郎薛道衡、侍中陈德信等劝太上皇高纬前往河外招募新兵,再做经略;如果不济,南投陈国。高纬听从。薛道衡,是薛孝通之子。

正月三日,太皇太后、太上皇后从邺城先去济州;正月九日,幼主高恒也从邺城东行。

正月十五日,北周军抵达紫陌桥。

2 正月十七日,陈国皇帝陈顼在北郊祭地。

3 正月十八日,北周军抵达北齐邺城城下;

正月十九日,围城,火烧城西门。北齐人出战,北周军奋击,大破北齐军。

北齐太上皇高纬带着随从一百骑向东逃走,命武卫大将军慕容三藏镇守邺城皇宫。北周军进入邺城,北齐王、公以下全部投降。慕容三藏仍然拒战,北周主宇文邕引见,礼遇他,拜为仪同大将军。慕容三藏,是慕容绍宗之子。

领军大将军、渔阳人鲜于世荣,是北齐高祖高欢旧将。北周主宇文邕之前曾经派间谍送给他玛瑙酒杯,鲜于世荣接到后即刻击碎。北周军进入邺城,鲜于世荣在三台前鸣鼓不停,北周人将他逮捕;鲜于世荣不屈,于是被杀。

北周主宇文邕逮捕莫多娄敬显,数落他说:“你有三条死罪:之前从晋阳逃回邺城,带着小妾,却抛下母亲,这是不孝;表面上为伪朝效力,实际上向朕通报消息,这是不忠;投诚送款之后,又心怀两端,这是不信。用心如此,不死还等什么!”于是将他斩首。又派将军尉迟勤追击北齐太上皇高纬。

正月二十日,宇文邕进入邺城。北齐国子博士、长乐人熊安生,博通“五经”,听闻北周主进入邺城,即刻下令打扫家门。家人觉得奇怪,问他,熊安生说:“周帝重道尊儒,必将见我。”

不久,宇文邕果然来到他家,不许他下拜,亲自拉着他的手,引他同坐,赏赐丰厚,给安车驷马(四匹马拉的卧车),让他跟着自己。又派小司马唐道和到中书侍郎李德林宅宣旨慰谕,说:“朕平定齐国得到的利益,就在于你。”请他入宫,派内史宇文昂向他访问齐朝风俗政教,人物善恶,把他留在内省住了三晚才回家。

正月二十一日,北齐太上皇高纬渡过黄河,进入济州。当天,幼主高恒禅位于大丞相、任城王高湝。又为高湝写好诏书:尊太上皇为无上皇,幼主为宋国天王。令侍中斛律孝卿送禅文及玺绂到瀛洲,斛律孝卿离开济州,即刻前往邺城,投降北周。

北周主宇文邕下诏:“去年大赦令没有覆盖的地方(指新征服的地区),今年列入大赦范围。”

北齐洛州刺史独孤永业,有甲士三万,听闻晋州陷落,请出兵攻击北周,奏书递上去,被搁置,没有回复;独孤永业愤慨。又听闻并州陷落,于是派儿子独孤须达请降于北周,北周任命独孤永业为上柱国,封应公。

正月二十二日,北周任命越王宇文盛为相州总管。

北齐太上皇高纬留胡太后于济州,派高阿那肱镇守济州关,侦察北周军队行踪,自己与穆皇后、冯淑妃、幼主高恒、韩长鸾、邓长颙等数十人逃奔青州。派宦官田鹏鸾向西,侦察动静。田鹏鸾被北周军抓获,问他北齐主何在,田鹏鸾欺骗说:“已去,估计已经出境了。”北周人怀疑他撒谎,拷打他。每打断一只手脚,他的辞色更加严厉,最后竟折断四肢而死。

高纬到了青州,即刻想进入陈国。而高阿那肱密召北周军,约定生擒高纬,又屡次奏启高纬说:“周师尚远,已下令烧断桥路。”高纬于是放宽心停留下来。

北周师抵达济州关,高阿那肱即刻投降。北周军追到青州,高纬把金子装在囊中,系于马鞍后,与穆皇后、冯淑妃、幼主高恒等十余骑向南逃走。

正月二十五日,一行人走到南邓村。陈国将军尉迟勤追上他们,将其全部擒获,连同胡太后一起送到邺城。

正月二十六日,北周主宇文邕下诏:“故斛律光、崔季舒等,宜追加赠谥,并为改葬,子孙各随门第高低录用做官。家人田宅被没收入官者,一律发还。”

宇文邕指着斛律光的名字说:“此人若在,朕怎么到得了邺城!”

正月二十七日,宇文邕下诏:“齐之东山、南园、三台,全部撤毁。瓦木诸物,可用者全部赐给百姓。山园所占用的民田,各还其主。”


【学以致用】

思考几点

01,失势时,要做好所有人都可能背叛的准备

这是把事情想到更坏,然后往好的方向努力

比如:高阿那肱的投降

这是人性基本的规律了,

只要一个人的道德要求没有高于物质追求,那么,处于这种情况下,不管是为了活命还是为了更大的利益(绑了高纬),他都可能投降,这是人性

因利而来的人,一定会因利而走

那么,从高纬的角度看,这里面延伸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他为什么能信任高阿那肱呢?

高纬身边那些人基本上都背叛离开了,而高阿那肱凭什么不走呢?甚至前面有高阿那肱的心腹举报他暗中勾结北周,难道不应该怀疑吗?

这说明什么呢

说明他根本就不知道“信任”的标准是什么

信任最少三个标准

1,看双方的价值匹配度(而非所谓的个人魅力)。

你这里没有别人想要实现的价值,别人要离开就是正常的,你能说什么呢?

2,信任有时间段限制

不要以为你们会永远相互信任,

中间只要出现一些形势的变化,人心就会变

就比如此时的高阿那肱,投降北周的利益要大于跟随高纬的利益

因此,有时候从对方的承诺中不一定看得清他的真心,但从利益的角度却可能看的到

3,先己后人

要看一个人是否可以信任,首先得看看自己是否值得被信任。

高纬的行为根本不值得被人信任,同时又缺少这方面的认识,因此失败被俘就是显而易见了

02,“平齐之利,唯在于尔。”引入宫,使内史宇文昂访问齐朝风俗政教,人物善恶。

宇文邕的这个行为就很妙

一个真正懂得治理的领导者,他的关注点与常人是不一样的

这一点值得我们企业领导者学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