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宗朱翊钧万历年间武状元(2)

 资料全录 2024-05-22 发布于江西

顾凤翔(?~?),字振羽,上海青浦三十六保人。万历二十年(1592)壬辰科武举第一人。

顾凤翔从小就健壮有力,好习武。因家境贫寒,放浪不羁。后由上海游历到顺天府(府治大兴、宛平,今北京),成为名正言顺的北京人。他要出人头地,他要摆脱贫困,他要光宗耀祖,只有走武举之路。于是,他勇敢地加入到武举的角逐之中,并顺利地通过了武举乡试,成为一名武举人。

1592 年 10 月 15 日(万历二十年九月十一)此科武举考试官为左庶子冯琦,右谕德俞继登。

万历二十年(1592),全国武科会试在北京举行。考场分3场,第1场考马上箭,以30步为准; 第2场考步下箭,以80步为准; 第3场考时务策一道。3场考试分别于初九、十二、十五日举行。

武举子们个个争先,技艺超群,难分仲伯。第三场考时务策,它不仅要考核你的文化基础,更重要的是要考察你有没有文韬武略,是否将帅之才。策试的内容是关于东北地区的边防问题。当时,东北地区的女真族人努尔哈赤统一了建州女真,成为塞外一支强大的力量,对大明王朝已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如何防范和处理东北边务,怎样处理与努尔哈赤的关系,作为会试考题。难住了大部分武举子。他们虽然都武艺高强,又略通文墨,极少留意边事,故大都敷衍成文。顾凤翔在其他举子愁眉不展,无从落笔之时,援笔立就,洋洋洒洒,对提出的问题逐条答对,有理有据,详细剀切。主考官兵部尚书石星对顾凤翔的对策试卷极为赞赏,认为顾凤翔是难得的奇才,遂擢为武科进士第一人。

武科高中状元后,顾凤翔初仕官位不可得知。

1608 年 1 月 13 日(万历三十五年十一月廿六)升神机八营佐击顾凤翔为广东都司。

1616 年 5 月 25 日(万历四十四年四月十一)升南太参将顾凤翔为松藩副总兵,

后他曾在福建、广东任职,后出任四川总兵官(二品)。

1595 年 10 月 12 日(万历二十三年九月初十)大学士赵志皋以九月十五日应考试天下武举生请考试官二员乃列左庶子李廷机、洗马朱国祚名以请

此科武举会试第一不详。

王名世(?~?),字号不详,浙江永嘉人。明神宗万历二十五年(1597)丁酉科武举顺天乡试解元(第一名),万历二十六年(1598)戊戌科武举会元、状元。为明朝武举第二位“武三元”。

1598 年 10 月 11 日(万历二十六年九月十二)此科武举会试主考官是范淳敬和翰林院编修、著名学者袁宗道。

王名世中武状元后,官居锦衣卫千户,鸾驾库掌库。明威将军

王名世的后来如何,史书没有记载。但有资料说王名世通经史,工诗善书,时人称其武艺、诗词、书法为“三绝”,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秉性刚直,不媚权贵,颇有直道君子之风。 

黄钺(1565.9.12~1643.12.25)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乙丑八月十八日寅时生,祖籍福建莆田黄石金墩。江苏南京金陵江宁府下关金墩台门人。字长白,赓材,号钟山伯度,行瑞八。明世宗万历二十九年(1601)辛丑科武举会试第一人。

1601 年 10 月 5 日(万历二十九年九月初十)此科武举会试主考官是右春坊右谕德兼翰林院侍讲萧云举、黄辉。

1601 年 10 月 15 日(万历二十九年九月二十)兵科给事中桂有根根据历年武举情况奏准:凡中式武举即武进士。每年分为六次进行选拔任用。每次选定5人,选期定以双月二十五日。其中式第一人如果原来隶属锦衣卫籍,准与在锦衣卫优先推荐任用。如果原来隶属别卫所籍,则准与在外都司佥书推荐任用,以表示与他人不同。此前五名应于十月份之内先后推升守、把、提、备等官;其余每遇双月酌量推用,一年内规定推用30余人,三年之内用尽原中举额数。由此可知,明朝万历年间每科武举取士约在百人以内。

黄钺祖父黄卷,嘉靖八年进士锦衣卫南京一等侍卫。父亲黄故仁曾入锦衣卫籍,黄故仁死后,黄钺便承袭父职。黄钺少有奇气,好读书,经史典籍过目不忘,尤喜读阴符素书。他熟悉地理图形,爱舞刀弄枪。成年后臂力过人,精通十八般武艺,又好研习兵法,曾参加文举科考不中,遂弃儒学剑。在万历二十九年(1601)全国武科会试的激烈角逐中,他以文武之才一举夺魁,成为大明王朝辛丑科武状元。此科选中武进士近百人。

大魁天下后,黄钺授安顺府守备,旋任广东潮州、琼州参将、南京左府佥书。

明神宗万历四十一年(1613)辛酉诰授昭勇将军,继升广西总兵挂平蛮将军印,擢授镇国将军、南京左军都督府(辖留守左卫、镇南卫、水军左卫、骁骑右卫、龙虎卫、英武卫、龙虎左卫、龙江右卫、沈阳左卫、沈阳右卫)都督佥事(正二品)。

明天启三年(1623)癸亥,受命贵州总兵提督云南、贵州两省地方军务,宣节搁各镇出征长坂。安邦彦起事得胜而归。进爵宫保诰授光禄大夫、左柱国,南京兵部尚书,加封太子太保。解印南还居南京应天府,配锦衣卫百户叶继文之女,诰封淑人,累封一品夫人。后来,黄钺辞官回乡,过着平静的生活。1643 年 12 月 25 日(崇祯十六年十一月十五日未时)去世,享年78岁。钦赐祭葬于南京江宁府徐府山金墩黄岭之原。是明朝武状元中的高寿者之一。

张神武(?~1621)本姓陈,字号不详,江西新建人。年少经历都没有史料记载,名字最早出现在史书中,是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的甲辰科武举。他以会试第一名的成绩获得官职,

1604 年 9 月 29 日(万历三十二年九月初七)此科武举考试官为谕德吴道南,中允杨继礼。候补御史王业弘、叶永盛为监试武举官

1604 年 10 月 11 日(万历三十二年九月十九)神宗特命大学士朱赓主持武举宴。

张神武及第后,初授四川都司佥书,后来又升任为四川都司,是区别于明朝世袭武将之外的另一种武将。

1607 年 5 月 10 日(万历三十五年四月十五)四川巡抚、右副都御乔壁星派四川都司张神武和永宁参将周敦吉前去蔺州与已去世四川永宁宣抚司奢效忠的妾奢世续交涉要回官印。接到差事后,张神武便与永宁参将周敦吉以营兵十三人入蔺州找到奢世续,奢世续却谎称印信在镇雄陇澄水西安尧臣那儿。于是张神武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的名字不是叫着好玩儿才取得,并充分体现了能动手绝不逼的精神。他带着周敦吉捏造了一份军令跑到军营调集士兵,直接突袭了奢世续居所,生擒了奢世续,掠走了她的全部财物史称“得数十余万”和子女,没想到此举非但没让奢世续交出官印,反而激怒了她的手下蔺州夷目阎宗传等人称镇雄兵,以营救主母为名,疯狂掳掠了永宁、赤水二卫、普市、摩尼二所,造成连绵数百里一片狼籍。南御史王万祚上书弹劾,张神武和周敦吉以好战贪功导致兵乱的罪名被弹劾,万历皇帝表示很失望,于是将二人革职踢回老家了。

也有一些大臣替张神武打抱不平。这时辽东告急,熹宗正在用人之时,怎好轻易浪费一个武艺绝伦的状元,于是依征辽经略官袁应泰的举荐,诏令张神武、周敦吉从征立功。

天启元年(1621年),官复原职的张神武率领亲兵240余人,昼夜兼程先到达广宁。这时辽阳已经失守,袁应泰自焚而死。广宁巡抚薛国用十分欣赏张神武的才干,坚持让张神武留下。张神武听后却拒绝了他。薛国用很不理解问他原因,张神武回答:“我接到的军令是支援辽阳协守,而不是驻防广宁,因此我不能接受。”薛国用更不理解了,问道:“如今辽阳已经失守,你还怎么支援呢?”张神武答道:“将帅的职责就是在战场上歼灭敌人。”薛国用做出最后努力,劝告说:“你区区二百人,如何才能杀敌?”张神武沉凝,答:“不能杀奴,则死之。”(至广宁,辽阳已陷,抚臣留之,不可,曰:奉命援辽阳,非守广宁也。曰:辽阳陷矣,子将焉之?曰:将以杀奴。曰:二百余人能杀奴乎?曰:不能杀奴,则死之。)

遂告别了薛国用,继续前进至辽河,正遇到溃逃的官军10余万人。张神武以忠义之词激励官军主帅,试图劝主帅与他一同重整队伍杀回辽阳。张神武神情激昂地说:“您拥有十万之众,如果大家英勇奋战,为大明朝而战,谁又能抵御得了?况且,即便战死,也不失为忠义之士,鼠窜偷生而活,有什么意义。”主帅不听。于是张神武独自率领自己的部队渡过辽河,抵达首山,在离辽阳十七里处驻扎。这时240名将士们已一日没吃没喝,但遇到后金官兵时,个个奋勇当先,喊声震天,终因人少势单,孤军无援,部队仅存冉绍登等14人身负重伤而还。张神武和其余二百多人则一同战死沙场,遗体全部散落在辽阳城外。监军御史方震孺绘出张神武的画像,挂在辕门前,让将士们每次出战都先向张神武稽拜,用以激励全军将士奋勇杀敌。

九月,熹宗得知张神武战死,甚是惋惜。下诏赠张神武都督佥事(正二品),世代荫袭千户官,并立祠祀之。清朝特赐谥张神武“烈愍”。

庄安世(?~?),字可平,号念德,明福建晋江青阳桥头山人氏,民生。自幼好武艺,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1607)丁未科武举会试第一人。前所舍人。该榜福建一乡中举28人。

值得注意的是,庄安世没有显赫的家族背景。明代的武状元大多都出身于武职世家,他们在中武状元前都有承袭的官爵,享受朝廷的俸禄,而庄安世以一介民生得中武状元,实属不易。在大明帝国近三百年历史,52名武状元中可算是“凤毛麟角”。

1607 年 10 月 17 日(万历三十五年八月廿七)神宗命大理寺卿郑继之知武举。

1607 年 10 月 28 日(万历三十五年九月初八)右春坊、右谕德兼翰林院侍讲林尧俞、史继偕(万历二十年榜眼)任武举考试官。

1608 年 1 月 13 日(万历三十五年十一月廿六)升武举庄安世为四川行都司佥书

1613 年 1 月 26 日(万历四十年十二月初六)调四川行都司都司佥书庄安世于云南等候委用。

1619年(万历四十七年),杨镐指挥的四路明军被后金击败,使朝野一片震惊,庄安世挺身而出,被神宗命为北方守备,在通州协助徐光启练兵。熹宗即位,庄安世壮志难酬,曾称病解甲归乡。思宗即位,庄安世被召入京,任武英殿侍讲筵官、兵部主侍卫、锦衣卫侍领。几年后,后金兵再次攻入明境,深入腹地,京城森严,朝廷召庄安世带兵入援,但杨嗣昌却主张与后金言和,而养精蓄锐,埋伏于商洛山中的李自成农民军也乘机攻入河南,占领洛阳。不但使剿灭后金报国之志成为泡影,而且兵饷日增、民怨沸腾。加上孔有德、李九成等叛军一路烧杀,崇祯帝处于内外交困,调集庄安世等人马围剿,但依然久攻不下。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七日李自成的“大顺军”兵临北京城下,大明江山岌岌可危,十九日崇祯帝以无颜见先帝之憾,自殁于煤山一棵大树上。而状元庄安世身先士卒,冲向城中。他负伤拼搏,也在这烟火纷飞、刀光剑影的夹战中,为国尽忠,阵亡于京郊沙场。事后,南明唐王朱聿键悉闻庄安世去逝,特赐“一门忠孝匾以旌其忠贞报国之志,至今泉州庄氏祠堂门前大仍悬挂“一门忠孝”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