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西名校2024届高三高考模拟试卷预测卷语文试题

 一中大语文 2024-05-22 发布于福建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近日,“中国天眼”又有新发现——迄今宇宙最大的原子气体结构。对此,有人赞叹:“这口'大锅’了不起!”

“中国天眼”即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是当今世界口径最大、灵敏度最高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最新数据显示,它目前共观测发现660多颗脉冲星,相当于同一时期国际上所有射电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总数的5倍以上。

唯“观天巨目”能洞悉渺渺星河。人类对于宇宙,未知远大于已知,而天文学又是高度依赖观测设备的科学。目及“光年之外”的大国重器——“中国天眼”,无疑极大地拓宽了人类的“视界”。以这次重大发现为例,探测结果表明,在远离“斯蒂芬五重星系”中心的外围空间,存在大尺度的低密度原子气体结构,尺度比银河系大20倍。有专家认为,这挑战了星系及其气体在宇宙中演化的研究。

谁能看见遥远的未来,谁就能更主动地把握现在。正因为宇宙无穷,每一次发现都弥足珍贵,每一“小步”都意义重大。“中国天眼”有这样“积小步为大步”的底气——理论上,它能接收到137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这个距离已接近宇宙的边缘。

“中国天眼”的英文缩写是“快”——在射电天文领域,我国从追赶状态发展为领先世界20年,展现了自主科技的“加速度”。“快”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科研工作者的久久为功。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事实证明,核心技术买不来,发展终究靠自己。从预研到完成,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只有近百名科研工作者前赴后继。“中国天眼”的丰功伟绩,本身就是一次直面未知的伟大探索。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这是屈原在《天问》中发出的惊奇之问,是中国人追寻宇宙奥妙的千年之问。未来已来,人类必将一直惊奇于“头顶的星空”,将足迹踏遍广袤天地。

(取材于高维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利用“中国天眼”,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徐聪领导的科研团队发现了一个尺度约为200万光年的巨大原子气体结构,位于著名致密星系群“斯蒂芬五重星系”,是迄今为止在宇宙中探测到的最大的原子气体结构。

天体物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研究,就是观测宇宙中的气体。通过射电天文波段,天文学家能对宇宙中的原子气体进行直接观测。有超高灵敏度的“中国天眼”,能探测到远离星系中心的极其稀薄的弥散原子气体发出的暗弱辐射。

经过研究分析,科研团队最终选中著名致密星系群“斯蒂芬五重星系”进行观测。自1877年被法国天文学家斯蒂芬发现后,“斯蒂芬五重星系”便是天文学领域最受关注的星系群,也成为韦布空间望远镜第一批观测并首次向公众展示的5个目标之一。此前,也有其他国家的望远镜对这个星系群区域观测过多次,但那些望远镜的灵敏度都不够高,所以观测结果都不理想。徐聪的团队确立的科学目标是将“中国天眼”发挥到极致,探测到宇宙中最稀薄的气体,研究星系中的气体最远来自宇宙中何处。

在天文观测中,出现噪声在所难免。为了能够达到观测目标,“中国天眼”的调试人员不断改进,以提高“中国天眼”的灵敏度,并压制噪声。终于,在2021年10月,将其灵敏度调试到极限,成功观测到“斯蒂芬五重星系”周围极稀薄的气体。

让科研团队吃惊的是,这些气体延展到了星系外200万光年的地方,是天文领域有史以来观测到的宇宙中最大的原子气体结构,“中国天眼”也成为唯一一个能探测到如此稀薄气体的望远镜。“中国天眼”的这项最新发现,揭示了在远离该星系群中心的外围空间,存在大尺度的低密度原子气体结构。这些原子气体结构的形成很可能与“斯蒂芬五重星系”早期形成时星系间相互作用的历史有关,可能已经存在了大约10亿年。本次成果预示着宇宙中可能存在更多这样大尺度的低密度原子气体结构。

“中国天眼”的运行,为研究宇宙中天体的起源打开了一个崭新窗口,后续可以利用本次观测结果,对紫外背景辐射电离进行更多探索。

(取材于吴月辉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中国天眼”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形状上来看,“中国天眼”就像一口巨大的锅。

B.“中国天眼”的口径和灵敏度已在当今世界领先。

C.“中国天眼”已接收到137亿光年外的电磁信号。

D.“中国天眼”是由中国人自主研发并独立建造的。

2.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天眼”目前观测发现的脉冲星数量要比同一时期国际上发现的多。

B.发现迄今宇宙最大的原子气体结构,表明“中国天眼”的观测能力很强。

C.“中国天眼”发现迄今宇宙最大的原子气体结构,迈出的是一“大步”。

D.屈原《天问》中的疑问体现了对星空的惊奇,人类必将保持这样的惊奇。

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斯蒂芬五重星系”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斯蒂芬五重星系”是用首次发现它的天文学家的名字命名的。

B.“斯蒂芬五重星系”从早期形成直到现在已经有146年的历史。

C.不止一个国家的望远镜观测过致密星系群“斯蒂芬五重星系”。

D.致密星系群“斯蒂芬五重星系”周围天区中存在原子气体结构。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的天文学家能够用“中国天眼”直接观测宇宙中极其稀薄的原子气体。

B.“中国天眼”是世上第一个观察致密星系群“斯蒂芬五重星系”的望远镜。

C.在很多星系群中心的外围空间,已发现大尺度的低密度原子气体结构存在。

D.宇宙巨大原子气体结构的发现,解决了星系及其气体在宇宙中演化的难题。

5.请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述中国科学家发现迄今宇宙最大原子气体结构的经过。(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树会记住许多事

刘亮程

如果我们忘了在这地方生活了多少年,只要锯开一棵树,院墙角上或房后面那几棵都行,数数上面的圈就大致清楚了。

树会记住许多事。

其他东西也记事,却不可靠。譬如路,会丢掉人的脚印,会分岔,把人引向歧途。人本身又会遗忘许多人和事。当人真的遗忘了那些人和事,人能去问谁呢。

问风。

风从不记得那年秋天顺风走远的那个人。也不会在意它刮到天上飘远的一块红头巾,最后落到哪里。风在哪儿停住哪儿就会落下一堆东西。我们丢掉找不见的东西,大都让风挪移了位置。有些多年后被另一场相反的风刮回来,面目全非躺在墙根,像做了一场梦。有些在昏天暗地的大风中飘过村子,越走越远,再也回不到村里。

树从不胡乱走动。几十年、上百年前的那棵榆树,还在老地方站着。我们走了又回来,担心墙会倒塌,房顶被风掀翻卷走,人和牲畜四散迷失,我们把家安在大树底下,房前屋后栽许多树让它快快长大。

树是一场朝天刮的风。刮得慢极了。能看见那些枝叶挨挨挤挤向天上涌,都踏出了路,走出了各种声音。在人的一辈子里,能看见一场风刮到头,停住。像一辆奔跑的马车,甩掉轮子,车体散架,货物坠落一地,最后马扑倒在尘土里,伸长脖子喘几口粗气,然后死去。谁也看不见马车夫在哪里。

风刮到头是一场风的空。

树在天地间丢了东西。

哥,你到地下去找,我向天上找。

树的根和干朝相反方向走了,它们分手的地方坐着我们一家人。父亲背靠树干,母亲坐在小板凳上,儿女们蹲在地上或木头上。刚吃过饭,还要喝一碗水。水喝完还要再坐一阵。院门半开着,看见路上过来过去几个人、几头牛。也不知树根在地下找到什么。我们天天往树上看,似乎看见那些忙碌的枝枝叶叶没找见什么。

找到了它就会喊,把走远的树根喊回来。

父亲,你到土里去找,我们在地上找。

我们家要是一棵树,先父下葬时我就可以说这句话了。我们也会像一棵树一样,伸出所有的枝枝叶叶去找,伸到空中一把一把抓那些多得没人要的阳光和雨,捉那些闲得打盹的云,还有鸟叫和虫鸣,抓回来再一把一把扔掉。不是我要找的,不是的。

我们找到天空就喊你,父亲。找到一滴水一束阳光就叫你,父亲。我们要找什么。

多少年之后我才知道,我们真正要找的,再也找不回来的,是此时此刻的全部生活。它消失了,又正在被遗忘。

那根躺在墙根的干木头是否已将它昔年的繁枝茂叶全部遗忘。我走了,我会记起一生中更加细微的生活情景,我会找到早年落到地上没看见的一根针,记起早年贪玩没留意的半句话、一个眼神。当我回过头去,我对生存便有了更加细微的热爱与耐心。如果我忘了些什么,匆忙中疏忽了曾经落在头顶的一滴雨、掠过耳畔的一缕风,院子里那棵老榆树就会提醒我。有一棵大榆树靠在背上(就像父亲那时靠着它一样),天地间还有哪些事情想不清楚呢。

我八岁那年,母亲随手挂在树枝上的一个筐,已经随树长得够不着。我十一岁那年秋天,父亲从地里捡回一捆麦子,放在地上怕鸡叼吃,就顺手夹在树杈上,这个树杈也已将那捆麦子举过房顶,举到了半空中。这期间我们似乎远离了生活,再没顾上拿下那个筐,取下那捆麦子。它一年一年缓缓升向天空的时候,我们似乎从没看见。

现在那捆原本金黄的麦子已经发灰,麦穗早被鸟啄空。那个筐里或许盛着半筐干红辣皮、几个苞谷棒子,筐沿满是斑白鸟粪,估计里面早已空空的了。

我们竟然有过这样富裕漫长的年月,让一棵树举着沉甸甸的一捆麦子和半筐干红辣皮,一直举过房顶,举到半空喂鸟吃。

“我们早就富裕得把好东西往天上扔了。”

许多年后的一个早春。午后,树还没长出叶子。我们一家人坐在树下喝苞谷糊糊。白面在一个月前就吃完了。苞谷面也余下不多,下午饭只能喝点糊糊。喝完了碗还端着,要愣愣地坐好一会儿,似乎饭没吃完,还应该再吃点什么,却什么都没有了。一家人像在想着什么,又像啥都不想,脑子空空地呆坐着。

大哥仰着头,说了一句话。

我们全仰起头,这才看见夹在树杈上的一捆麦子和挂在树枝上的那个筐。

如果树也忘了那些事,它便早早地变成了一根干木头。

“回来吧,别找了,啥都没有。”

树根在地下喊那些枝和叶子。它们听见了,就往回走。先是叶子,一年一年地往回赶,叶子全走光了,枝杈便枯站在那里,像一截没人走的路。枝杈也站不了多久。人不会让一棵死树长时间站在那里。它早站累了,把它放倒,可它已经躺不平,身躯弯扭得只适合立在空气中。我们怕它滚动,一头垫半截土块,中间也用土块堰住。等过段时间,消闲了再把树根挖出来,和躯干放在一起,如果它们有话要说,日子长着呢。一根木头随便往哪一扔就是几十年光景。这期间我们会看见木头张开许多口子,离近了能听见木头开口的声音。木头开一次口,说一句话。等到全身开满口子,木头就没话可说了。我们过去踢一脚,敲两下,声音空空的。根也好,干也罢,里面都没啥东西了。即便无话可说,也得面对面呆着。一个榆木疙瘩,一截歪扭树干,除非修整院子时会动一动,也许还会绕过去。谁会管它呢。在它身下是厚厚的这个秋天、很多个秋天的叶子。在它旁边是我们一家人、牲畜。或许已经是另一户人。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路,会丢掉人的脚印,会分岔,把人引向歧途”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忘却很多事情,这与树“会记住”形成鲜明对比。

B.文中多次描写挂在树上的筐,写出了作者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怀念,流露出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伤感,温情中夹杂着淡淡的苦涩。

C.“树是一场朝天刮的风。刮得慢极了。能看见那些枝叶挨挨挤挤向天上涌,都踏出了路”形象地写出了一棵树从生长到生命逐渐丰盈的过程。

D.“风刮到头是一场风的空”“树在天地间丢了东西”“找到了它就会喊,把走远的树根喊回来”等跳跃性的句子看似含蓄优美,实则关联性弱。

7.下列对文本中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语言通俗质朴,不少地方使用了口语,乡土气息浓郁。如“苞谷棒子”“苞谷糊糊”等生活化的语言使人很有亲切感。

B.文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语言生动形象。“捉那些闲得打盹的云”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往日时光的悠闲美好。

C.文中多次写到“找”,描写一家人坐在树下吃饭的情景,平凡中蕴含着温馨,回应“我”要“找”的是温暖永恒的精神追求。

D.本文赋予各种事物以生命,树的“记住”归根结底是人的“记住”,文章通过树传达出对生活、自然、生命的深刻理解,形散神聚。

8.刘亮程的散文中多次写到“路”和“树”,比如,他在《一条土路》中写道:“每个村庄都用一条土路与外面世界保持着坑坑洼洼的单线联系,其余的路只通向自己。”“人的影子一晃就不见了,生命像根没咋用便短得抓不住的铅笔。这些总能走到头的路,让人的一辈子变得多么狭促而具体。”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路”和“树”的理解。(5分)

9.冯至在《一个消逝了的山村》(选择性必修下册)的结尾说:“两三年来,这一切,给我的生命许多滋养。但我相信它们也曾以同样的坦白和恩惠对待那消逝了的村庄。这些风物,好像至今还在述说它的运命。在风雨如晦的时刻,我踏着那村里的人们也踏过的土地,觉得彼此相隔虽然将及一世纪,但在生命的深处,却和他们有着意味不尽的关联。”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玄宗开元二十四年,时在东都。因宫中有怪,明日召宰相,欲西幸。裴稷山、张曲江谏曰:“百姓场圃未毕,请待冬中。”是时李林甫初拜相,窃知上意,及班旅退,佯为蹇步。上问:“何故脚疾?”对曰:“臣非脚疾,愿独奏事。”乃言:“二京,陛下东西宫也。将欲驾幸,焉用择时?假有妨于刈获,则独可躅免沿路租税。臣请宣示有司,即日西幸。”上大悦,自此驾至长安,不复东矣。旬月,耀卿、九龄俱罢。

(节选自《唐国史补》卷上)

材料二

韩太保皋,生知音律,尝观客弹琴为《止息》,乃叹曰:“妙哉嵇生者也。为是曲也,其当魏晋之际,《止息》与《广陵散》同出而异者也。其音主商,商为秋声,天将肃杀,草木摇落,其岁之晏乎?此所以为魏之季也。慢其商弦,与宫同音,是臣夺其君之位乎?此所以知司马氏之将篡也。广陵,维扬之地,散者流亡之谓也;扬者,武帝后之姓也。言杨后与其父骏之倾覆晋祚也。《止息》者,晋虽兴,终止息于此。”

韩太保皋之为御史中丞、京兆尹,常有所陈,必于紫宸对百僚而请,未尝诣便殿。上谓曰我与卿言于此不尽可来延英议及大政多匡益之。亲友咸谓公曰:“自乾元以来,群臣启事,皆诣延英,方得详尽。公何独于外庭对众官以陈之,得无不慎密乎?”公曰:“御史,天下之平也。摧刚直枉惟在公,何在不可人知之?奈何求请便殿,避人窃语,以私国家之法?且延英之置也,肃宗皇帝以苗晋卿年老艰步故设之。后来得诣便殿,多以私自售,希旨求宠,干求相位,奈何以此为望哉!”

(节选自《大唐传载》卷上)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得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上谓曰A我与卿B言C于此D不尽E可F来延英G议及大政H多匡益之。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幸”指皇帝到某处去,与《促织》“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中“幸”的含义不同。

B.“晏”指迟,晚,与《氓》“言笑晏晏”中“晏”的含义不同。

C.“流亡”指危亡,与《离骚》“宁溘死以流亡兮”中“流亡”的含义不同。

D.“倾覆”指覆灭,与《出师表》“后值倾覆”中“倾覆”的含义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宰相裴稷山、张曲江以耽误农时为由劝阻玄宗回驾西京,玄宗并未听从。后来,二人都被免除宰相职务。

B.韩皋通晓音律,能听出乐曲弦外之音,他认为《止息》与《广陵散》虽都出自嵇康,但其中意蕴并不相同。

C.韩皋任御史中丞、京兆尹时,经常向皇帝上奏,难免有未说完之时,皇帝表示让他可在延英殿继续奏事。

D.韩皋的亲友觉得群臣偏殿奏事已成惯例,对他坚持在紫宸殿面对着百官向皇帝奏事的做法表示并不理解。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假有妨于刈获,则独可蠲免沿路租税。臣请宣示有司,即日西幸。(4分)

(2)后来得诣便殿,多以私自售,希旨求宠,干求相位,奈何以此为望哉!(4分)

14.李林甫与韩皋对于单独面圣奏事不同的态度有着不同的原因,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思王逢原①三首(其三)

王安石

百年相望济时功,岁路何知向此穷。

鹰隼②奋飞凰羽短,骐麟埋没马群空。

中郎③旧业无儿付,康子④高才有妇同。

想见江南原上墓,树枝零落纸钱风。

[注]①王逢原:王安石的连襟和好友,英年早逝。②鹰隼(sün):泛指凶恶的鸟。③中郎:汉末蔡邕曾任中郎将,博学多才却无子嗣。王逢原亦无子。④康子:战国时齐隐士黔娄,其妻贤惠,共守贫困。王逢原妻亦颇贤惠。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人对王逢原怀有极大的期待,不想英才陨落,期待与现实之间形成极大的落差。

B.诗歌巧用典故,“无儿付”与“有妇同”对比,突出了王逢原逝世之后的悲凉。

C.诗歌以景作结,诗人想象王逢原墓上之景,意境悲凉,情感上回扣诗题之“思”。

D.全诗熔景、事、情于一炉,表达了对故友的深切思念,意蕴丰富,真挚感人。

16.王安石在《寄王逢原》一诗中说:“力排异端谁助我,忆见夫子真奇材。”请据此并结合本诗,谈谈你对本诗颔联情感的理解。(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从苏轼的《石钟山记》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启示:治学做事要有严谨的态度,切不可“ , ”。

(2)“亡羊补牢,未为晚也”,意在告诫人们要放下过去,着眼未来。《归去来兮辞》中与之相类似的句子是:“ , ”。

(3)《项脊轩志》中作者用“ , ”两句描写三五之夜庭院中的静态和动态之美。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拾级而上登上古都“中心”,精巧的斗拱、华丽的彩绘引人驻足。西安市钟鼓楼博物馆馆长王磊介绍,经历多年岁月风霜,钟鼓楼已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①王磊说:“以彩绘保护为例,我们近些年只对其做过一次清洁工作。修旧如旧、存其原貌,才是最终目的。”

“70克黄金可以做什么?②除了制成金条、首饰,也可锻造成约3800张金箔,层层贴附在钟楼的宝顶之上,在日月风光中 A 。”西安市钟鼓楼博物馆业务部负责人张清三向中新社记者“解密”。

鼓楼在钟楼西北侧,古时,它们共同担负着报时、报警和发布启闭城门信号的职责。③随着时代变迁,“ B ”之声渐息,但钟鼓楼下, C 之景依旧。

“钟鼓楼就像生活中的'影子’,走哪都绕不开。”④离开家乡二十四年,从事中日文化交流的西安人刘剑说,钟鼓楼见证了自己与祖辈的血脉相连,也联结着游子对故土的牵挂。他感叹,在钟鼓楼的“影子”中,寄托着浓浓乡愁。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下列句子中的引号和文中“钟鼓楼就像生活中的'影子’,走哪都绕不开”中的“影子”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古语说“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一个人的言论还要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他的言论。

B.广大党员干部决不能“闯禁区”、踩“红线”、打“擦边球”。

C.他身材高大,说一口漂亮的北京话,也许因为这点,姑娘们私下里都叫他“北京话”。

D.“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

20.“助其'延年益寿'不可'大动干戈’”这句话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 )(3分)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从玩具到短视频,“解压神器”成为一种潮流文化,正在城市年轻人中流行。

解压产品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其实大部分人童年都玩过魔方、捏捏乐这些小玩意儿,只不过互联网、短视频的出现, ① 。对市场敏锐的商家迅速捕捉消费者需求,不断迭代出内容多样、富有创意、玩法新颖的产品。这些产品成功抓住了年轻人的注意力,被年轻人视为自我疗愈的“减压阀”。

解压产品的魔力来源于年轻人追求的松弛感。凌晨2点睡不着的年轻人刷着“洗地毯”短视频,指尖陀螺的花式玩法让他们“根本停不下来”。有人在社交媒体上说,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变大, ② ,就想暂时放空大脑,重获内心平静。解压产品让人体验到一种轻松舒适的感觉,对释放压力、缓解焦虑“疗效显著”。

不可否认的是,当今年轻人工作、婚恋、学习等压力不容忽视, ③ :如果年轻人需要一个情绪释放,不同的解压产品和服务刚好提供了降低压力的出口,这难道不是需求与市场双向奔赴的结果吗?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5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这幅漫画,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请结合漫画的内容和寓意,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C(与材料一第4段“理论上,它能接收到137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意思不相符。是理论上,不是已接收到。)

2.C(从材料一第4段“正因为宇宙之无穷,每一次发现都弥足珍贵,每一'小步’都意义重大。'中国天眼’有这样'积小步为大步’的底气”可知,发现迄今宇宙最大的原子气体结构,迈出的是一“小步”。)

3.B(从材料二第5段“这些原子气体结构的形成很可能与'斯蒂芬五重星系’早期形成时星系间相互作用的历史有关,可能已经存在了大约10亿年”可知,“斯蒂芬五重星系”从早期形成到现在,有大约10亿年的历史。)

4.A(B选项,从材料二第3段“此前,也有其他国家的望远镜对这个星系群区域观测过多次”可知,“中国天眼”不是世上第一个观察致密星系群“斯蒂芬五重星系”的望远镜;C选项,从材料二第5段“本次成果预示着宇宙中可能存在更多这样大尺度的低密度原子气体结构”来看,除已发现大尺度低密度原子气体结构的“斯蒂芬五重星系”中心外围空间外,其他星系群中心的外围空问还没有这样的发现,只是推测;D选项,从材料一第3段“这挑战了星系及其气体在宇宙中演化的研究”可知,巨大原子气体结构的发现,还未能解决星系及其气体在宇宙中演化的难题。)

5.(1)一代又一代科研工作者坚持努力,研制出了核心技术,使我国在射电天文领域从追赶状态发展到领先世界。(2)科研工作者研制出“中国天眼”这一当今世界口径最大、灵敏度最高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3)科研团队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选中“斯蒂芬五重星系”进行观测。(4)科研团队确立了将“中国天眼”发挥到极致的目标。(5)“中国天眼”的调试人员不断改进设备。(6)2021年10月,“中国天眼”的灵敏度被调试到极限,从而成功发现迄今宇宙最大原子气体结构。(每答对一点得l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6.D(“实则关联性弱”错误,“风刮到头是一场风的空”“树在天地间丢了东西”“找到了它就会喊,把走远的树根喊回来”等句子不仅展现出作者对生活深刻的体验和感悟,也展现出作者对生活在这个村庄中一切生命的思考以及对生命的敬重。这些看起来跳跃的句子是作者心路历程的体现,其关联度紧密。)

7.C(“回应……温暖永恒的精神追求”错误,描写一家人坐在树下吃饭的情景,回应“我”要“找”的是浓厚的无法割舍的亲情。)

8.①“路”的延伸代表出走的人性,“树”的守恒代表人性的坚守与回归。②刘亮程散文中的“路”是生命轨迹中的一种意念,一种选择,“用一条土路与外面世界保持着坑坑洼洼的单线联系”,理性驱使着人们走出去,去探索,去实现。“坑坑洼洼的单线联系”指现实的路会因现实的功利性而变得狭隘与崎岖。③“树”是人性的坚守与回归。“树从不胡乱走动。几十年、上百年的那棵榆树,还在老地方站着。”“树”在某种意义上是对人性中细腻、平和、宁静等美好品质的发掘与渴求,也是对动荡、喧嚣、浮躁、功利等世俗观念的对抗与抵制。(答对第①点得1分,答对第②③点各得2分,共5分)

9.①冯至的这段文字与刘亮程的文章对村庄的感情是一致的,都体现了对村庄的敬意与感激。②村庄及村庄的风物给了我们生命许多滋养,我们也要以坦白和恩惠对待那些消逝了的村庄。③只要有相联系的事物,例如村庄或村庄的风物,不管时空的间隔有多远,人们彼此的生命都有声息相通的地方。(每答对一点得2分,共6分)

10.AEH(皇上对韩皋说:我和你在这儿说不完时,可以到延英殿去谈论国家大事,对没谈完的话大可匡正补益。)

11.D(《出师表》“后值倾覆”中的“倾覆”指覆灭、颠覆,二者含义相同。A选项“幸”在《促织》“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中指侥幸,幸而,二者含义不同。B选项“晏”在《氓》“言笑晏晏”中指和悦的样子,二者含义不同。C选项《离骚》“宁溘死以流亡兮”中的“流亡”指随流水消逝,二者含义不同。)

12.B(《止息》与《广陵散》出处是一样的,都是嵇康所作,所表达的情感也相同,都表达嵇康对魏国、晋朝危亡,朝代更迭的慨叹。)

13.(8分)(1)如果会妨碍百姓们收割,就单独免去沿路百姓的赋税就可以了。请允许我指示有关部门,说皇上马上就回驾西京。(“刈获”:收割;“躅免”:免去;“有司”:有关部门;各1分,句意适顺1分)

(2)后来臣僚到便殿,多数是因为私心想达到自己的目的,迎合君主的旨意希望得到皇上的恩宠,求取官位,我怎么会把这个当成声誉呢!(“诣”:到;“干求”:求取;“望”:声誉;各1分,句意通顺1分)

14.李林甫佯装脚疾单独奏事是为了迎合君主心意,得到皇帝恩宠,排除异己,巩固自己的地位;(1分)韩皋身为御史,拒绝单独奏事是忠于职守,本着公平公正的态度去处理公事,不为私利;(1分)设置便殿本是皇帝体恤臣子,自己不能恃宠而骄。(1分)

15.B(“'无儿付’与'有妇同’对比”分析错误。“无儿付”表达对友人才华无人传续的惋惜,“有妇同”侧面表现友人的德行,一怜惜一欣慰,二者之间并不存在对比关系。)

16.①诗人对王逢原才华的赞美,将王逢原比为“凤凰”“骐麟”,可见他是“奇材”。②诗人对奸邪小人横行的愤懑。诗人将奸邪小人比作鹰隼,认为他们是“异端”,“鹰隼奋飞”描摹了奸邪小人得意横行的状态。③诗人对王逢原英年早逝、失去可以辅佐自己的战友的惋惜。用“凰羽短”“骐麟埋没马群空”喻指英才陨落,无人辅助自己。(每点2分,共6分)

17.(6分)(1)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2)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3)桂影斑驳 风移影动

18.(3分)A:熠熠生辉;B:晨钟暮鼓;C:车水马龙。(每处1分,共3分)

19.(3分)B(引号都表比喻。)(解析:A.表引用。C.表特定称谓。D.表强调。)

20.(3分)A(根据语境判断)

21.(6分)①加速了解压产品的传播②好不容易休息下来③有需求就一定会有市场(每处2分,共6分。意思对且符合字数要求即可)

22.(5分)如果年轻人需要一个情绪释放的出口,不同的解压产品和服务刚好提供了宣泄压力的出口,这难道不是需求与市场双向奔赴的结果吗?第一处成分残缺,“一个情绪释放”后加“的出口”;(2分)第二处搭配不当,“降低”和“压力”搭配不当,应改为“宣泄压力”或“减少压力”“缓解压力”。(3分)

23.[作文提示]1.正确解读“无聊的事情”。人在行车途中,本该坐在车里,可是中途休息时,人也可以躺到车顶上。躺在车顶上,可以看到蓝天白云,可以听到虫鸣鸟唱,可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所以“无聊的事情”在此是褒义。立意参考:打破条条框框、突破思维定式。

2.理解“时刻功利”。行车的目的当然是到达目的地。但是,如果时刻都在提醒自己直奔目的地,精神就会高度紧张。在紧张中疲劳驾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行车途中,也可以注重过程,也可以欣赏沿途的风景。立意参考:放松心态,乐观面对生活。

3.理解“让灵魂略作喘息”。不必时时计算生活的里程而心急如焚。物质与精神应该同步发展,才能拥有闲适而充实的人生。如果仅仅为了实现物质的梦想而疲于奔命,就会迷失自我,陷入精神的困境。生活的真正意义在于过程,在生命的旅途中,有时候应停下脚步,享受沿途的风景。立意参考:多一份闲适洒脱(悠闲自得),少一点急功近利。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材料一

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唐玄宗当时在东都洛阳居住。因为宫中闹鬼怪,第二天,玄宗召集宰相们上朝议事,说自己想回驾西京长安。宰相裴稷山(裴耀卿)、张曲江(张九龄)劝阻说:“老百姓现在正忙于收割打场,请皇上等候到冬闲时再回驾西京吧。”当时,李林甫刚刚升任宰相,他心中暗暗体察到玄宗欲回驾长安的原因,等到退朝时,他假装脚瘸留在后面。玄宗问:“脚怎么瘸了?”李林甫回答说:“我的脚没有病,我是想单独向皇上上奏事情。”于是李林甫对玄宗说:“洛阳、长安二京,是皇上的东宫与西宫。皇帝要去哪儿,难道还用选择时间吗?如果会妨碍百姓们收割,就单独免去沿路百姓的赋税就可以了。请允许我指示有关部门,说皇上马上就回驾西京。”玄宗非常高兴,就在这一天回驾长安,再也没有上东都洛阳来。过了十多天,裴耀卿、张九龄都被免除宰相职务。

材料二

太保韩皋天生知晓音律,曾经欣赏客人弹奏《止息》,于是赞叹道:“稽康所作的这支曲子,太精妙了。创作这首乐曲时,正值晋魏交替之际,《止息》与《广陵散》出处是一样的,只是名字不一样。它的音律主要为商调,商音有秋天的悲凉意味,与天气将要寒气逼人,草木凋残零落相应,这是到了年岁结束的时候吗?(晋朝正值金运,商调又是金声)这是用来影射魏国将要结束将被晋朝代替吧。商调的音律缓慢,和宫调同音,这是臣子要夺取君主的位置吧?这是用来影射司马氏将要篡夺君位啊。广陵就是现在的维扬,散表达的就是危亡啊;扬是晋武帝王后的姓氏的谐音。说的是杨后和她的父亲杨骏覆灭晋朝啊。《止息》表达的是晋朝虽然兴盛,但最终快要灭亡了啊。”

韩皋担任御史中丞、京兆尹时,常向皇帝奏事,每次朝见皇帝一定在紫宸殿,面对百官进行陈述,未曾到便殿去上奏。皇上对韩皋说:我和你在这儿说不完时,可以到延英殿去谈论国家大事,对没谈完的话大可医正补益。韩皋的亲友都对韩皋说:“自乾元以来,群臣启奏政事都到延英殿去,如此才能详尽。您为什么只是在外朝面对百官向皇帝陈述呢,恐怕不谨慎保密吧?”韩皋说:“御史这个官职,意味着国家的公平。不畏强暴,明辨是非,只有在公开的地方,在哪里有什么不能让别人知道的吗?为什么请求去便殿,躲避百官私语,以国家法律为自己谋私利?况且设置延英殿的本意是肃宗皇帝因为苗晋卿年老走路困难,所以才特意建这座宫殿。后来臣僚到便殿,多数是因为私心想达到自己的目的,迎合君主的旨意希望得到皇上的恩宠,求取官位,我怎么会把这个当成声誉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