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鹤乡记忆之:家乡的桥//谢川

 益之作品 2024-05-22 发布于广东

            话说家乡的桥

   诗曰:西湖茫茫白浪滔,    

              荆河蜿蜒古水道。

              群贤楼上看烟柳,

              轻舟摇过十三桥。

       从空中俯瞰古镇郝穴,弯弯的荆河围绕着一块高地环流,河水渐渐远去,流往他乡,消失在莽苍苍的烟雾中。这块高地,是长江水从鹤穴口长年流入西湖内,泥沙淤积的结果,家乡人称西湖垴,因有水鸟群栖,古称鹤渚。鹤渚周围水泊又与东面的大大小小的湖泊相对,故称古西湖。

       沧海桑田,山川巨变,昔日的古西湖渐渐干涸,剩下了一条弯弯曲曲环绕古镇的小荆河,蜿蜒的河流,形成了郝穴独特的水乡地貌,给古镇带来了“春来桃李芬芳,夏季柳绿两岸,秋色阳光沐浴,冬雪素裹银装”的四季美景,倾倒了文人墨客,造就了才俊辈出。       

       最难忘的是家乡河上大大小小造型别致的桥,不仅通达了道路,妆点了城市,还丰富了地方文化,留下了一段段佳话。每座桥都有一个来历,有一段故事。但是,现在有些桥名张冠李戴,违背历史,误导后人,闹成了笑话。

       说到桥,首先应提到的是永济桥,它可称古镇第一桥,因靠近关帝庙,老辈人习惯地称为关庙大桥或大桥。永济桥未建修前,还有一个“三步两道桥”的传说。故事发生在清代乾隆以前,那时小荆河从古镇穿城而过,街道被河水隔断(今西湖路),行人过河靠渡船,为了方便市民,当地绅士黄秀才在河上架起一座七尺宽的木板桥,百姓称“黄桥”,解决行人过河难的问题,但往来行人多,桥面又窄,不能满足市民要求。当年修建“黄桥”时,黄家善举获得市民一片赞美声。与黄家有积怨的富豪朱老板嫉妒黄家,朱家人不愿过“黄桥”,也在河上架起一座七尺宽的木桥,百姓称“朱桥”,两桥并肩而立,仅隔三步距离,市民戏称“三步两道桥”。后来,一游方和尚看到此景,了解事情的缘由后,在关帝庙前题上《西江月》词一首:“江渚鹤鸣柳絮,一水隔断东西,行人过河呼渡船,艄公来来去去;朱黄二家斗气,三步两桥何必,舍嫌联袂筑大桥,百姓津涉永济。”朱黄二家看后被触动,于是两家摒弃前嫌,拆除了“三步两道桥”,共同出资,于乾隆四十年孟夏建起了一座石桥,用游方和尚的《西江月》词中的“永济”句,命名永济桥。“三步两道桥 ”成为历史,但在古镇上留下了一段佳话。

       乾隆四十年(即公元1775年),永济桥初建,畅通了古镇,使街道连成一体,解决了行人津涉之难。六十年后,即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该桥又重建,全部用石头砌成,采用传统的圆拱型,造型十分优美。靠近永济桥两边的房子都是吊脚楼,房屋一半建在水面上,一半在街道上,与圆拱桥相配,古香古色,景致相映成趣。因荆河四通八达通往各地,水运交通业相当兴旺,那时的生意人主要靠水路运送货物,以永济桥为中心,四周都是码头,桥西侧向南走是祠堂巷码头,向北走是竹架子码头,河边泊满了商船,樯桅林立,码头上堆满了各种货物,从水路再散发到各乡镇。

       丁公桥,位于丁公祠后的一道桥,因靠近丁公祠而得名。丁公祠是纪念前清嘉庆年间郝穴汛主簿丁凤梧,因舍身抗洪救大堤,百姓立祠供奉纪念。明清时这里还是一座吊桥,民国时改建成木桥,呈拱型,南北走向,过丁公桥向北行通往新街(现名建设路)。由于多年渍泡水中,木桥支柱已腐烂,郝穴政府于1958年拆除木桥,改建成石桥。因丁公桥带有“迷信”色彩,加之又是大跃进年代修建,故名跃进桥。现在也不知是谁违背历史,“乱点鸳鸯谱”将丁公桥改名为“永济桥”。

       周孔桥,这里原无桥,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为了抗洪防汛,将塘防堤、河南堤的居民搬迁到新街(即现在的建设路)行人向东要经过一个有垱子的水口,水口下面有个剅孔,这里姓邹的人很多,故称邹家剅孔。为了与东郊连接起来,政府将邹家剅孔挖开加宽,上面架起了一座木桥。因它在永济桥、丁公桥之后,排序第三,老百姓习惯地称它为三道桥。桥下水深清澈见底,成了天然的“游泳池”,每逢夏季,青少年和成人都喜欢在这里游泳,由于三道桥桥身很高,一些胆大的孩子站在桥上跳水,跳水姿势优美,获得桥上桥下观众的大声喝彩,当然也有“拍门板”的,得到一阵“喝倒彩”。那一代人几乎都会游泳,多半是在三道桥学会的。1963年,一孟浪司机开一辆货车从桥上过,将木桥压垮,政府只得重建三道桥,采用石头砌桥墩,用一块钢板做桥面。因桥面太窄,在2000年将旧桥拆除,重建新桥,并取了个文雅的桥名,用邹家剅孔的谐音,命名为“周孔桥”。很多不知内情的人,以为周公、孔子来过此地,以示纪念。当人们问起桥名来历时,居住在桥边的“老学究”高家山人特为此吟诗一首回答:“青石雕栏好伟骄,周公孔子欠考条,谁知乡里一剅眼,半是长街半是桥。”

       西湖桥,是西湖垴向东行通往普济观的一道桥。最初是个土垱子,上面打着木桩,铺着木板,让人通行,故名土垱桥。由于经济流向东移,行人越来越多,政府把土垱子挖开,用石头砌成桥墩,上面铺着钢板,但百姓还是习惯称土垱桥。1985年,街道扩建,再次把土垱桥拆除,桥面加宽修建成现代桥,因地处古西湖处,故名西湖桥。有一年五月初五划龙船,站在西湖桥上的观众太多,险些把桥踩塌,市民戏称五月初五“断桥会”,后来政府采取加固措施,桥体才安然无恙。

       永济垱桥,是西湖路向南行经衙门巷通往大堤的一道桥,这里也是个水垱子,解放后这里修了粮食储运仓库,为了交通方便将垱子改建成桥,桥墩用石头,桥面铺钢板,车马通畅无阻,大批的粮食从桥上通过,运往各地。因原名永济垱,老永济桥又被人们淡忘,就命名“永济桥”,严格地说,应该叫永济垱桥。因该桥在西湖景区,又和仙鹤楼相对成趣,有人建议改名仙鹤桥。  

       太平桥,是靠近太平街的一座桥,因此名叫太平桥,过桥通往北郊,连接建设路。上世纪八十年代,为了发展经济,太平桥这段河流被填死,河道枯竭后卖给居民做房子。太平桥下无水流,也失去了“桥”的作用,桥被拆除,填土成路,从此,太平桥消失,内荆河就不太平了,成了死水河、臭水河,可恶的决策者连“流水不腐”的常识都不懂,导致河水污染日益严重。为了整治污染,逼得后来的领导不得不重新考虑挖开被填死的古河道,迁走河道上建房的居民,重修太平桥,使河水重新环流。政府治理污染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据史书记载,明清时期,郝穴镇原是有土城的,西湖桥、丁公桥、永济垱桥和太平桥原本都是郝穴护城河上的吊桥,在战争年代,随时可把吊桥拉起来,切断市镇与外界的联系,和平时期把吊桥拆除,改建成木桥或石桥,后因城市范围扩大,护城河成了内河,桥也就成了市内桥。招商口桥是郝穴通往熊河一道桥。过去有学者考查招商口的来历,提出了质疑,有不同的说法。从地缘上讲,与楚国名将伍子胥有关。伍子胥过昭关,逃往鄂(鹤)渚,“芦中人”、“渔丈人”,过河(江)南的故事就发在这里。招商是昭关的谐音。传说春秋时伍子胥被楚平王追杀,伍子胥开始准备逃往老家监利,但路途中难过层层的关卡。军事家伍子胥深知从陆地上不能逃出楚国,水上设防是楚国薄弱环节,从水路逃走是最好的选择,于是向昭关方向逃亡。到昭关后在朋友东皋公 、皇甫讷二人的帮助下,混出昭关口,在鹤渚过长江逃往吴国,留下了这段传说。后来昭关口以南,湖水渐渐枯涸,只剩下几条河流,为了方便行人,在河上架起了座桥,名昭关桥。由于经济发展,这里又是泊船的好地方,就改名招商口,桥名招商桥,一直沿用到今天。不过,这是一家之言,供读者参考。

       望来子桥,俗称“王癞子桥”。望来子桥是郝穴郊外通往普济路上的一座桥,离古镇4公里处。该桥建于何时?因无历史资料可查,不得而知。据传,明清时代,当地一姓王的土豪生了个不孝之子,年轻时孔武有力,依仗家势欺负穷人,手下聚集一批混混横行乡里,闹得鸡犬不宁,老百姓背里咒骂他断子绝孙。老土豪见儿子不成器,责怪自己“子不教,父之过”。加之儿子已年过四十岁,娶了两房媳妇,都没有添孙的迹象。老土豪日夜企盼抱上孙子,在无望中忧郁成疾,不久便撒手人寰。小土豪安葬父亲后,在家中清理遗物时,发现父亲留下的一份遗嘱,上面写道:“观音菩萨在点化,望儿弃恶顾全家,多做行善积德事,古语不孝无后大。”小土豪看后,幡然醒悟,悔恨自己这些年来危害地方,决心痛改前非,改恶从善,拿出家产,救济贫困乡亲。几年过去,小土豪已近半百,还是没有一男半女,每天烧香磕头也无济于事。有一天,一过路的和尚从这里经过,因被小荆河隔阻,不能渡河,便在这里化缘筑桥。小土豪得知,拿出资金修建一座桥,方便来往行人。竣工那天,和尚按小土豪的心愿,取名“望来子桥”。由于小土豪悔过自新,受到乡亲们的尊重,在五十五岁那年,老天爷终于给他送来贵子,后来儿孙满堂。望来子桥在民间留下了这段故事。

       铁牛桥是建区设县后才修建的,因城市扩建,中兴路要向西连接,1999年在小荆河上架此桥。自此,中兴东路和西路连成一体。铁牛桥桥底用石墩,桥面用钢筋水泥铸成,桥体造型典雅大方,每根桥栏上的石柱都雕刻一尊“角端”(铁牛),过桥西行直上铁牛矶,故名铁牛桥。

       肖河桥也是建区设县后才修建的一座现代桥,横跨江陵大道上,因当地名叫肖家洼子,故名肖河桥。该桥造型大方,桥孔跨度较宽,石墩水泥路,桥面宽敞,车辆畅通无阻,行人川流不息。桥的周边多是行政科局大楼,桥楼相映,形成一道独特的景观。

       龙渊桥处在龙渊湖湿地公园旁,是江陵大道向西通往荆江大堤的一座桥,是建县后修建的,桥洞三孔呈圆型,桥面宽敞通车,两旁人行道圆拱型双栏杆,是造型最美的一座桥,该桥妆点了城市,与龙湖公园相映成辉,独自成一景。龙渊湖小桥群,建在龙渊湖公园内,小桥造形优美,古朴典雅,有圆拱桥、方孔挢、木扳挢、单孔挢和多孔挢,桥与桥相连,将湖上的小岛连成一个整体,行走在桥上,眺望四野,可见“风吹湖水千层浪,蒹葭摇拽芙蕖香,夕阳斜照龙湖亭,月下情侣双凭栏。”美景令人陶醉,给游客一种美的享受。

       唐代长江大桥。在长江上架桥,今天看来不足为奇,要说唐朝在长江上架桥,读者可能不会相信,但史书上的确有在江陵江面上架起一座长江大桥的记载。据宋代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新唐书▪志第三十▪地理(四)▪山南道▪江陵府江陵郡》记载:“江陵,次赤。贞观十七年省安兴县入焉。贞元八年,节度使嗣曹王皋塞古堤,广良田五千顷,亩收一钟。又规江南废洲为庐舍,架江为二桥。”《新唐书▪太宗诸子列传▪嗣曹王李皋》又记:“初,江陵东北傍汉有古鄣,不治,岁辄溢,皋修塞之。得其下良田五千顷。规江南废洲为庐舍,构二桥跨江。”

     《新唐书》的大意是:江陵,是很富裕的大县。贞观十七年,中书省(相当国务院)将侨县新安县并入江陵。贞元八年,节度使(地方行政长官)嗣曹王李皋在江陵修建古堤,广开良田五千顷。每亩可收粮食一钟(一钟,约640升)。并规定废洲(干涸的沙洲)可做房百姓居住,为了方便交通,修建两座跨江大桥。从这段文字上看,李皋整治的古鄣(古堤),很难治好,年年破口倒堤。李皋决心筑新堤阻塞江水泛滥。堤修好后获良田五千顷,百姓可在干涸的沙洲上建房居住为集市,并在长江上修建二桥跨江而过。《新唐书》虽然没有说出二桥修建的准确位置,但年年倒堤的地方和筑堤后的废洲就是长江口鹤穴、 鹤渚,有学者考查,郝穴上游五公里处,江边有条古垱,名黄林垱,古人为什么要在这里打垱?肯定有重大的建设才能打垱,黄林垱可能就是古长江大桥的遗址。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有待专家们进一步考证。

       中国自古就是桥文化的故乡,古代桥梁深受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的影响,历代建桥要求工艺与环境要高度统一、和谐,彰显城市文明。一座美丽的桥,不仅使道路通畅,还蕴有很深的文化内涵。桥文化是地方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一个造型优美的桥,一段建桥的故事,可激发游子的记忆,记住乡愁,不忘根本,让地方文化代代相传,流芳百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