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41例癌症患者免疫细胞术后联合使用,74.5%的患者生存期竟超过10年

 刘俊波 2024-05-22 发布于海南

对癌症病人来说,最怕听到的就是医生说:“你的癌症复发(或转移)了。”这很可能意味着治疗陷入了困境,这也是医生们很头疼的局面。

癌症的复发指癌症消失了一段时间现在又重新长出了癌细胞,就好比韭菜割了又长出来。癌症复发转移这也是夺取患者生存时间的主要因素,通常恶性肿瘤手术后两年左右是复发转移的高峰期,两年之后复发几率逐渐下降,五年之后复发转移几率很小,所以5年没有出现复发转移就称之为临床治愈。

为什么癌症会出现复发转移?

癌症复发的主要原因在于癌细胞的扩散,由于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有的肿瘤会呈现浸润性的生长,对于肉眼可见的肿瘤团块,单纯的手术治疗可以将其切除,但对于分散在体内,四处流散的肿瘤细胞,还是无法彻底根除的。因此手术治疗后,仍然需要患者接受放化疗,才能提高手术治愈率,以及降低和防治癌细胞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而对于一些肿瘤细胞,结合放化疗、细胞免疫疗法等手段可以将其彻底杀死,但仍有顽固的癌细胞,平时处于假死状态,而等到人体免疫力下降的时候就开始细胞复制繁殖。

癌细胞增殖速度非常快,数量增加也相当迅速。当一处的空间被癌细胞繁殖满,这些癌细胞就会开始转移到体内周围其他组织上。由于癌细胞特殊的结构特点,细胞之间无法互相黏着,便容易游离扩散,因此出现癌转移。

但有件事一定要清楚,无论是手术切除,还是放化疗,事实证明,现有的医疗手段仍然无法彻底清除患者体内的癌细胞,这也意味着,抗癌是一场“持久战”,而了解自身的病情,知道癌症复发和转移的关键要素是我们打胜仗的前提。


免疫细胞疗法术后联合使用,74.5%癌症患者生存期超10年

2022年8月,日本东京Seta诊所集团的临床研究人员在行业期刊《ANTICANCER RESEARCH》上发表了一项题为Efficacy of Adjuvant Immune-cell Therapy CombinedWith Systemic Therapy for Solid Tumors(免疫细胞辅助治疗联合全身治疗对实体瘤的疗效)重磅研究结果,提示免疫细胞治疗联合标准辅助全身疗法可有效提高实体瘤患者生存率,为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该研究共纳入141例实体瘤患者,包括肺癌、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和胰腺癌,旨在研究辅助免疫细胞疗法联合标准全身疗法对实体瘤根治术后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患者的临床分期为III期及以下。这些患者在2009~2015年间接受T淋巴细胞或树突状细胞(DC)疫苗或两者联用每2周接受1次注射,为期3个月,作为1个完整疗程。

该研究显示,接受免疫细胞治疗的实体瘤患者的3、5和10年生存率(OS)分别为86.6%80.9%74.5%;3年、5年和10年的无病生存期率(DFS)分别为72.8%70.5%58.5%

所有患者的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

下图所示分别为肺癌、胃癌、胰腺癌、结直肠癌及乳腺癌的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其中乳腺癌的10年总生存率最高,为86.4%,3年总生存率为100%,5年总生存率为96.2%。

而且,每种癌症的OS和DFS比率几乎与“日本临床癌症中心协会”中报道的历史对照相似或更高,这是因为大多数患者在确诊后几个月或几年内接受了免疫细胞治疗。

此外,在一些研究中已有报道:接受免疫细胞辅助治疗后,患者的DFS比标准协议中报告的DFS更长,存活率有所提高,表明免疫细胞疗法确实提高了常规化疗的疗效。

近年来,细胞免疫疗法已成为未来“治愈”癌症的希望。因为最强大的抗癌力量,不是来自药物,也不是手术或者放疗,而是我们自身强大的免疫系统。

细胞免疫疗法理论上可以对应任何阶段的癌症,比如:

  • 肿瘤手术前体质较差,术后恢复慢,且害怕隐匿性癌细胞没有被彻底根除的患者。

  • 放疗、化疗后,免疫力低下,副作用反应明显(如食欲减退、恶心、脱发、皮肤炎症等),期望增加化放化疗效果的患者。

  • 由于害怕放化疗的毒副作用,希望利用各种治疗手段实现治疗效果的患者。

  • 肿瘤晚期癌细胞已经全身扩散,但常规治疗方法已无能为力,期望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的患者。


放疗和化疗虽对多种晚期恶性肿瘤均有较高的近期有效率, 但对生存期延长效果不满意(不能去除耐受细胞)。而免疫细胞疗法联合手术、放疗和化疗可能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减轻放化疗对免疫系统产生的负面影响,尤其对于晚期肿瘤负荷较低的患者更为有效。有助于免疫系统的恢复,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预后,提高肿瘤治愈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