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量子纠缠”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所有人的命运都是早已决定好了的

  2024-05-22 发布于河南
       诺贝尔奖可以说是国际上家喻户晓的一个奖项,能够获得该奖项表彰的研究成果,大多都具备着划时代的特殊意义。
       有不少曾经默默无闻的人在获得了该奖项的表彰后,都迅速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地位与知名度,他们所研究的内容也成为了世人们讨论的话题。
       二零二二年的诺贝尔奖同样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属物理学奖的颁布。
       该奖项颁发给了三位致力于研究量子力学的科学家,他们通过验证贝尔不等式证明了量子纠缠的存在,打破了人类对宇宙与人生的原有认知。


       量子力学下的人生
       贝尔不等式的成立告诉我们,世界上每一件事情所发生的可能性都是能够被人为控制的。
       以往那些看起来相对唯心的说法,例如人们通过观测星象、手相或塔罗占卜等形式去窥探命运,也有可能是相对合理且科学的方法。
       我们的人生就像是文字选择游戏那样,每一个不同的选择都会对应到不同的支线发展当中。
       某些意义不大的选择可以合并到一起,走向一条看似相等的发展路线,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所积攒的属性将会成为影响的关键因素,在必要的时候带领我们走向不同的结局。


       这些不同的结局都可以看作是我们人生的走向,人们习惯称它们为平行世界。我们目前所拥有的这个意识将会走向什么样的结局,在我们看来是无法预测的。
       可当我们在遇到某些重大的人生事件并作出决定时,我们的命运就摆脱了叠加状态,开始走向某一个固定的结局。
       或许是因为这项研究成果太过令人震撼,有许多人都不认可这几位科学家的发现,还质疑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颁布存在问题。
       但综合来看这次的研究发现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我们或许可以将自己的目光放在以前已经被人们遗忘的学说当中,从中找到一种新的认识世界的角度。


       正确认识科学发展
       一个新时代的发展总是离不开这些看似荒谬、让人无法接受的理论。真理总是有限度的,一旦脱离了适合这个真理的环境,我们就必须去找寻新的规律。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本质上还是为了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我们借助前人的研究成果学习如何认识世界与自我,并尝试利用这些规律更好的发展,用更短的时间去完成更加重要的事情。
       试着去接受这些看似荒诞、极具突破性的思想,反倒能够帮助我们尽快打破时代的禁锢,进一步探究宇宙的奥秘。


       过往的历史也一再向我们证明这一点。在启蒙运动流行的那段时间里,人们更倾向于用神学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坚信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或是认为我们所生活的陆地是一张平坦的画纸,所有的人类都生活在同一片大陆上。
       那时大胆提出预习说的科学家们,反倒被人们认为是疯狂且愚昧的,一不小心就会面临生命危险。
       直到近代科学逐渐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相信科学研究成果、认识科学思想,大众对于世界的认知才逐渐回归到相对理性的状态。
       不过这时人类的社会又走向另一个极端,人们开始过分迷信科学,妄图将自己之前所接触到的一切教育与思想都消除。
       在他们看来,与宗教和伦理有关的世界观念都是不正确的,不应该存在于这个社会。
       这一运动让人们失去了一部分前人留下来的宝贵经验与艺术瑰宝,也让社会发展走入到了一个小的误区当中。
       实际上科学思想与所谓的迷信传统观念,一直都在进行抗衡和斗争。这两种思想并不能够彻底的分出对错,它们更像是互相学习互相提升的朋友。
       正是因为这两种思想不断的对对方进行质疑,我们才会不断的探究自己目前的生活,试着用事实证明真理。
       现如今我们已经能够对自己的日常生活,及生活中的基本逻辑有着较为清晰的了解,科学发展便开始朝着探索未知事物的方向前进。


       这是一个过去很少涉及的领域,也没有太多详细的实验数据或史料可以作为支持。我们应当对这一领域的发展展现出更多的宽容之心,允许人们提出新的假设与思考方向,为探究自然带来更多可能性。
       此次物理学奖的颁布,可以说是与古人们所坚信的宿命论达成了一致。不过在一切都盖棺定论之前,我们还是应该保持对生命的热爱与追求,不能轻易走进听天由命的误区当中。
       没有哪个人愿意主动接受悲惨的命运发展。


       不管我们这一生的命运走向是否已成定局,我们都应该高度发挥主观能动性,在遇到重大选择的时候细心谨慎的考虑,让这一生过得不留遗憾。
       -TheEnd-
       作者|汤米
       编辑|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A.,Scholl,S.G.,&Bless,H.(2018).Beautifulmesseffect:Self–otherdifferencesinevaluationofshowingvulnerability.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15(2),192-205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