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京教父们的垃圾堆 | 哈哈呆呆·早茶夜读

 早茶夜读 2024-05-22 发布于北京

 

第1484夜



东京的流浪汉



文 / 哈哈呆呆
一提到动画大师今敏的作品,不少人会首先想到画风怪诞奇诡的《红辣椒》,或是悬疑色彩浓重的《未麻的部屋》。相比来说,现实风格浓厚的《东京教父》反而是今敏四部动画长篇里最不起眼的一部。
不过,据说《东京教父》才是导演个人最喜欢的一部作品。这部由今敏自编、自导的原创动画,透过一个处处是巧合和奇迹的寻亲故事,饱含着今敏对人世间的温情和浓厚的社会关切。虽说是以动画的形式呈现,但它一点都不逊色于任何一部伟大的现实题材的真人电影。

1

《东京教父》的主角是三位流落东京街头的流浪汉。时间是从圣诞夜到新年,前后一周的时间。
故事的线索是这个“流浪三人组”在圣诞夜捡到了一个弃婴,在帮助婴儿寻找亲生父母的途中,遇到一系列奇迹的故事。所以,不少评论指出,这是一个变形的“宗教故事”,在一个世俗的语境下探讨神迹和幸福的过程,所有相关者凭借这个婴儿的指引,避开了灾祸,找到了通向幸福的道路。
在这部影片中,今敏对三位流浪汉做了极其极致的摹写。他们的身份设定、生活状态都有非常扎实的社会调研作基础。所以,透过这三个人物的设计,我们也能窥看到流浪汉整个群体的生活日常与窘困处境。
第一个流浪汉,也是着墨最多的一位,是一个跨性别者,名叫花子。花子出生时被父母抛弃,在坎坷中辗转长大,后来在一个跨性别酒吧,即风俗业工作,曾经很受欢迎,也拥有过美好的感情。后来,因为爱人身故,加上她和店里客人起了冲突,不愿再给店里添麻烦,落得流落街头。她之所以执着地帮助小婴儿寻找父母,是因为这个孩子让她联想到了自己的童年,她想要当面质问这对父母:“他们为什么要抛弃孩子。如果我能接受,就原谅他们,也原谅自己的父母。”
第二位流浪者,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流浪汉大叔”,名叫老金。他四十岁上下,胡子拉碴、邋里邋遢,平时酒瓶不离手。我们从他自己口中得知:他原先是一个自行车手,年轻时奉子成婚,不想女儿重病,治疗费惊人。为此他不惜打假赛,事发后失去参赛资格。随后女儿不治身亡,妻子随女儿而去。后来,随着剧情展开,我们才知道真相,老金根本不是什么自行车手。他开了一家自行车行,因为嗜赌,欠了一大笔钱,被黑道追债,最后不得不离家出走,离开妻女选择流浪。他的女儿和妻子也没有离世或病故,女儿已经成年,成为了一个优秀的小护士。
最后一个流浪者,严格意义上是一个离家出走的青春期少女,叫美由纪。她原先是个胖胖的女孩,生活在一个普通的中产家庭。父亲是一个警察,平时和女儿疏于交流。因为美由纪养的小猫走失,她和父亲起了冲突,失手捅了父亲,在恐惧和惊慌中离开了家。后来偶遇花子和老金,如同二人的孩子一般,一直受二人的悉心照顾。
风俗从业者、被追债的中年大叔、离家出走的未成年——这三个人出于不同的原因成为流浪者,却因为落魄的共同处境,对彼此心生感情,组成了一个微妙的「家庭」。
除了这三个主角之外,故事还着重刻画了一些流浪者配角。
其中最悲惨的形象,是老金偶遇的一位垂垂老矣的流浪汉。他看似衰老,实际并无性命之忧,活得挺精神的。但就是这样一个无害的老人,被一群社会上的年轻人以「清除垃圾」的名义拳打脚踢,最后不幸殒命。老金也同样遭到暴打。在真实的日本社会,普通人对流浪汉施以暴行的报道屡见不鲜,尤其是经济低迷的时期,流浪汉就会被当成是替罪羊,成为在正常生活轨道不得志的人们发泄不满的出口。
另外一个相对隐蔽的形象,就是故事里这个被抛弃的婴儿。如若不是遇到流浪三人组,她的命运也同样悲惨。或者是在严冬被活活饿死、冻死,或者如花子当年一样,即便被交给警察,送到社会福利机构,最终也很难获得美好的童年,走上正常的人生轨迹。老金有一句让人格外有共鸣的台词。他在看到婴儿时说:「我大概是在30多岁才成了流浪汉,比起这个被抛弃的孩子来说,我要幸运多了。」

2

另外,流浪汉的群像,连同东京这座城市里的一些日常景观,被细腻、真实地展现出来。
动画一开篇,一群流浪汉正在无精打采地在教会里听牧师圣诞布道,他们的目的其实和老金一样,只是为了教会活动结束后派发的免费晚餐。各类宗教组织、民间机构定期给流浪汉提供免费食物,这在日本社会有相当悠久的传统。通常是在街心小公园,只要排队,就能获得像是咖喱饭、味增汤、面包等简单却美味的一餐饭。有些组织派餐的时间是固定的,比如每周的周几,还会提前张贴告示,所以不少流浪汉会专程为了这样一餐饭从周边赶来,形成非常长的一支队伍。这在动画一开篇就有展示。
除此之外,流浪汉住的简易窝棚,在《东京教父》里也非常写实。尤其在相对空旷的公园里、简易窝棚通常接连成片,一个接着一个。流浪汉们比邻而居,平时会有所照应,相应地,地盘和资源冲突也时有发生。不过,我相信故事对于窝棚内部的场景算是做了相当大的美化,事实上,绝大多数的窝棚内部空间十分有限,像是主角三人团窝棚里的温馨陈设,或许是今敏带有人道情怀专门设计的吧。
此外,流浪汉为了维持生活,自然少不了从城市各处的垃圾堆去获取免费物资。日本的垃圾分类着实要求繁多,但在垃圾堆里各种翻找食物和日用品的流浪汉,偶尔也会有不少收获。《东京教父》里的垃圾堆里,不但有弃婴,还有百科全书、育儿杂志,甚至还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真是宝藏多多。这其中最让流浪汉流连的,自然是便利店垃圾堆里扔掉的刚过期食物,因此,围绕着这些食物,常常也会建立起店长-店员、店员-流浪汉、流浪汉之间微观的权力结构——电影《百元之恋》里就对这个桥段做了深刻的描写。

3

此外,《东京教父》里还有一些其他场景展现,虽然和流浪汉未必相关,但细节实属丰富,每看一次都有新的收获,在此简述一二:
o 早高峰时段的地铁。动画中表现得特别有喜感。拥挤的早高峰上,挤进了三个臭烘烘的流浪者。花子三人先是被挤得前胸贴后背,紧接着,他们身上的味道驱散了普通上班族,其他人争相避开,反倒是给他们留出了一个宽敞的空间。所谓笑中带泪,每个角色都让人同情,在这里感受得格外真切。
o 嵌入城市的墓地。之前在《东京塔》里提到,东京的墓地很多,平时容易被忽视,站在高处时,就会发现它们遍布于城市各处。在墓地供奉的东西里找出必要的日用品,也是流浪汉们的重要工作之一。神奇的是,流浪三人组竟然在里面找到了婴儿的尿布和奶粉!我们感到幸运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伤心的事实:这里长眠着一个婴儿。
o 跨性别者酒吧。在日本的影视剧,尤其是动漫里很常见。好像每一个跨性别酒吧里,都有一个热心的妈妈桑。她通常有一副豪爽的大嗓门,说起话来尖酸刻薄,但在周围人遇到困难时,又会仗义相助。但这只是文艺作品里的设计,真实的风俗业店铺里,孕育的罪恶远超出想象,只要看几部像《东京贫困女子》《东京罪恶》的纪实作品就明白了。
o 底层人生活的小街巷。故事里,开枪杀人的外国移民居住的地方,非常具有下町特色,在狭窄的小巷,暗淡少光的地方,拥挤地生活着一户户的人。想一想二环胡同里分租的隔间和逼仄的院落,就能理解生活在其中的辛酸与不便。
o 住宅废墟。故事里疑似弃婴父母的房子,如今成了废墟,或许是泡沫经济的影响,一些废墟就这样留在了街边,早已成了流浪猫的天堂。《东京教父》成片为2003年,那时日本泡沫经济刚刚破灭不久。如今的东京,类似的建筑废墟比较难看到,倒是有不少处于闲置状态的空地,每个空地上都有一段属于难以言说的辛酸史吧。
o 出租车。在这种每个城市都有的交通工具上,也凸显着东京特色,比如天价的打车费。花子追美由纪,花了12250日元,折合人民币600元,换谁都打不起啊……
今敏把包括流浪汉在内的“底层社会”有关的社会群体,全部置于东京这个巨大的舞台之上。包括故事里的黑道老大、黑帮产业及盛大婚礼;包括被逼入绝境持枪杀人的外国移民和他的妻孩;包括几近破产却还未沦落到流浪的群体,如故事里偷孩子的夫妇;包括之前提到的暴打流浪汉的社会青年;包括跨性别酒吧里其他的风俗业从业者;包括醉酒的家伙,尤其是便利店里因为闹事反倒捡回一条性命的男人;包括无处不在、如同背景一样容易被忽视的上班族……
这就是今敏在《东京教父》里展现的一幅东京群像。人物设定得极其真实,人物刻画得格外到位。花子夸张又不失生动的面部表情、美由纪给父亲打电话时的微表情变化——置换成真人电影,如若没有影帝影后级别的演技,恐怕都难以表现得如此传神。这就是今敏的魅力。在这个看似温情、包装成老少咸宜的爆米花动画电影的背后,竟有如此的深刻的人间真实!

推荐阅读:

上野樱开,流浪汉来 | 哈哈呆呆·早茶夜读

本期编辑:白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