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团队管理中的老油条陷阱

 芃篙君 2024-05-22 发布于浙江

   这是芃篙君的第227篇原创    

本文适合团队中的老员工和管理者。大概2250字,阅读需要7分钟。


你好呀,我是芃(péng)篙,一个相信思考和努力能够拿到结果的家伙。

一个月多以前写过一篇关于“职场老油条”的文章。最近又有一些新的推演,主要是从团队视角来看这个问题。算是个过程性的思考,以下是正文,欢迎讨论。

01

什么是老油条陷阱,尝试下一个定义。
首先,大概给出一个描述“老油条员工”的画像:

  • 司龄3年以上;

  • 对公司的业务和愿景的认可不置可否;

  • 手头上的事情已经十分熟悉,对异常和新鲜事物不再敏感甚至抵触;

  • 认为存在即合理、不再有好奇心,存在明显的边界感、甚至给人以推诿责任的感觉。

如果,整个团队的成员,都符合这个画像描述,那么,我们认为这个团队可能已经或者将要陷入“老油条”陷阱

团队陷入老油条陷阱的典型表现有:

  • 跨团队协同困难。经常收到协调团队的抱怨甚至投诉,但是团队中总有合适的理由“反击”;

  • 做成一件有挑战的任务比较困难。没人愿意主动承担,主动做一些突破;

  • 过程管理困难。沟通起来唯唯诺诺,实际做事阳奉阴违,并且团队内部存在一定的心照不宣。

整个团队一旦陷入这种状态,就会进入一个螺旋下降的趋势。主动承担的行为会被集体嘲讽甚至打压,形成一个主动躺平,谁要起来就拉下来一起躺平的氛围。长此以往,团队会从“一般”沦为“平庸”,从“平庸”沦为“摆烂”。如果状态无法得到调整,出现由于不可抗力导致的被动调整,应该就是早晚的事

02

那么,老油条陷阱如何形成呢?大概没有谁天生就愿意成为“老油条”。每个人对事物的认知基本都存在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愿意相信一切的美好必定存在,必将发生;第二个层次是,自认为看破了现实,那些美好都只存在于理想中,永远都不会发生;第三个层次是,在经历了现实的磨砺后,重新找回了方向。依旧愿意相信一切的美好必定存在,必将发生。且愿意为之付出努力,哪怕只是改善了一点点。
这大概就是,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某种解读。
“老油条”也许只是在第二个层次中,还没有走出来的人,他们现在只是在原地打转,也需要一个契机继续前行。

再具体到团队的层次来看,老油条陷阱的形成可以从两个方面解读。
第一个方面,是团队的激励方式失效了,让团队维持于萎靡不振的状态
物质激励不到位,这个容易理解,发了多少钱,涨了多少薪水每个人都心里有杆秤;
精神激励不奏效,这个也容易理解。愿景远没有实现,做的事情找不到对世界的影响,某些场景下的赞许被视为理所当然;
成长激励不认可,这个较难理解但可以解释。正常情况下,“画饼”行为主要聚集在物质激励上,诸如“公司上市后,你手上的股票值多少钱”;成长激励似乎容易被认为是“职场PUA”。抛开PUA这种异常不提;常规的成长激励也存在不被认可的可能性,特别是员工本身资历足够深的情况,他可能并不认为管理者给他的建议是正确的。在一个领域做得越久,越容易陷入思维局限,也就越难以接受一些建议。在这种情况下,他的主观理解是,在这里我已经是专家了,换句话说,这里其实没有什么能让我学到新东西的事情了。即使事实上并不是这样。
当所有激励手段都失效时,团队难免开始沉寂。

第二个方面,是团队的流动性被限制了。特别是近几年这种大环境下行的状态,很多企业处于“许出不许进”的状态。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当团队内部被动的失去了流动性,裁员、降薪、甚至于有想法的人主动离开,但是无法得到新鲜血液的补充。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事情大多数情况下还得继续做,管理者没有汰换的权限,更不愿意团队主动减人。久而久之,团队的状态就自然下降为能做完事,但是做不好事的老油条。

在团队这样的情况的基本面之上,如果大部分老员工,都无法找到自己个人的成长路径,那陷入“老油条”状态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道理很简单,团队中想要的给不了、能给的不认可;同时自己又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能从团队这些事情中学习些什么。那剩下的,就是先混口饭吃再说。

03

芃篙君的文章,从来都不是只描述问题,不讲解决方案的,即便是当时没有好的办法,也会给出一些思路。
对于团队的老油条陷阱,一个最基础的优化前提是:企业能够裁员止血,恢复中基层管理者汰换的权力。如果团队一直处于不稳定、或者稳定下行的物理状态,那么一切休提。但凡能够止跌维稳,那么从管理者角度来说,就有了基本的操作空间。有两个思路,一个难一些,一个容易些。
难的方向,是培养的思路。也就是想办法激活老员工的状态。把个人发展方向上的迷茫,一起探讨清楚,一起去团队的各种职能中去找契合点。找到这中间的共识,就相当于重新激活了成长激励这张牌。激活了状态,就相当于让员工有了自发的动力,剩下的就目标和能力的问题,并不难解决。
简单的方向,是筛选的思路。也就是通过汰换,换入新鲜血液。类似于国家当年引入苹果生态链、引入特斯拉,让局面流动起来,把氛围逐渐带动起来。这里当然不是简单的用新人卷老人,而是引入更有成长认同、更能带动团队状态的新人,来盘活整体的风气。

总的来说,难的方向一旦成功收益更大。因为一个状态被激活的老员工,是可以逐渐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而新员工的引入到底会发生什么,其实变数很大。无论如何,管理者也好,员工也好,我们都希望大家可以尽快进入人生的下一个层次,而不是在一个地方原地踏步。

相关链接

如何避免成为“老油条”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觉得有收获,不妨给点鼓励,点赞、关注、加加星标;转发、在看、多多益善~ 谢谢~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