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是贫穷家庭的通病!“辛苦但无效”的节俭行为,看完真的破防了......

 许言柒77 2024-05-22 发布于广东

你好呀,我是言柒,一个不太安分的打工人。

我们都知道,节俭,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节俭意味着生存的智慧,是家庭和睦、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

节俭本身并没有错,但当节俭变成一种过度自我牺牲,或者导致更大的浪费,那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该省省,该花花,良好的消费习惯才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否则,要是一味想着能省就省,天天算计来算计去的,只会弄得自己心力交瘁。

那些辛苦但无效的节俭行为,百害而无一利,还是趁早戒了吧。

1、过度节省食物

想着省电省水省煤气,一次做很多饭菜,吃不完就留到下一顿;

贵的东西不舍得吃,等到快坏了又不舍得扔,还要想办法吃掉;

......

殊不知,剩饭剩菜中细菌滋生会加剧,很多食物在反复加热的过程中,也会导致营养成分流失。

变质、坏掉的就更别说了,轻则拉肚子,严重的甚至可能中毒,花的医药费够买好几个月的食材了。

2、偏爱低价物品

虽说不一定价格贵的就是好的,但“便宜没好货”的道理,在很多情况下还是成立的。

像一些便宜的电器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便宜的食物可能存在质量问题,便宜的衣物可能洗几次就变形褪色......

这些商品虽然买的时候省钱,但频繁更换带来的累积成本却更高。

就算不用换吧,三天两头坏一次,使用体验也很差。

3、爱贪小便宜

不管什么东西都喜欢往家里带,总是斤斤计较,能薅一点是一点。

最后费劲心思,甚至付出格外代价带回家的东西,多半也成了垃圾。

4、重复使用一次性用品

纸巾、纸杯、塑料餐具等一次性用品,设计初衷就是为了卫生和方便。

如果反复使用这些物品,不仅可能影响卫生状况,还可能因为清洗和消毒不当,增加疾病传播的风险。

就算一些塑料袋之类的可以重复使用,但它们的耐用性也有限。

比如拿去装垃圾,遇到重物或者积水,万一破了还要花时间收拾,平白无故给自己找活干。

5、忽视健康

觉得去医院看病太贵,小病小痛总是能忍就忍,随便买点药应付一下就过去了。

也不舍得花钱体检,没什么异常现象就觉得自己身体没问题,等到真正有问题再去检查,已经晚了。

6、过度比较价格

买东西的时候,比较不同商家的价格以获取最佳交易是很常见的做法。

然而,过度比较价格,尤其是当这种行为变得极端时,就可能变成一种时间和精神上的浪费。

它会让你陷入“永远找不到最佳交易”的怪圈,不仅消耗大量时间,甚至可能付出额外的代价。

果然凡事太过用力,都会沦为一种灾难。

常常听别人说,该花的钱一定要花,否则它一定会以别的方式花出去。

以前总是不以为然,但看完各种无效节俭的骚操作后,我信了。

省钱的初衷,是为了让自己将来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

但如果因此影响现在的生活,那就有点得不偿失了,切忌因小失大哦。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点亮【赞和在看】财富滚滚而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