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母亲演绎的梅花鹿传奇

 振王府图书馆 2024-05-22 发布于湖北

Image

鹿茸血里流淌着至圣母爱

儿子突患“不死的癌症”,母亲倾家荡产扎根荒山,养殖梅花鹿,只为采集新鲜而珍贵的鹿茸血,供儿子饮用……

也许是上苍的怜悯和青睐,这位孤注一掷、几近疯狂的下岗女工,给儿子创造了一个罕见的康复奇迹,也演绎了一个了不起的创业神话!

最后一线希望,系于鹿茸血

凶险的病魔,自2005年7月初露出了狰狞的面目。

那天早晨,蒋玉莲做好了早饭,去唤醒儿子夏贤忠。他起床后,突然跌倒在地,发出痛苦的呻吟声,说:“妈妈,我的腿不行了,这回真的走不了,你快拿拐棍给我吧。”

蒋玉莲如同五雷轰顶一般呆住了。此前,她对儿子身体的担心终于得到了应验。

蒋玉莲1963年出生于江苏省仪征市,高中毕业后,进了一家服装厂当出纳。1988年,她下岗后,嫁到南京城内,大她6岁的丈夫夏武斌是泥瓦工,次年生下了儿子夏贤忠。

儿子满周岁后,夏武斌从公司里下岗,蒋玉莲和丈夫一起在宁海路上开起了服装店。因生意不景气,夫妻俩只得转让服装店,在新街口附近摆摊卖起了烤羊肉串。

蒋玉莲和丈夫起早贪黑,只想多挣点钱,把宝贝儿子培养成才。

令蒋玉莲和丈夫欣慰不已的是,聪明懂事的夏贤忠初中毕业后,考入行知实验中学,是班上的尖子生。

2004年下半年,正读高一的夏贤忠的双腿、膝关节和胯骨开始隐隐约约地疼起来。蒋玉莲和丈夫把儿子背到附近的医院检查,结论是风湿性脊柱炎。这种病,俗称“不死的癌症”,是世界级医学难题,治愈的希望非常渺茫,最终的结局是寸步难行,瘫痪在床,腰部弯曲如弓。

蒋玉莲和丈夫难以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带着儿子到处求医问药,最终选定美国赛生药业公司生产的一种注射用生长激素,每天需要打两针,每针的价格为380元。

虽然这种生长激素对治愈风湿性脊柱炎没有先例,但蒋玉莲咬定,只要儿子的骨头不坏死,一直在生长,他就不会瘫痪,就不会变成一个废人。

为了给儿子挣到更多的救命钱,蒋玉莲还当起了送报工及幼儿园、酒店的保洁员,每天要忙到深夜12点前后,才得以休息。

儿子重病缠身,让蒋玉莲和丈夫挣钱如同针挑土,花钱如同水推沙。一个多月下来,昂贵的生长激素不仅耗去家里的全部积蓄,还欠上了不少外债。

更令蒋玉莲痛心疾首的是,儿子的病情未见好转,膝盖、腰椎和胯骨经常如针刺般疼痛,走路离不开拐杖,生活难以自理,连穿衣都需要她和丈夫帮忙……

蒋玉莲一头扎进图书馆和书店里,从茫茫书海里,淘出与风湿性脊柱炎有关的图书资料,或复印,或购买,带回家细细钻研……

终于,蒋玉莲从堆积如山的医学书籍和资料中发现,鹿茸血(采割梅花鹿的茸时流下的血液)富含胶原蛋白、蛋白聚糖、硫酸软骨素、葡萄胺聚糖、核苷酸、生长激素等营养成分,性热、温补,和酒饮用,能起到生精益血、补髓健骨、祛除风湿等功效。

蒋玉莲向老中医咨询后得知,鹿茸血对风湿性脊柱炎有一定的疗治作用,但能否让患者完全康复,国内尚无具体的病例。

尽管如此,蒋玉莲的眼前还是出现了希望的光芒。她对丈夫说:“哪怕砸锅卖铁,也要让儿子喝上鹿茸血!”

骡子山深处,多了个养鹿场

蒋玉莲跑遍了城内大大小小的医院和药店,都买不到鹿茸血。她得知,鹿茸血稀少而珍贵,出产地在东北三省,而且很容易掺假使杂,甚至有以普通鹿血冒充的假货。

2005年12月初,蒋玉莲独自顶着凛冽的寒风,坐火车,来到3000里开外的辽宁省沈阳市,在郊外的深山里找到一家养鹿场,得知有用酒保存的鹿茸血,每斤价格为6400元。

蒋玉莲在心里打起了算盘:按这种价格购买鹿茸血给儿子饮用,每天1两,需要640元,一年下来,需要近23.4万元。

这个数字,让蒋玉莲吓了一跳。为买到低价的鹿茸血,她又跑了几家养鹿场,一打听,都是这个价位。

无奈之下,蒋玉莲买了两斤鹿茸血酒。那家养鹿场的老板同情她的处境,建议她回南京办个养鹿场,这样就能让儿子喝上新鲜的鹿茸血了。

蒋玉莲的心头掠过一阵狂喜,急切地问:“办一个养鹿场需要投入多少钱?”那个老板告诉她,至少需要50万元。

回到家里,蒋玉莲对丈夫说:“我要办个养鹿场,让儿子每天都能喝上新鲜而正宗的鹿茸血。”

夏武斌连连摇头,说:“梅花鹿哪是那么好养的?你连鸡鸭都没养过一只,哪能养得了梅花鹿?还有,北方的鹿能不能适应南方的气候,这是一个未知数……”

“为了治好儿子的病,别说是养鹿了,就是上刀山下火海,我也不会后退半步!”蒋玉莲斩钉截铁地说。

得知蒋玉莲打算倾家荡产养鹿的消息后,亲友、邻居们纷纷替她担心,怕她治不好儿子的病,落个血本无归。

蒋玉莲表示,儿子的健康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自己心甘情愿拿全部的家产,拼上一把,赢了,自不用说;输了,咬牙认了。如果自己这次不豁出去,今后死也不会瞑目!

夏贤忠得知妈妈的这一决定后,表示自己不喝鹿茸血,也不愿让妈妈去养鹿。蒋玉莲要儿子听从自己的安排:“儿啊,只有鹿茸血才能救你,你就满足妈妈的这个心愿吧。”

2006年春节后,蒋玉莲在丈夫的支持下,卖掉了惟一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得款30多万元,又向亲友借款20多万元。她把因病休学的儿子寄养到其奶奶家,先后来到南京市栖霞山、江宁区汤山、浦口区老山,江苏省句容县茅山等地,寻找适合养鹿的场地,均未如愿。

短暂的沈阳之行,蒋玉莲知道,梅花鹿非常胆小,需要一个隐蔽、安静、避风、向阳的环境,周围没有任何污染,而且利于排水,最好是沙质土壤。

这时,蒋玉莲无意中得知,六合区平山林场附近有个骡子山,山上有一大片松林,林间的空地上杂草丛生。

蒋玉莲和丈夫跑到骡子山上一看,对环境非常满意。于是,夫妻俩找到负责人,签下了合同,以每年1万多元的租金,租下了20亩林间空地,期限为20年。

蒋玉莲之所以确定20年的承包期,是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她要让儿子不停地喝鹿茸血,直至康复为止。

随后,蒋玉莲和丈夫购来砖瓦、木材、水泥、沙子等建筑材料,雇了几名泥瓦工,在骡子山上建起了一排鹿舍和几间砖瓦房。

2006年4月,蒋玉莲从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鹿乡镇引进98头成年梅花鹿(其中60头母鹿),装了三辆大货车,一路颠簸着把它们运到骡子山上。没有养鹿经验,她买来好多参考书籍,遇到难题,先是从书里找答案,然后是“摸着石头过河”。

养鹿的艰辛,常人难以想象。当时,山上没水,到山下挑一次水,需要半个多小时。

梅花鹿是草食动物。完全圈养的成年梅花鹿每头每年需要消耗需要2000多斤草料和700多斤大白菜、胡萝卜、南瓜、玉米、麦麸、豆白等精饲料。

为节省饲料钱,蒋玉莲和丈夫除了在山上开荒种菜,为梅花鹿提供大白菜、胡萝卜、南瓜外,每天都要忙着割草、采摘嫩树叶喂鹿,连山下庄户人家丢掉的庄稼秸秆,夫妻俩也要捡起来,切碎后作为鹿饲料……

刚开始,蒋玉莲毫无经验,把公鹿和母鹿混合养殖。有一次,她刚进鹿舍,一头公鹿跑过来,将她迎面撞倒,接着跳过了1.6米高的围墙。原来,那头公鹿是被另一头公鹿给赶跑的。她和丈夫费尽周折,这才把那头逃跑的公鹿赶进鹿舍。她经过反复观察,发现其中的奥妙:每15头母鹿群里,只能放进1头公鹿,这样才相安无事。

6月的一天下午,蒋玉莲正在树林里割草,突然间狂风四起,天上乌云翻滚,越来越黑。她赶紧往养鹿场跑去,半路上,天降暴雨。

当她浑身湿淋淋地赶到养鹿场时,只见几间鹿舍的屋顶被狂风掀掉,围墙也倒下了,梅花鹿惊慌失措,丈夫被一根房梁砸中一条胳膊,倒在一堆乱砖之下。

蒋玉莲把丈夫从地上扶起来,与伤了一条胳膊的他一起冒着狂风暴雨,用砖头和房梁加固尚未倒塌的鹿舍,然后把梅花鹿一头接一头转移到安全地带。一直忙到晚上9点多钟,夫妻俩的脸上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

第二天,雨过天晴,蒋玉莲让丈夫好好休息,自己带领几名泥瓦工,开始重建鹿舍……

鹿茸血里的至圣母爱,演绎两大传奇

好不容易盼来首次“收割”鹿茸的日子。2006年6月25日早晨,蒋玉莲和丈夫起床后,选择一头长得最健壮的公鹿,悄悄靠近它,给它打了麻醉针。

待公鹿睡倒后,夏武斌先用碘酒在鹿角根部消毒,然后用钢锯锯鹿茸,蒋玉莲的双手端着不锈钢盆,接纳喷溅出来的鹿茸血……

锯下鹿茸,夏武斌忙着用草木灰给公鹿敷伤口,打解药针。蒋玉莲得到了4两多新鲜的鹿茸血,激动得泪水涟涟。她把鹿茸血倒入白酒里,用瓶子装好,辗转100多里路,赶到婆婆家里,交到儿子的手里,让他尽可能地多喝。

当时,夏贤忠已喝完了蒋玉莲从沈阳买来的两斤鹿茸血酒,病情未见好转,双腿行走不便,只能躺在床上自学高中各门功课。

此后,蒋玉莲隔三岔五给儿子送去新鲜的或储存的鹿茸血酒。

每次锯完鹿茸、收集好鹿茸血,蒋玉莲的心里都会很难过。她经常对丈夫说:“自己养的鹿,我和它们都有感情了,流血多会伤身体,多舍不得啊……”为给这些献出鹿茸血的鹿加强营养,她买来黄豆,磨豆浆给它们喝,自己却舍不得喝上一口。

夏贤忠每天早、中、晚都要饮用1两多鹿茸血酒,刚开始,没什么不适的反应。后来,他流鼻血,浑身躁热。蒋玉莲带着儿子去看老中医,这才知道,儿子喝鹿茸血酒过量了。

在老中医的建议下,夏贤忠每天只喝一次鹿茸血酒,控制在1两以内。这样,他的身体不再出现流鼻血等异常反应。

很快到了9月初的一天中午,蒋玉莲忙着做饭,夏武斌双手提着桶,进鹿舍给梅花鹿添水添料,一只发情的公鹿猛地冲过来,用鹿角顶伤了他的下体。

为了省钱,夏武斌躺在床上,不肯下山去医院检查、治疗。与此同时,夏贤忠喝了鹿茸血后,病情一直不见好转,连下地都困难。

完全圈养的母梅花鹿快要下崽了,鹿舍需要扩建;近百头鹿,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玉米、麦麸、豆白、骨粉、磷酸氢钙粉等。这些都需要钱啊。

蒋玉莲拿出仅有的两三万元积蓄,在骡子山上养了5000多只小鸡。因缺人手,她雇了两名下岗工人。

半年过去了,鸡长大了,蒋玉莲正盼着鸡生蛋,卖出钱来改变养鹿场的困境,命运再次给她当头一击:两天两夜,5000多只即将生蛋的鸡染上瘟病,全部死光。

挖深坑埋好死鸡后,蒋玉莲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夏武斌劝她把养鹿场转让出去,回城内买套房子,再去卖烤羊肉串。

蒋玉莲坚决不肯放弃,说:“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夫妻如果不养鹿了,那么,儿子的康复就没有任何希望了……”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平山林场和六合区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得知这一情况后,给蒋玉莲送来了两万余元补贴。南京市总工会小额创业贷款担保中心伸出了援手,给她的养鹿场提供5万元无息贷款。

蒋玉莲的养鹿场,这才得以绝处逢生。

2007年3月中旬的一天,蒋玉莲给儿子送鹿茸血酒时,只见他从床上爬起来,在地上走了几步,激动地说:“妈妈,我的腿不疼了,一点儿不疼了!”

蒋玉莲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让儿子又走了几步。她紧紧抱住儿子,酣畅淋漓地大哭了一场。

随后,蒋玉莲带着行走自如的儿子去鼓楼区中医院复诊,结果表明,他完全康复。主治医生蔡慧英连称这创造了一个罕见的奇迹。

点点滴滴鹿茸血,饱含着绵绵无尽的母爱。为回馈亲爱的妈妈,夏贤忠萌生了考大学的念头,而这时距高考仅有两个多月。他的心里不由得打起了退堂鼓。

蒋玉莲猜出了儿子的心事,把他接到骡子山上,进行高考前的冲刺。

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与拯救自己的梅花鹿零距离接触,夏贤忠的情绪渐渐稳定了,斗志昂扬地投入到紧张的复习中去……

8月中旬,夏贤忠收到了南京财经大学法律系的录取通知书。蒋玉莲再次与儿子抱头大哭,母子俩的眼里尽是喜悦的泪。

蒋玉莲养鹿救子、儿子考上大学的喜讯经媒体报道后,她的养鹿场声名远播,所养殖的梅花鹿成了“神鹿”、“吉祥鹿”,许多市民赶到骡子山上,慷慨解囊,认养梅花鹿。还有的市民来到山上,提出要购买鹿茸、鹿茸血、鹿胎盘、鹿心、鹿筋、鹿皮、鹿肉等产品。

很快,蒋玉莲还清了外债,养鹿场进入良性循环状态,经济效益越来越好。2009年,她不仅买了一辆十几万元的私家车,还拿出100多万元,在麒麟门附近买了一套240平方米的跃层式住宅。

回望来路苍茫,蒋玉莲感慨万千:养鹿救子成功了,意外地创业成功,这是老天爷的两大恩赐,养好梅花鹿是和丈夫后半辈子最大的快乐。

更令蒋玉莲欣慰的是,2011年6月,心怀感恩的儿子大学毕业后,放弃留在城内当白领的机会,来到骡子山上,协助父母打理养鹿场。

如今,蒋玉莲的养鹿场有300多头梅花鹿,附设休闲山庄,“平山鹿源康”牌系列鹿产品已打进城内的近10家五星级酒店。应市民的要求,还现场加工鹿茸胶囊、鹿茸血胶囊、鹿胎盘胶囊、鹿骨粉胶囊等。

在儿子的建议下,蒋玉莲有了更大的野心:再向平山林场租用20亩山地,扩大养鹿场的规模,把梅花鹿的数量增加至1000头;从内蒙古引进30头骆驼,为糖尿病患者提供骆驼奶;饲养孔雀、驼鸟和野鸡等观赏珍禽;实施公司化运作,让“平山鹿源康”牌系列鹿产品热销全国,让养鹿场的总资产突破1000万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