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桑耶寺主殿迴廊壁画

 永声树 2024-05-22 发布于法国

【西藏·繁盛期绘画】西藏繁盛期(14~16世纪)的绘画发展与格鲁派的创立是分不开的。公元15世纪初,宗喀巴(1357~1419)进行宗教改革,在继承和发扬噶当派教法的基础上,创立了格鲁派(黄教),又称“新噶当派”。

这个新创的格鲁派,在戒律守持、修学次第、僧伽组织、仪轨事相、法会节庆、僧源供养、寺院管理等方面,都形成了一套严格而完整的制度,把藏传佛教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这个阶段,由于佛教势力的兴盛,带来了西藏绘画艺术的空前繁荣。这个时期的佛教绘画,出现了大量的密教图像,尤其盛行“明妃崇拜”,认为神灵的活力是以女性的形体、神的明妃来表现的,并由神灵与他的明妃“性”的结合来象征全部或部分的神力,从而将女性神祇引入了大乘佛教的万神殿。各种度母、空行母和女性神魔十分盛行。

这个时期的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和扎什伦布寺、桑耶寺等寺院的壁画,则具有画风严谨、技法规范和注重描述历史传统等特点,尤其在描绘藏密题材方面独具一格。

桑耶寺主殿大回廊壁画是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绘制的,其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都十分珍贵。

据《西藏的魅力》记载,自回廊大门向右,壁画的第一段是《武士比武图》。画面中有3排武士在比武:上排是击拳、摔跤、举重者,中排是赛马人,下排是赛跑者。47名武士动作各异,16匹骏马高大威武,裁判人员或静或动,或俯首注视或仰面观望,栩栩如生。

第二段是《桑耶寺全景图》。画师们精心描绘了50多座殿堂,有许多僧侣、官员和信徒在进行各种佛事活动,造型逼真。

第三段是以桑耶寺为中心的群众画面。描绘了一组《民间杂技表演》,项目有攀杆、攀索、倒立、马技、气功等,活灵活现。

自回廊大门向左,第四段是天神云端动戈、骑士陆地行兵的战争场面。右下方有一辆四轮战车,绘有助战的长号、挥矛持盾着古装的武士,形象生动。

大殿回廊壁画中还有许多天神和袒胸露腹的菩萨,对菩萨柔润的肌肤、妩媚的姿态,描绘得极富人情味。

壁画中的《海域图》,有4只天鹅在海面浮游,周围有相当数量的动物形象,有的天鹅展翅翘尾,有的天鹅斜脖追逐,描绘得生动逼真;动物有跑有卧,有的在池边饮水,有的在嬉戏追逐,生活气息十分浓厚,这些动物形象出自受佛教造像经书约束的画师之手是难能可贵的。

∥@读走西藏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