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利山|趣说屯溪,长三角明珠

 风云际会2009 2024-05-22 发布于安徽

徽州之域黄山白岳,名山奇绝,新安江碧波万顷,“人行明镜中,鸟渡屏风里”,钟灵毓秀,是长三角最具声名的后花园。而位居徽州腹地的山城屯溪,则是这后花园里一颗璀灿的明珠,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绩溪、歙县、黟县等古城的拱围之中,散发出燿人的光彩。

山城屯溪(图片来自网络)

屯溪因屯溪老街、阳湖、黎阳三镇分列率水、横江、渐江两岸,形似武汉三镇,被喻为“小武汉”,又因这座山城傍山面水,不少民宅建筑层层叠叠沿山而建,形似江城重庆,于是又被称作“小重庆”。特别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作为华东抗战的大后方,这里迁入过不少重要的政府机关单位,涌入了大量难民,甚至迁来了四所高校,人口骤增至20多万,一度崎形繁盛发展,又被世人誉之为“小上海”。

屯溪这座山水人文之城,金山、小华山、杨梅山、仙人洞、孙王山、稽灵山、小龙山、狮子山、鬲山……精巧环卫,紧贴率水、横江、渐江,以老街为中心的徽派建筑群栉比鳞次,基本传统风貌犹存。“屯浦归帆”、“珠塘鸥雨”、“渐江秋月”、“二童讲读”、“响山吼狮”……诸多名胜风光独特,更有“程朱阙里”、程灵洗古墓、朱夫子祖墓、三夫子祠、洛闽溯本坊、萧祯古墓、程大位故居、程氏三宅、珠塘坝、中共皖南特委机关旧址、戴震纪念馆、屯溪镇海桥、戴震故居、戴震藏书楼等等许多文化古迹,宣示着古城的历史厚重。改革开放,城市大发展,近些年屯溪规模扩展、日新月异,更美更靓。当你站在孙王阁眺望晨雾屯溪,只见海市蜃楼恍若人间仙境;再在稽灵山顶回眸屯溪,人烟辐辏,阳光奂彩,如画如诗,更添神韵。

太阳山上鸟瞰屯溪(图片来自网络)

特别值得一说的,是屯溪这座历史悠久的“一邑总市”,和徽州那些传统古村、古镇有些不一样。屯溪虽也是率口程、隆阜戴等徽州宗族望姓的聚居地,但它又不是“一姓聚族而居,不杂他姓”的徽州传统村镇,这里多姓杂居、有大量安庆等地移民、甚至新安江“九姓疍民”亦在此生息。方言相杂,习俗多元,祠堂多已成陈迹。因此相对而言,屯溪基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严格的徽州宗族社会。

其二,名城屯溪实因商而兴,宋元以降,徽商以屯溪为闯荡世界的大本营,在贾而好儒、竭诚做人做生意的过程中,努力追赶时代的步伐,作为产生在那个传统社会的新型生产关系,这里的徽商,有的开始转变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有的敏锐感知时代变化,改变经商手段;而由徽商主导的屯溪老街一、二、三马路防火间隔的科学设计、清末屯溪社会慈善机构“公济局”的创设和运作等等,都可见徽商这个新型生产关系,在挣脱传统的羁拌中,已萌发了不少新的时代内容。

屯溪成为徽州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演变的发軔地。

其三,名城屯溪作为明清以来皖南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便捷,直通杭沪,加上徽商经济的发展,城市民风最能敏锐感知时代脉博的跳动,杭沪、江南的时髦新潮,甚至欧风美雨,屯溪立时就有反应。“一冠履之时趋,一袍袴之新样,其自江浙来者,休首承之,次即及歙之西乡。近少妇好效沪装,年长者犹带鬏(头发盘成的结,扬州旧制),此今昔习染之大验也”,时髦服饰、化妆美容,在“小上海”屯溪已是日常景色,连郁达夫都不禁感叹:“断肠春色似扬州”!

笔者从小就从父辈口中听知屯溪市的繁华。1967年11月从师范被分配到屯溪学校任教,扁担挑着一头棉絮一头洋铁箱,下了班车,站在屯溪街口,望着车水马龙、人流穿梭的街筒,竟踯躅了好半天不敢贸然进入。五十五年与第二故乡的相依相偎,实在感慨良多。

屯溪今天遇到了好时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