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马上就小学毕业啦,回顾六年有些话想说给你听

 古读 2024-05-22 发布于广东

还有一个多月,天天就小学毕业了。作为毕业班,这个学期学校开始安排了月考,家长会提前开了,算是给家长和孩子们先行动员起来。私下里家长们互相打听择校的事情,还有为择校而暗戳戳地奔走,之前五年多的松弛感被冲散了,取而代之的是有点小紧张。

天天比较在意考试成绩,因为他想要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如果因为自己的失误丢分,他会很懊恼。所以我最近也特别注意给他减压,告诉他从更宽广和更长远的角度去看待学习。

好在他的成绩一直很稳定,所以他还比较自信,开导起来也比较容易。但是这也给我们提了个醒,不要以为孩子成绩好就没轻松没压力。学习之路还很漫长,有一些成绩很优秀的孩子,到了初高中,甚至有的上了大学后,会出现状况。长期的心理负荷,就像埋在身体里的隐形炸弹。在这方面,我真心呼吁家长们长点心,不要冷漠,不要被惯性思维蒙蔽了。

天天小学毕业,也意味着我作为小学生家长也快毕业了。最近准备回顾一下六年小学阶段的家庭教育,以及我对教育的一些个人化理解。

我自己觉得还挺欣慰的,天天非常顺利地度过小学阶段,学习成绩和学习状态都非常不错,没有出现鸡飞狗跳的情况。整个小学阶段,好的学习习惯和好的学习感受是最重要的,好习惯才会有好成绩,而好的学习感受会让孩子保持学习的热情,在进入初中后也会有更大的潜力。可惜急功近利的教育,早早地就被破坏了许多孩子对于学习的感受。有人说小学阶段的学习成绩具有欺骗性,这个欺骗性就要看成绩是以什么方式取得的。

明明卷得孩子苦大人也苦,但是为什么还要非卷不可呢?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是人性和社会性多重因素叠加的合力,对此我之前有文章总结过。我曾多次扪心自问,假如我的孩子成绩很糟糕,我真的能淡定吗?但是我又想,如果我对孩子的期望不过分,加上用心地教育,不至于出现很糟糕的结果。

如果说我的家庭教育有什么道的话,那么它就是“爱与自由”,这个观念最早我是从蒙特梭利系列书中感受到的。爱不等同溺爱,自由不等同放养,真正的爱会激发孩子向上和向善,真正的自由会培养孩子自律的品格。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先去要求自己,做好表率,有这份爱的责任,孩子一定会积极向上。

爱孩子有很多内涵,但是有时候父母的爱却不是孩子想要的,或者父母自认为爱孩子的行为,深究之下是爱自己。爱并不容易,就像弗洛姆在《爱的艺术》开篇所说,爱是一种艺术,因此它需要努力。

我们都知道,家长在孩子面前玩手机不好,但是有的家长就是做不到,细究的话,跟爱跟认知都有关系,如果你真的很爱孩子,又觉得这事情特别重要,那么你就会尽量在孩子面前少玩手机;如果爱自己多一点,那么可能就无所谓了。有的家长舍得给孩子花钱买名牌,觉得这是更爱孩子的表现,其实孩子自己可能不在乎名牌不名牌,而是更想要家长多点时间陪他去玩。

说到自由,有家长总会担心孩子自由过了火,出于担心去盯住孩子的身体,不如帮助孩子建立边界意识,提升孩子的心智和认知,让孩子自己清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慢慢让孩子明白越自律就越自由的道理。与其去被动地干预和阻止,不如主动地去建设和增强。前一段时间,我读了吴军的几本书,他说他的两个女儿都没有出现青春期叛逆的情况。我想这就是体现了家庭教育水平,只有父母和孩子处于同频的状态,才会出现和谐成长。而不好的家庭教育往往从开始不好好讲话开始。

这几年有一个词特别流行,就是内驱力,仿佛孩子只要有内驱力就有了神力,无往不利,但是内驱力怎么来的呢?如果把内驱力比作汽车的发动机,性能优良的发动机让车子跑得快,但是车子的尺寸、重量、轮胎,甚至路况都会影响车速,所以车速如何受汽车整体构造的影响。

孩子的内驱力如何,也受到各方面的影响,所以家庭教育一定要有整体意识,有一本书就叫《整体养育》。养孩子是一个动态的、个性化的过程,只有我们对儿童发展的有整体认知,才能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我觉得整体养育最不可忽缺的环境就是爱与自由,感受到爱和自由,才会热爱生活,去追逐所热爱的事物,这就是最强大的人生驱动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