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献综述“述”“评”结合的三种结构

 昵称30214245 2024-05-22 发布于湖北

岳鑫鑫

文献综述包括述(文献梳理)和评(文献批评)两部分。两部分存在递进逻辑,其中文献梳理部分展示研究现状,文献批评部分交代研究不足,从而推导自己的研究问题。但很多论文在泛泛梳理文献后,直接通过“……研究较少”推导研究问题,而非交代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或问题,导致文献梳理与文献批评脱节,没能呈现出层层递进的逻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论文的严谨性。因此,结合C刊论文,我们介绍三种文献梳理与文献批评交互递进的写作策略,供大家参考。

一、由国外向国内:国外主流研究观点-国外研究存在的不足-国内前沿研究观点-国内研究存在的不足

有些论文的文献综述参照“国外-国内”的框架结构,但通常少了“国外研究存在的不足”这一环节,导致国外研究现状与国内研究现状略显脱节。因此,这里我们建议在梳理完国外主流研究观点之后,先找出国外研究存在的不足或问题,之后引出国内前沿研究观点,并对国内研究观点进行评价,从而推导出自己的研究思路。

比如《房地产市场会压垮中国吗——房地产市场、货币市场波动和经济波动动态关系研究》这篇论文,作者研究的是房地产市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在文献综述部分,作者首先说明“研究房地产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机制是西方理论界研究的重点”,之后梳理了西方理论界“房地产对经济的冲击、通过货币市场的传导、宏观政策的差异”等三个方面的主流观点,之后对上述观点进行批评“综合相关研究,我们可以看出西方经典研究已经对货币市场、房地产与经济波动的关系做了系统研究,这些研究得出的一个基本结论就是……尽管西方这一体系相对比较成熟,但是应用于中国仍然相对缺少实际可行的政策参考价值,因为中国房地产市场在制度背景、货币和金融市场完善程度等实际情况与西方不同”,作者通过对西方主流研究的批评,将文献梳理的重点转移到国内研究“由于房地产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以及可能带来的潜在冲击,很多国内学者也就房地产与宏观经济的关系做了一定研究……”,之后梳理了国内前沿研究观点,最后作者指出“虽然国内研究……进行了研究,但是仍然存在一定不足。首先……其次……另外……。因此,结合中国房地产市场实际研究房地产对增长的冲击仍然是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也即最后通过指出国内前沿研究存在的不足,推导出“房地产影响经济波动”这一问题仍值得继续研究。

二、由经典向前沿:现实情况-传统观点对其的解释-传统观点的局限及其原因-前沿研究观点-前沿研究存在的不足

不少论文也参考“经典-前沿”这一框架结构展开文献综述,但往往只是按照时间的顺序依次将经典文献和前沿文献梳理出来。文献综述整体看上去只是文献的堆积,内容缺少递进逻辑。因此,这里我们建议先由当前的现实情况,介绍传统观点对其的解释,之后说明传统观点对其解释力存在的不足,并介绍前沿研究观点,最后通过指出前沿研究存在的不足,推导出自己的研究思路。

比如《“变老”是否会阻碍“变富”——基于OLG模型的理论与经验实证》这篇论文,作者研究的是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前言部分,作者先对比了各个国家的人口和经济发展史,比如中国存在“未富先老”,但发达国家随着人口老龄化却出现了国民财富创造能力攀升的的现象。作者指出“这一现象难以在传统人口经济学框架中予以有效解释。因为传统观点大多认为……”,之后又分析了传统观点难以解释现实现象的原因“之所以会出现传统观点与现实的背离以及相关争议,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传统观点对老龄化进程中微观基础调整的忽略。近年来,学界开始尝试以……为基础,构建系统化的人口老龄化分析框架,并试图将研究重点放在微观基础的持续性变化上。不少研究……”,也即,作者通过对传统观点局限性的分析,引出了前沿研究,之后梳理了前沿研究观点,最后作者指出前沿研究存在的不足“但总体来看,国内关于该领域的相关研究仍显单薄,特别是经验实证相对欠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基于此,本文试图……”,从而推导出自己的研究思路。

三、由次相关向直接相关:次相关文献观点-次相关文献存在的不足-直接相关文献的观点-直接相关文献存在的不足

为追求全面性,很多作者在文献综述部分梳理很多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这些相关文献可以被分为次相关文献、直接相关文献等。比如研究xx变量对xx变量的影响,作者会先梳理xx变量的影响因素(次相关文献),之后再梳理xx变量对xx变量影响相关的文献(直接相关文献观点),但又未交代清楚这两方面文献存在的联系,导致两方面内容缺少递进逻辑。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建议在梳理次相关文献观点时,先体现出这方面文献与本文研究存在的联系,并指出这些文献存在的不足,之后再梳理与本文研究主题直接相关的文献,找出直接相关文献存在的不足,推导出本文将如何进一步研究。

比如《消费能使我们幸福吗》这篇论文,作者研究的是“消费对幸福的影响”,在文献综述部分,作者先交代了收入与消费的关系“消费从微观上讲依赖于个体收入,从宏观上讲依赖于经济增长,所以一个共识是收入增加或者经济增长能提升消费者的效用水平,从而提高幸福感”,之后梳理了“收入-幸福悖论”相关的文献观点;在引出“消费与幸福的关系”时,作者先利用过渡句指出前述文献观点存在的不足“然而有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认为消费才对效用产生直接影响,收入只是消费的代理变量”,之后使用引用说明了消费对幸福感影响研究的重要性“Veenhoven(2012)据此发现,研究消费和幸福感的文献非常有限,并指出研究消费如何影响幸福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从而体现了自己研究的价值。

四、小结

以上我们总结了文献梳理与文献批评交互递进的三种写作策略,包括国外-国内、经典-前沿、次相关-直接相关等。写作者可以灵活使用这三种策略安排论文中文献综述的框架布局,同时也可以开拓思维,总结更适合自己的文献综述写作技巧。

(本文首次发表在科研写作研究所网站,2024.5.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