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健脾秘诀

 远山天共色 2024-05-22 发布于福建

图片

     众多朋友进行交流时,很多人都提到了他们存在脾虚的问题。这表明,脾虚是一个广泛存在的健康挑战。

那在深入了解脾虚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脾的作用吧。


一、脾的作用

人体有两个根本性的东西,就像房子的两根支柱,一是肾,为先天之本;一是脾胃,后天之本。先天之本(肾),这个咱们没法决定,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后天之本则取决于自己的保养。

图片


脾胃虽然经常一起说,其实功能有区别。胃是仓库,吃进去的东西都放到这里,脾则主运化吸收。当然,中医理论里脾不单指脾器官了,你可以理解为消化吸收系统。

咱们细说下脾的作用,弄清楚这个,你就知道其有多重要,说是后天之本真是名副其实。


1. 运化

也就是运输和消化的意思,吃进去的东西首先到胃里初步加工但还不能被人体直接利用,必须要被脾进一步运化才能产生精微营养物质,才能被身体利用。咱们平时为何要强调:脾胃不好,再好的东西也无法被吸收呢?就是这个原理。所以,想滋补气血什么的,须先健脾。

图片

生成精微物质后,脾还要上输到,再靠气血的运行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进行滋养。根据五行理论,脾土生肺金,脾不好,也会影响肺的功能,肺主气,那就逐渐的气虚了,气虚则必然导致血虚,气血不足就这么来了。

这实际上是脏腑功能弱导致气血差这么个过程。

2. 水液代谢

此点和湿气有直接关系,如果代谢失常,那么痰湿,湿热等等都来了。有一句经典总结“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病生湿;脾为生痰之源”。

3. 统摄血液

使之正常运行而不溢出血管之外,常见的月经淋漓不尽,量过多等,都要考虑和脾虚有关。

图片

脾主要有这三个作用,如果脾健康的话,那从外表也能看出来:肌肉丰满,四肢温暖活动轻健有力,口唇红润而有光泽。

反之人比较干瘦或虚胖,精气神差,肌肉松软无力或者根本没肌肉,面色差,口唇缺乏血色等等,给人感觉不太健康的样子,其实都说明了脾虚,导致消化吸收差,吃进去的东西无法转化成气血来滋养身体。

二、脾虚的表现


脾虚之后,必然影响食物的运化和吸收,进而导致一系列不适,上面说的几个形体表现,是从外表上观察得出的,再列几个决定性表现:


▶舌边齿痕(如锯齿状),就是舌胖大,老是碰到牙齿,久了就有痕迹;
▶口水多,比如睡觉时,老是把枕巾给弄湿了;
▶饭后就想大便,特别是喝冷饮或油腻之品也不舒服,说明运化不了;
▶有食欲想吃,但吃几口就饱了,饭量变小;
▶大便不成形、稀溏;
▶身体沉重困倦乏力,嗜卧多睡或饭后困倦欲睡;

如果长期有以上几种情况,要考虑脾虚了。

图片

脾虚其实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初始阶段是脾气虚,此时表现较轻,如果及时调理那就很容易恢复了。但如不引起重视,长期得不到调理健脾,那就演变为脾阳虚了。

除了有上述脾虚表现,还兼具四肢冰凉、怕冷畏寒、久泻不止、不能吃凉的,一吃就拉肚子,如果仍然得不到调理,那就容易往寒湿方面发展了。


三、脾虚是怎样形成的


脾虚通常是由于后天失养所致,以下是导致脾虚的几个因素:

!

图片

饮食不节

图片

暴饮暴食:过度进食会超出脾胃的加工能力,损伤脾胃之气。
饥饿过度:长时间不吃饭或不按时吃饭会伤害脾胃。
过度食用肥甘厚腻之物:大量食用油腻食物会消耗气血,损伤脾胃。
饮酒过度:过量饮酒会伤及脾胃,尤其酒为湿热之物,易困脾伤胃。
食用过多寒凉食物:寒凉食物会伤及脾阳、胃阳。
过量食用甜食:甜食难以消化,过多摄入会滋腻,损伤脾胃。

★注意:以上提到的是超过一定限度的情况,适度控制食用是不会造成问题的,但很多人缺乏控制意识。

!

图片

情绪失调

长期的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等,会影响脾胃功能,导致食欲不振,甚至恶心呕吐。

!

图片

纵欲伤肾精

肾精是身体的重要物质,其盛衰对生命发展至关重要。肾精不仅是肉眼可见的有形精华,还包括五脏六腑的精气,其中包括脾精。因此,过度纵欲不仅会损伤肾,还会影响脾胃功能。

!

图片

外邪所伤

图片

夏天的湿热天气如果不加注意防范,容易侵袭体内,影响脾胃功能;长期从事水中作业或长期居住在潮湿环境中,容易导致湿气侵袭,影响脾胃功能。

四、健脾思路


脾虚是一种失调状态,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改善:

合理饮食:首先调整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三餐不定、过度节食减肥、不吃早餐等不良习惯。适量控制酒精摄入,少食寒凉食物和甜食,尽量选择清淡的食物。


适当运动:有必要增加适量的运动。可以尝试在工作间隙起身活动,散步,跑步或打球等运动。

情绪调节:避免过度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保持情绪的稳定和愉悦。

节制纵欲:保持身心健康。

防范外邪: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减少外邪侵袭。例如穿着合适的衣物,避免长时间泡在湿气大的环境中等。

下面这份健脾食材清单,也可帮您对症调脾虚。


补脾虚
图片
图片
1、脾气虚

主要表现

面色萎黄、没精神、容易疲劳、气短懒言、腹胀食少、肌肉松软无力、舌淡苔白、脉缓弱。

补脾气的食物

山药

山药性平,味甘,入脾、胃、肾经,为中医“上品”之药,有补益脾胃、益肺补肾之功。

粳米

粳米味甘,性平,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之功。

泥鳅

泥鳅味甘,性平,归脾、肺经,有补中益气、利水祛湿之功。

豇豆

豇豆味甘,性平,归脾、肾经,有健脾、补肾之功。

香菇

香菇味甘,性平,有益胃气、托痘疹之功。但香菇属于发物,麻疹和皮肤病、过敏性疾病忌食。

土豆

土豆味甘,性平,有补气、健脾之功。但发芽土豆的芽和皮有毒,忌食。

红薯

红薯味甘,性平,归脾、胃经,有补脾胃、益气力、宽肠胃之功。

牛肉

牛肉味甘,性平,归脾、胃经,有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之功。

图片

2、脾阳虚

主要表现

脘腹冷痛,喜温,吃了生冷的食物容易不舒服,还会有腹 部胀满、口淡乏味、大便稀溏甚至完谷不化、舌淡、苔白滑等;身体怕冷、四肢不温,面色虚浮而苍白,这都是脾胃“虚'和“寒'的表现。

补脾阳的食物

栗子

栗子性温,味甘,归脾、胃、肾经,素有“千果之王”的美称,除有补脾健胃作用外,更有补肾壮腰之功,是老少皆宜的“补药”。

鸡肉

鸡肉味甘,性温,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益精填髓之功。

糯米

糯米味甘,性温,归脾、胃、肺经,有补中益气、补肺敛汗之功。

大枣

大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有补益脾胃、养血安神之功。

南瓜

南瓜性温,味甘,入脾、胃经,能补中益气、润肺化痰、解毒杀虫。其所含的丰富果胶,可保护胃部免受刺激,用南瓜煮粥或汤食用,可减少溃疡、滋养肠胃。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