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治通鉴》:真正拉开人与人差距的是,拥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nysd2012 2024-05-22 发布于北京

图片

Hi,我是上北。


《资治通鉴》第038期分享~

关于“本质”

图片

见一落叶,而知岁之将暮;
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是不被表面的、浅层的现象所迷惑,而是深入分析、思考,去挖掘事物背后真正的、根本性的内在规律、性质或原因。

图片

在《资治通鉴》中,有一个关于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和齐桓公的故事。
管仲是齐桓公的宰相,他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深刻的洞察力,帮助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齐国在齐桓公和管仲的治理下,国力日增,但齐桓公却受到了一个名叫易牙的厨师的迷惑。
易牙,一个奸邪小人,为了能够得到齐桓公的赏识,不惜采取了极端的手段。当齐桓公无意中说出不知道人肉滋味时,易牙便欣然将自己的儿子煮了,没错,就是煮了。这种行为,不说其他的,他为了讨好君王,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能舍弃,可以说他为了达成目的,手段极其令人发指。
易牙将肉汤送给齐桓公,齐桓公尝后曰:“好吃,非常好吃。赏!”齐桓公被易牙的“忠诚”所感动,对他极为宠信。
管仲却能够透过这表面现象,洞察到易牙行为背后的本质。
一个人连自己的亲生骨肉都能残忍杀害,其内心的狠毒和无情是难以想象的,他绝不是真正的忠诚,而是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和野心。管仲临终前劝齐桓公远离易牙,说这种人不可信。
可惜齐桓公没有听从管仲的劝告,在管仲死后继续宠信易牙等人。后来,易牙果然联合其他奸臣发动叛乱,将齐桓公困在宫中,导致齐桓公最终悲惨死去。

图片

电影《教父》中有句经典台词:“在一秒钟内看清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自然是截然不同的命运。”能够迅速洞察事物本质的人,往往能够把握机遇,改变命运。
透过现象看本质,需要我们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入思考的能力。在面对复杂的问题和现象时,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被表象所迷惑,而应该深入挖掘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这需要我们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不被固有的思维模式所限制。
在面对生活中的变化和挑战时,我们不能墨守成规,而是要敢于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比如,老生常谈的故事,那家牙膏厂的年轻经理,他通过扩大牙膏开口这一小小的改变,就使公司的营业额大幅增长。这正是因为他能够从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出发,看到了问题的本质,并找到了创新的解决方案。
这样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互联网的兴起,让传统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那些能够迅速洞察互联网本质,积极拥抱变化的企业,往往能够抓住机遇,实现转型升级。而那些固守传统,拒绝改变的企业,则可能被时代淘汰。
再比如,职场中的晋升和竞争。那些能够透过表象,洞察到职场竞争本质的人,往往能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他们知道,职场竞争不仅仅是能力的比拼,更是人际关系、沟通能力、领导力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体现。因此,他们会全面提升自己,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提升某一项技能。
透过现象看本质,也意味着我们要有预见未来的能力。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只有那些能够洞察未来趋势的人,才能抢占先机。比如,环保意识的觉醒,让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共识。那些能够预见到这一趋势的企业,早早布局绿色产业,如今已经走在了行业的前列。
透过现象看本质,更是一种人生智慧。它告诉我们,不要被眼前的困难和挑战所吓倒,而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性,从更深层次去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就像那些伟大的科学家、哲学家、艺术家一样,他们之所以能够取得非凡的成就,正是因为他们能够透过表象,洞察到事物的本质,从而开创出一片新天地。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