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补肾:汗多伤精,痰多伤精,涕多也伤精,一个穴位,帮你守住精气!

 冯名雨艾灸 2024-05-22 发布于河南
 

▼

每晚9点与你聊艾灸| 与你说晚


网友提问:

冯名雨老师,我因为白天晚上都有特别多的汗,所以去看中医。和中医聊天时,医生说出汗太多,会损伤身体的精气,导致肾受损,这一点我特别不能理解,请问她说的对吗?

出汗过多,直接受损的是心脏,间接受损的才是肾。

需要注意的是,身体的精气受损,和肾精受损导致肾精亏虚,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汗啊、痰啊、鼻涕这些都是人身体里面的水嘛,水是要参与身体的物质代谢的,是好东西。

黄帝内经记载;「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

意思是:汗水是心脏整出来的,鼻涕是肺部整出来的,痰主要是脾脏整出来的。

自从温度高了之后,我老是碰一些朋友,稍微动一下就满头大汗;喉咙头老是有痰,一直咳个不停。

还有那些有鼻炎的病人,背了个小包,里面装了一包纸,鼻涕擦都擦不完,严重的时候一天要用掉一卷纸。

长时间的身体的液体精华,流失走了,到最后都会伤到内脏本身。

那要怎么做,才能保护好内脏器官的精华呢?

(戳上图,可进店)

1.多汗

《素问·阴阳别论》中记载:“阳加于阴谓之汗”。

也就是阳气+阴液=出汗。

出汗太多,说明身体之中的阴阳两气的运行,出现了异常。

比如「气有固涩」的作用,就是气控制的汗液,血液使其不外流。

一旦气的控制能力弱了,就好比气控制的毛孔一直处于开合的状态,体内的水在毛孔来来回回的进出。

就会导致不运动也好多汗。

可以艾灸:合谷穴+复溜穴。

第一:合谷穴。

这俩穴位位于手腕和脚踝附近,不论春夏秋冬,我都喜欢手里拿一根1.8厘米石磨艾条,直接熏这俩穴位。

合谷穴在大拇指和食指根形成的虎口的中间,凹下去的地方。

研究发现,按一按、揉一揉合谷穴能让汗腺缩起来,有止汗的功效。

「合谷穴」:手背虎口处。

第二:复溜穴。

“复溜”这个词,“复”就是重复,“溜”就是悄悄地跑掉了。

艾灸复溜穴能让水分代谢正常,水液不多,也不少了,就是起到了止住出汗的作用。

「复溜穴」:太溪穴上2寸。

2.多痰

有的人总是觉得痰特别多,每隔一会儿就得吐痰,但就是吐不完。

而且感觉胃胀,吃不下饭,手脚也没力气,啥事都不想干。

这种情况多半是因为脾虚了,没法消化水,导致水留在身体里,时间久了产生的湿痰。

此时,可以艾灸:丰隆穴,试试。

中医上把痰,详细划分成了三类:气郁之痰、脾虚之痰和血痰。

气郁之痰就是咱平常知道的脂肪瘤,主要是因为憋气胸闷弄出来的。

咱咳嗽出来的痰,储存在肺里面,其实脾虚才生出来的痰,这样的话就得健脾祛湿才行。

血痰是血液里面的痰太多,类似于西医说的:高血脂。

这三种痰能互相变来变去,用到的穴位,是有差异的,丰隆穴最擅长解决:脾虚之痰。

丰隆穴适合温灸,比如咱们用大号滤烟艾灸罐,刚开始艾灸20-30分钟,温温的,很舒服就行。

艾灸后要注意补充温开水,但不要喝冷水或者冰水,以促进身体排出体内痰湿和毒素。

「丰隆穴」: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2横指(中指)。

3.涕多

鼻涕多,主要是肺的问题。

「肺开窍于鼻」,因此,肺受寒了,就会通过鼻子往外排肺里的寒气,也就是鼻涕。

鼻子就是肺的气口,老流鼻涕会耗损肺里的元气。

对急性或慢性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来说,常常鼻塞、鼻涕不停,都是在伤害我们的肺。

这类问题,优先在肺经刮痧。

比如在腋窝下方涂抹蓝色艾草精油,沿着手臂内侧,靠近大拇指的这一端,用手拿着纯铜刮痧板,从上往下刮痧。

大概在手肘窝上下,会遇到疼痛明显的点。

这就是肺经的淤堵,直接在淤堵位置艾灸30分钟即可。

当淤堵被解决了,肺的病症问题,就消失的差不多了,刮痧的力度可以稍微重一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