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才能找到圣人之门

 新用户99826726 2024-05-22 发布于广西

有很多古人都在学习儒家思想,但真正找到儒家之门的人并不多。今天给大家聊一聊如何找到儒家的门。

阳明先生曾说:“人心天理浑然,圣人笔之书,无论写的如何传神,不过示人以形状大略,使人因此而求讨其真。其精神意气,言笑动止,故有所不能传也。”

圣人之言行,虽载之以文。所谓文以藏道,若求圣人之文,而遗圣人之道,则如买椟还珠矣。

子路是孔子的大弟子,孔子说子路升堂而未入室。所谓升堂而未入室,是比喻入道的次第。说子路之学已造乎正大高明之域,但未深入精微之蕴奥。

子贡说:“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图片

今浅薄之徒未得孔子之门,立于数仞之墙外,把宗庙之美,百官之富想象成断壁残垣,腐朽雕零。卯足劲地批判着自我想象出来的孔子与孔门学说,却从不愿意躬身去寻其门。浅薄之徒于是越发浅薄,而躬身寻其门者,则可日进乎高明。

本文讨论寻找圣人之门大要所在,方便有识之士寻其路以至其门。至于能否入门,看个人造化了。

孔门学说浩如烟海,为学应有其纲领,方不至于沉沦于文字的烟海之中,取其小道而止。这点非常重要,因为太多人沉沦于圣人文字,而不知其道。

阳明先生说:“记诵之广,是以长其傲也;知识之多,是以行其恶也;闻见之博,是以肆其辩也;词章之富,是以饰其伪也。

多少人虽皓首穷经,却学成了顽固老学究,至死未寻得孔门在何处。故学者须警惕沉沦于文字之中而遗忘求其道。

图片

孟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矣。”

阳明曰:“克其私,去其敝,以复其心体之同然。”

圣人悟道即知心即理也,欲求知宇宙万物之理,只须于心上用功,减得一分人欲,便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洒脱,何等简易。

故欲寻圣人之门,只在此心上用功。如同栽培树木,要培养其根,久而久之,则树木自然舒畅条达。

学圣人之道于心上用功,日久则自然可至于圣人之门。心上用功之法无他,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运用格物、致知、诚意之功以使心归于正,即是于心上作功夫之意。

心之所发谓之意,意之本体谓之知,意之所在谓之物。

所谓格物,是格意之物,使得其意之物归于正。格物在于致知,致其良知也。良知不学而能不虑而知,良知自知善恶是非。致知在诚意,诚意,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自谦于心之谓。

图片

时时刻刻运用格物致知诚意之功则心自正也。用功日久至于心无一毫人欲之私,则不仅可寻得圣人之门,更可进门而升堂入室也。

阳明先生在世时留下八个字: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便知阳明先生之所以能悟道,便是不断地在心上用功,于心上用以格物致知诚意之功,至于无一毫人欲之私,复于心之本体,故可曰此心光明。

故要寻圣人之门,只在心上用功,要知道这是纲领。只有抓住此纲领,才可避免沉沦于浩如烟海的圣人之言。若是能日久天长地坚持不懈,则必可寻得圣人之门,更有可能进门升堂,甚至能入其室亦未可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