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有哪些

 四气五味480524 2024-05-22 发布于福建
治疗荨麻疹方法是什么
曹玺 副主任医师
审核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治疗荨麻疹可以通过服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消风散或防风通圣散等方药来治疗。 中医认为荨麻疹属于“瘾疹”范畴,由禀赋不足(先天体质和功能不好),复感外邪所致,但具体病因复杂,如感染、药物、食物、接触过敏等都可能会导致荨麻疹。分为以下证型进行治疗: 1.风寒束表证:证候表现为风团色白,遇寒加重,得暖则减;恶寒(怕冷),口不渴。这种情况需要疏风散寒,解表止痒。代表方药为桂枝麻黄各半汤。 2.风热犯表证 :证候表现为风团鲜红,灼热剧痒,遇热加重,得冷则减;伴有发热,恶寒,咽喉肿痛。这种情况需要疏风清热,解表止痒。代表方药为消风散。 3.胃肠湿热证 :证候表现为风团片大色红,瘙痒剧烈;发疹的同时伴脘腹(腹部
中药如何治荨麻疹
肖烨 主治医师
审核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在治疗荨麻疹上需要通过中医辨证论治后,再进行选择符合证型的中药。 1.伴有全身发热,小便黄赤等症状的风热型寻麻疹:可选择服用消风散,具有疏风清热的功效。 2.伴有恶寒(怕冷)等症状的风寒束表型寻麻疹:可选择服用麻黄桂枝各半汤,具有疏风散寒的功效。 3.伴有肌肤甲错 (肌肤失去滋养导致失去光泽)等症状的血虚风燥型寻麻疹:可选择服用荆防四物汤,具有养血祛风的功效。 4.伴有食欲不振,口干等症状的脾胃湿热 (脾胃感受湿热邪气)型寻麻疹:可选择服用防风通圣散,此汤药可以起到清热祛湿(改善上火的情况,清除体内的湿气)的功效。 寻麻疹患者应该及时到医院皮肤科就诊,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服用中医药物,切勿自行处理
荨麻疹喝什么中药方可以治疗
白雪 副主任医师
审核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荨麻疹属于中医瘾疹的范畴。一般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消风散、防风通圣散等中药进行治疗。 1.如荨麻疹的患者表现为风团色白,遇寒加重,得暖则减,恶寒(怕冷),口不渴等症状,可以使用桂枝麻黄各半汤加减治疗。 2.如荨麻疹的患者表现为风团鲜红,灼热剧痒,遇热加重,得冷则减,发热,恶寒,咽喉肿痛等症状,可以使用消风散加减治疗。 3.如荨麻疹的患者表现为风团片大色红,瘙痒剧烈,发疹的同时伴脘腹(胃脘和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神疲(精神不振)纳呆(没有食欲,食量减少),大便秘结或泄泻等症状,可以使用防风通圣散加减治疗。 建议荨麻疹的患者及时就医。如需用药,应经过医生辨证,遵医嘱规范治疗。
荨麻疹用什么草药可以缓解
王晓媛 副主任医师
审核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荨麻疹需辨证之后选择合适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根据《新编皮肤病学》可将荨麻疹分为风寒证、风热证、脾胃湿热(脾胃感受湿热邪气)证、血热生风证。 1.风寒证:皮疹微红,以头面、手足为重,吹风、着凉、冷水洗手加重。常用药物包括桂枝、麻黄、白芍、荆芥、防风、秦艽、白鲜皮、浮萍等。 2.风热证:皮疹色红,遇热则剧,以上半身胸腹皮疹居多。常用药物包括桑叶、荆芥、防风、蝉蜕、生石膏、山栀、黄芩、苦参等。 3.脾胃湿热证:荨麻疹伴有脘腹(腹部)疼痛、恶心呕吐、不能进食,或伴有便秘。常用药物有茯苓、苍术、白术、山栀、泽泻、薏苡仁、车前子、木香等。 4.血热生风证:发病突然,皮疹弥漫全身,呈大片鲜红色,瘙痒强烈,或
荨麻疹吃什么中药可以根治
夏昆鹏 副主任医师
审核
浙江康复医疗中心
荨麻疹一般很难根治,但可通过辨证服用中药来缓解症状,荨麻疹需要避免接触过敏原。 荨麻疹如是风寒证,可应用解表剂进行治疗,如麻黄汤等。这类药物通常具有祛除风寒、解肌发表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证,对于风寒型荨麻疹的病情改善有一定帮助。若有恶寒和怕冷的情况,可配合使用益气固表的药物进行治疗,如玉屏风散。 部分人荨麻疹属于风热症,这种情况下应使用凉血清热的中药来调理,如消风散、防风通圣散等。这种中药具有散风清热的功效,能快速改善以风邪为主因所致的各种瘙痒性皮肤病,如荨麻疹或湿疹。
荨麻疹吃什么中药治断根
夏昆鹏 副主任医师
审核
浙江康复医疗中心
荨麻疹不不存在吃什么中药可以断根的说法。一般需要结合证型,辨证论治,可缓解病情,常用蝉蜕、地肤子等中药。 1.热蕴风湿型:好发于身强体壮的青年群体,易反复发作,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建议可煎服蝉蜕,浮萍,防风,栀子,黄苓,益母草,白藓皮,厚朴,通草,地肤子等进行调理。 2.血虚型:好发于中老年女性群体,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风团,面部失华,发黄,月经量明显减少,身体经常无力,睡眠减少,夜晚多梦等,建议煎服四物汤进行调理。 3.营卫不和(人体的内外气机不顺畅)型:好发于青年群体,易反复发作,常表现为皮肤瘙痒、不规则风团等,建议可以采用桂枝汤中加入地肤子,白藓皮两种中药材进行调理。 另外,荨麻疹患者一
中药治疗荨麻疹配方有哪些
赵天豫 副主任医师
审核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中药治疗荨麻疹配方需要辨证分型选择,常见的证型有风热型、风寒束表型、血虚风燥型、脾胃湿热型等。 1.风热型:表现为皮疹颜色比较红、瘙痒剧烈、遇热加重、发热、咽痛、腹痛以及口唇肿胀等症状。方用消风散,风疹属虚寒者不宜用本方治疗。 2.风寒束表型:表现为皮疹颜色较白、遇冷加重、舌质淡白以及脉浮缓等症状。方用麻黄桂枝汤加减,其不良反应和禁忌症尚不明确。 3.血虚风燥型:可见皮疹颜色淡白、夜间加重、口干、少津以及脉细等症状。方用荆防四物汤治疗,禁忌、注意事项暂不明确。 4.脾胃湿热型:常见有腹痛、食欲减退、大便溏泻、舌质红以及苔黄腻等症状。方用防风通圣散加减,虚人及孕妇慎用。 荨麻疹可能还有其他辨证分
慢性荨麻疹可以用哪些中成药治疗
王凤儒 副主任医师
审核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可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中成药,主要有荨麻疹丸、肤痒颗粒及防风通圣丸等。 荨麻疹丸:主要含有白芷、防风、白藓皮、荆芥、黄芩、升麻、苦参、赤芍、川芎、当归等中药,具有清热祛风,除湿止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风、湿、热而致的荨麻疹,湿疹等病症。本品不良反应及禁忌尚不明确,孕妇应慎用。 肤痒颗粒:主要含有苍耳子、地肤子、川芎、红花等中药,具有祛风活血、除湿止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湿疹、荨麻疹等瘙痒性皮肤病。本品不良反应尚不明确,孕妇应忌用。 防风通圣丸:主要含有防风、麻黄、薄荷、黄芩、连翘、白芍、荆芥穗等中药成份,具有解表通里,清热解毒(清除体内热毒邪气)的功效,亦可用于治疗荨麻疹,湿疹等病症。本品不良反应
治疗荨麻疹有什么中成药
王素梅 副主任医师
审核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荨麻疹属于中医学的“风疹”等范畴,多与风热、湿热、风寒、气血两虚等有关,可服用荨麻疹丸、皮敏消胶囊等中成药治疗。 荨麻疹丸由白芷、防风、白鲜皮、薄荷、川芎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祛风、除湿止痒的功效,能用于治疗因风、湿、热而致的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等病症。 荨麻疹丸的不良反应及禁忌尚不明确。忌食鱼虾海鲜类及酒、辛辣食物,饮食宜清淡。孕妇慎用。风寒型荨麻疹不适用,其表现为皮疹色白,遇风寒则发作或加剧者。 皮敏消胶囊由苦参、苍术、防风、荆芥、蒺藜等药组成,具有祛风除湿、清热解毒、凉血止痒的功效,能用于治疗急慢性荨麻疹、急性湿疹属风热证或风热挟湿证者。 服用皮敏消胶囊后可能会出现轻度腹泻、恶心、头晕、
荨麻疹中药配方有哪些
郎娜 主任医师
审核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荨麻疹的中医治疗需辨证论治,不同的证型给予相应的方药,举例如下: 风热型:起病急,风团色红,烧灼感,瘙痒,可伴发热、怕冷、咽喉肿痛、呕吐、腹痛等,遇热加重。治疗给予辛凉透表、宣肺清热的荆防方。 风寒型:皮疹呈粉白色,遇风冷加重,偶有腹泻,可给予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的麻黄方。 阴血不足型:皮疹反复发作,午后或夜间加重,伴烦躁易怒,口干,手足心热,可给予滋阴养血、疏散风邪的当归饮子。 另外,还可以局部用药,如百部酒外擦,还可以口服中成药如防风通圣丸或浮萍丸、秦艽丸、多皮饮。 患荨麻疹后需积极寻找过敏原,避免再次接触。饮食要清淡,多进食一些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禁烟酒及浓茶、咖啡等
中药怎么调理荨麻疹
孔维萍 主任医师
审核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中药治疗荨麻疹时,主要是辨证论治,需要根据不同的中医证型选择合适的用药。 通常情况下,中医把荨麻疹分为不同的证型,包括风热犯表证、风寒束表证、胃肠湿热证等多种。 1.风热犯表证的患者,可以用消风散治疗。 (1)消风散:具有疏风除湿、清热养血的功效。主治风疹、湿疹证,症见皮肤瘙痒、疹出色红或遍身云片斑点,抓破后渗出津水、苔白或黄、脉浮数。对于风疹属虚寒者不宜使用。 2.风寒束表证的患者,可以用桂枝麻黄各半汤加减调理。 (1)桂枝麻黄各半汤加减:具有疏风散寒,解表止痒的功效。主治风寒型荨麻疹,症见:风团色白,遇寒加重,得暖则减;恶寒(怕冷),口不渴等。 3.胃肠湿热证的患者,可以用防风通圣散进行调
荨麻疹中医辨证治疗
夏昆鹏 副主任医师
审核
浙江康复医疗中心
荨麻疹归属于中医“瘾疹”的范畴,辨证分型有风寒束表、风热犯表、胃肠湿热、血虚风燥证,分别用疏风、泻热、祛湿、养血的方法治疗,具体遵医嘱。 1.风寒束表证表现为风团色白、遇寒加重、得热则舒、不渴、舌淡苔白脉浮紧。宜疏风解表止痒。可用桂枝麻黄各半汤。 2.风热犯表则是风团色鲜红、瘙痒、灼热、热则加重、得冷则舒、咽喉肿痛、口渴、发热恶寒(怕冷)、舌红苔薄黄、脉浮数。应疏散风热止痒。可用消风散。 3.胃肠湿热表现为大片风团出现,且有恶心呕吐,大便秘结等症状。应该疏风通腑泻热。可用防风通圣散。 4.血虚风燥则有风团反复发作,日久不愈,口干,手足心热等症状。宜养血润燥、祛风止痒(通过祛除侵犯肌表的风邪来止
中医如何治疗荨麻疹
崔速南 主任医师
审核
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传染病医院
中医重点以祛风止痒作为主要的医治荨麻疹的方法。 中医把荨麻疹划分为,风热犯肺型和风寒束表型以及胃肠蕴热型、血虚风湿型,还有就冲任不调等。在辨证论治的原则上,结合经验用药,临床上疗效是比较显著的。比如可以用皂角刺、白鲜皮等,具备清热祛湿、凉血止痒的中药。这些中药可以用于各个种类的荨麻疹,作为止痒的经验用药。而金银花和蒲公英可以清热败毒,可用在治疗湿热蕴结的荨麻疹。生决明子和珍珠母,这些都能起到止痒的效果,适用于瘙痒难忍的荨麻疹。还有就是临床上经常用到的一些虫类药,比如说蜈蚣、乌梢蛇、僵蚕等,对慢性荨麻疹的医治效果也特别显著的,同时这些虫类药品也具备一定的抗过敏作用。当然,在采用中药治疗时一定要注意
慢性荨麻疹吃什么中药
俞丽华 副主任医师
审核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三甲
慢性荨麻疹的中药用药需要先进行辨证,用药比如荆防四物汤、八珍汤等。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属中医学“瘾疹”范畴。慢性荨麻疹多属虚证,治以益气固表、养阴润燥、祛风止痒为主。如血虚风恋证,可以用荆防四物汤加减治疗;营卫不和证可以用桂枝汤合白鲜皮、地肤子加减;气血两虚证可以用八珍汤或当归饮子加减。 治疗慢性荨麻疹除了中药汤剂,还可以口服中成药,如玉屏风颗粒、荨麻疹丸等。 慢性荨麻疹病情复杂,患者切勿自行用药治疗,应立即前往医院,遵医嘱用药。
荨麻疹如何中医治疗
夏昆鹏 副主任医师
审核
浙江康复医疗中心
荨麻疹中医常采取辩证施治的原则,常见方法有祛风扶正法、祛风除湿法、和解少阳法、凉血止血法。 1.祛风扶正法:风邪犯表而正气不足者,以玉屏风散配合西河柳、佛耳草达到祛风止痒的同时又能益气固表,散补兼施。 2.祛风除湿法:用于外感风邪,内蕴湿热者,以加减凉血地黄汤合五苓散,内可清利湿热止痒,外可疏散风邪,内外兼治。 3.和解少阳法:用于伤寒中风,肝胆不调,少阳证者,以小柴胡汤加减。 4.凉血止血法:用于血热妄行,常用山茱萸等药,收敛固涩,凉血止血。 临床还可采取抗组胺类药如多塞平;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日常要在注意避免用力搔抓致使皮肤破损,防止感染,避免用肥皂、热水洗澡,选择宽松、棉质衣物。
中医治疗荨麻疹效果好吗
孟淼 副主任医师
审核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中医治疗可以缓解荨麻疹的症状,具体效果与病情、个人体质有关。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治疗和针灸治疗。 中药治疗需要辨证论治,总原则为活血祛风,常用的基础方有玉屏风散、桂枝汤、当归四逆汤、消风散等。还可以用中药熏蒸外用,熏蒸药物常用的有四物消风饮等。 针灸治疗中常选用风池、曲池、血海等具有祛风活血特性的腧穴,根据证型的不同配伍不同的穴位,如气虚可配伍足三里、关元穴,血虚可以配伍膈俞穴等。 出现不适后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不可自行用药或针灸。
荨麻疹中药配方有哪些
夏昆鹏 副主任医师
审核
浙江康复医疗中心
治疗荨麻疹的中药配方有桂枝汤、消风散、当归饮子、防风通圣散、犀角地黄汤等。 1.桂枝汤:适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主要症状为风团颜色为淡红,有瘙痒的感觉,遇冷加剧,得热则可缓解。 2.消风散:适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主要症状为风团为红色,用手触摸有灼热感,患者常自觉瘙痒,遇热加剧,冷则有所缓解。 3.当归饮子:适用于气血亏虚引起的主要症状为风团为淡红色,或者与肤色相同,常常反复发作,迁延数月甚至多年不愈,或通常在劳累后加重;伴有头晕、心慌,经常感到没劲,失眠。 4.防风通圣散:适用于肠胃湿热引起的主要症状为风团色泽鲜红,风团的出现与饮食有关,多伴有腹痛腹泻或呕吐,大便稀烂不成形或便秘。 5.犀角地黄汤:
荨麻疹吃什么中药治疗有效
栗明 副主任医师
审核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荨麻疹属于中医瘾疹的范畴,临床上常选用消风散、桂枝麻黄各半汤等,选药治病应以准确辨证为前提。 瘾疹多因禀赋不足(先天体质和功能不好),又感受外邪导致营卫失调所致,中医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临床上根据不同症状选用不同的方药治疗: 1.风寒束表证:表现为风团色白,遇寒病症加重,伴有怕冷等症状。可用桂枝麻黄各半汤,以疏风散寒,解表止痒。风热表证及阴虚火旺者不宜使用本方。 2.风热犯表证:表现为风团颜色鲜红,灼热痒痛,伴发热,口渴等症状。可用消风散,以疏风清热,解表止痒。风疹属虚寒者,则不宜用。 3.胃肠湿热证:表现为风团色红,瘙痒,伴有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可用防风通圣散,以疏风解表,通腑泄热(用通大
治疗寒冷性荨麻疹中医药方有什么
黎金庆 副主任医师
审核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寒冷性荨麻疹可属于中医瘾疹中的风寒束表证,表现为风团色白、遇寒加重、得暖则减等,可用桂枝麻黄各半汤、玉屏风散、桂枝汤等中药来治疗。 1.桂枝麻黄各半汤:主要由桂枝、芍药、生姜、麻黄、大枣等组成,有发汗解表、调和营卫(使得人体的内外气机顺畅,各司其职)的功效,可用于太阳病(风寒邪气侵袭人体肌表,出现怕冷发热、头身疼痛、脉浮的表现)发热恶寒(怕冷),热多寒少者。 其不良反应和禁忌目前尚不明确。 2.玉屏风散:由防风、黄芪、白术组成,具有益气固表止汗(通过巩固肌表来止汗)的功效,主治表虚自汗(由于肌表虚弱频繁自然出汗),亦治虚人腠理不固(常指肌肤不能巩固汗液,体表汗出异常),易感风邪。 虚人外感,邪
荨麻疹中医治疗
耿涛 副主任医师
审核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荨麻疹在中医称为瘾疹,其主要是通过内服药物、针灸、中药熏洗等方式来治疗。 1.内服药物:风寒束表证治宜疏风散寒、解表止痒,可服桂枝麻黄各半汤。风热犯表证治宜疏风清热、解表止痒,可服消风散。胃肠湿热证治宜疏风解表、通腑泄热,可服防风通圣散,虚人及孕妇当慎用。血虚风燥证治宜养血祛风、润燥止痒,可服当归饮子。 2.针灸:治法为疏风和营。以膈俞、曲池、合谷、血海、委中为主穴,风邪侵袭加外关、风池;肠胃积热加内庭、天枢;湿邪较重加阴陵泉、三阴交;血虚风燥加足三里、三阴交;呼吸困难加天突;恶心呕吐加内关。主穴用毫针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3.中药熏洗:适用于瘙痒明显,无胸闷气憋者。风团红,瘙痒明显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