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访镇远古镇猪槽井:被奉为水晶宫祭拜,一天三次涨缩变色的奇井!

 飞行的书卷v3pd 2024-05-22 发布于云南
作者:飞行的书卷
时间:2024年5月14日

前言:镇远古镇有一口神秘的猪槽井,井水经年不涸,而且还会自如涨缩。猪槽井曾经一天要涨潮三次,早中晚各涨一次,间隔时间三到四个小时。水从井里涨出来时有轰鸣声,轰鸣声好似在唱大戏,锁呐吹奏,锣鼓喧天。持续差不多半个小时后,水又咕噜噜地退回了井中,沟渠中马上滴水全无。若遇阳光,井里的水还会变色,早上涨出的水呈青色,下午涨出的水呈蓝色,傍晚涨出的水呈绿色

镇远古城是个小山城,古城有四条巷道,从西到东分别是:冲子口巷、仁寿巷、复兴巷、四方井巷,如下图所示:
在这四条巷道中,分布着三条著名的井,分别是枇杷井(可能又叫云泉古井)、猪槽井、四方井:
猪槽井位于镇远古城冲子口巷、复兴巷及四方井巷巷尾北端,上述四条巷道中的猪槽井巷,就是因猪槽井而得名。去往猪槽井巷的路面,是由石板铺成的,层层叠叠的台阶顺山势而上,狭长而静谧,猪槽井巷子两侧多是明清时代遗留下来的老房子,其中包括青砖瓦房和木质结构的建筑。斑驳墙壁,充满了历史的沧桑。猪槽井是镇远古镇石屏山中段居民主要用水地方,
据信
此井始建于明代。目前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猪槽井井身包括底部,是一条狭长形天然石槽,酷似猪槽,但远远比猪槽更大,更深。井头处估计接近1.8米左右,水色清亮,井中还有好几条可爱的小鱼游来游去。
全方位实拍贵州镇远古镇神秘的猪槽井:
在上述镇远古镇三口井中,名字最丑陋但是最神奇的井,我觉得就是猪槽井了。
猪槽井的神奇之处,主要是
猪槽井
享受的待遇,远远高于镇远古镇另外两口古井——枇杷井和四方井!
第一,是专门为猪槽井建了一座无顶的屋,设了一座大门,门口写着“猪槽井”三个大字。也就是说,猪槽井有自己的宅居地:
第二,猪槽井有神龛。
井顶左侧,有一座石砌神龛。神龛最外围还有一副蓝字对联,可惜难以辨别了:
往神龛里面一看,竟然里面还有石刻,上书“水晶宫”三个大字,两旁还有红字对联,可惜下边几个字难以辨别。另外,神龛里的神像没了,香炉还在。而香炉外边,竟然摆了三杯深色的水:
实拍贵州镇远古镇神秘的猪槽井神龛:里面供奉水晶宫
这猪槽井到底什么来历呢?为何有这么一个名字?仅仅是石槽狭长像猪槽吗?
我在一旁找到一块石刻,上面刻满了字,可惜字迹模糊,已经十分难辨认了:
据说喀斯特土地上的井,基本上都是以三个字来命名。就像这里每一个人的姓名一样,既要包含姓氏,也要有族人排辈的辈份字,最后一个才是取名的字,所以,这片土地上的人——特别是那些上了年纪的人,是很少有两个字命名的。
但是“猪槽井”例外,还有另外一个名字——“槽井”亦或“潮井”。就连当地的县志,都无法查到对此井的记载。因为没有历史记载,加上这片土地的人说话前后鼻音不分,“猪槽井”的中间那个字,到底是“槽”还是“潮”,很难说得清楚。村子里的人在说起这口井时,一直都不愿意称为“猪槽井”,只是简单地说“槽井”(or“潮井”)两个字。
个中原因,只能从村民流传的说法中去探究了。、
按村民的说法,
据说猪槽井是猪拱出来的井
这个说法前半部分我是不太信:
大意是以前这里缺水,平时大家都是饮用望天水,如果天干不下雨,人们只好到很远的山洞里去挑水吃。山洞距村子很远,一天只能挑一担水,水挑回家,除了做饭饮用,就所剩无几了。牲口们往往都是饮用人们使用后剩下的水,有时水剩下不多,牲口们就没有水喝,就只得忍耐
我的看法:镇远古镇这里海拔很低,镇中间还有舞阳河流淌,雨量也充足。所以缺水的说法我不太信。
但后面的说法没有神话色彩,貌似说得过去:
一天,一户人家的猪忍不住饥渴从圈里跑出来,跑到山脚下一块岩石边,拼命用嘴拱地。主人去赶猪,发现猪拱的地方的土是湿润的,于是叫来寨上的一些人,到猪拱的地方挖井找水,十多个人挖了一整天,也没见水。第二天大家又继续来挖,终于挖到了一块大青石板。有人在石板上敲,发现石板下是空的。人们推测石板下藏有水,就希望能把石板砸开。但石板很坚硬,就在大家感到沮丧时,有个老人建议先用柴火烧,将石板烧烫后再砸。大家按照老人的建议,连续干了五天,第六天天快黑时,有人一锤子砸下去,石板破裂了,一股清泉从石板的破裂处喷了出来
真是恍如做梦一般,竟然在一头猪的指引下,村里就打出了水井!最初,村里人想把这口水井称为猪拱井;又有人想取名为肥猪井。不过“猪拱井”、“肥猪井”总感觉不雅观。但井的名字又不能离开“猪”,最后村民一致决定把这口井叫作“猪槽井”。
讲述的村人说,当时先辈们取这个名字,说是不能忘掉猪的功劳,还有一层不言自明的意思,“猪槽”谐音“朱朝”,朱家朝代的水井,外人要是问起来也更好说。
为何这里要弄出一个“水晶宫”的神龛祭拜呢?
据信,这口由猪引路拱泥,最后让人们开掘出来的井,的确是一口神奇的井!井水经年不涸,而且还会自如涨缩。猪槽井一天要涨三次,早中晚各涨一次,间隔时间三到四个小时。水从井里涨出来时有轰鸣声,轰鸣声好似在唱大戏,锁呐吹奏,锣鼓喧天,然后水就从井口涌出,欢腾流畅,溢满沟渠。持续差不多半个小时后,水又咕噜噜地退回了井中,沟渠中马上滴水全无。猪槽井的水随季节的变化会时大时小,天天如此循环往返不断,煞是壮观。而且若遇阳光,井里的水还会变色,早上涨出的水呈青色,下午涨出的水呈蓝色,傍晚涨出的水呈绿色,这种随阳光变幻莫测的色彩更是惹人叹奇。
对于这个说法,我没法验证:我第一次来到猪槽井时,是晚上七八点钟;第二次来到猪槽井时,是下午四点多钟。两次井水都很平静,颜色貌似也无太大变化。也许是我呆的时间不够(每次只呆了几分钟)?或者仅仅只是传说吧?后来从村民处得知,还真不是传说。
“猪槽井”为何又被有些老人称呼为“槽井”(or“潮井”)呢?看了上文,以下四种说法就说得过去了:
第一、“猪槽井”这个井名叫了一百多年后,到清顺治年间,乡里一位读书人认为“猪槽井”这个名字有辱斯文,遂将井名前的“猪”字去掉,改“猪槽井”为“槽井”;
第二、有的村民认为是取井所在的山脚位置——即当地人称为“槽”的两山之间的称谓;
第三、更多的村民认为,因为明朝后改朝换代了,先辈们为了避讳“猪”这个谐音,才将名字改过来的。
第四,“猪槽井”改名为“槽井”后不久,有位云游道士到此,目睹了“槽井”的上述神奇迹象后,遂建议村民们将“槽井”改名为“潮井”。
于是“槽井”“潮井”和“猪槽井”之名,就一直被混用至今。

猪槽井旁立着一块匾额,告示内容如下:
原来,现在古镇居民因为安装了自来水,大家已经不再到猪槽井里来挑水喝了。曾有过那么一段时间,猪槽井受到过冷落,也就没有人去管护猪槽井,猪槽井也因此而受到了动物的踩踏,垃圾的侵扰。最让村民们忧虑的是,猪槽井现在虽然还在流出水,但涨缩却不如以前那样有规律了,有时几天不涨一次,有时涨一次两三个小时都不往回退。涨出来的水也不像之前那样清亮了,更不会变换颜色了,以前涨水前那种如唱大戏的声音,也不知什么时候消失了。村民们担心某一天,猪槽井也如喀斯特土地上众多的水井一样,突然间就消失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