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丨夏之低吟

 昵称45109175 2024-05-23 发布于浙江

【1】街头

从和平路穿过长江路,头顶是高架桥,有车从高架桥上呼啸而过,伴随着桥下的习习凉风。

路边的小广场,一排排女贞树,晨练的人分好几个群体:晃腰的、打太极的、练八段锦的,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的范围,互不干扰。

五月街头的风景。

突然看见一位流浪汉坐在高架桥下面的阴影里,他背着大包,穿着厚厚的衣服,头发很长很乱。

他坐在那里一边抽烟一边沉思,你从他身边走过去,凉爽的风吹在身上,让人感觉生活还没有那么糟糕。

【2】去杜堂

开车上高架桥,先去接一位朋友。

杜堂是定陶区的一个小乡镇,去年冬天,这个小乡镇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那个临街的小酒馆,不显眼的招牌上,写着“方顺”两个大字。小酒馆的名字寓意很清晰,杜堂的朋友说这是一家开了三十多年的小酒馆,一踏进小酒馆你就感觉到三十多年的气息迎面扑来。

冬日的中午,来小酒馆就餐的人不多。沿着逼仄的楼梯上到三楼,包间同样逼仄,但房间里暖意十足,小酒馆的老板早早打开了空凋。(定陶的朋友为斌在一些聚会上,经常说起你写这个小酒馆的文字,几个“逼仄”让人印象深刻。)

那次聚餐的菜肴还在眼前晃动:红烧狗肉、辣子鸡块、菠菜粉丝、凉拌藕、油炸黄花鱼、芹菜炒肉,摇曳的美味,让人流连忘返。

以茶代酒,同样喝出了朋友们的热情。

每人一碗羊肉炖白菜,压轴的菜肴,面食是烧饼,又大又厚的烧饼,散发出热气和香气。

五香粉的香,糖稀的香,芝麻的香,面粉的香。夹上几块狗肉,于是又有了肉香。

羊肉炖白菜,因为炖的时间长,白菜和羊肉紧紧糅合在一起了。

汤是粘稠,炖得烘烂的白菜,融入了羊肉的香味,白菜的甜味。

寒冷冬日小酒馆的一碗羊肉炖白菜,是对一个平原小乡镇的最好回望。

从高架桥下来,左转,停在朋友住的小区门口,朋友正好出来,长裤、短袖衫,很精神,好像是去打一场高尔夫球。

好多年前的韩国之旅,在高尔夫球场,隆起的绿色草坪,好多好多白色的绣球花。

高架桥两边林立的高楼,钢筋水泥的丛林,因为早晨凉爽的风,丛林变得感性起来,柔软起来。

下高架桥,沿着公路,路两边的麦田有了金黄的颜色。

风吹麦浪,绿树摇曳,石榴花在开。

【3】仪式

在杜堂中学举办一个简单的捐赠仪式,之后是书法家和学生的互动环节。

杜堂中学绿化非常好。但阳光强烈,夏天的阳光有了热度,一下车就感觉到这样的热度。

茉莉花茶的香味,坐在学校的会议室里,可以看见窗外的阳光和绿树。

简短的捐赠仪式,孩子们整整齐齐坐在下面,纯净的目光,是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之后是和学生互动的环节,定陶的朋友刘石是一位书法大家,好多年前鄄城的朋友胡聚刚和你聊起过刘石,还给了你一幅他写的字,后来定陶的朋友又说起过他,和他在一起有几次活动,于是有了交往。

他给学生做一个讲座,说到写字磨墨的道理,磨墨的过程就是让人心静下来的过程,一边磨墨一边构思,人磨墨,墨也在磨人,共同成就对方。在他的娓娓道来中,孩子们都用心在聆听。

讲座结束,朋友海同、刘石等几位书法大家进入写字环节。他们给你写了横幅和几个扇面:夏天的味道、月光水岸、雨生百谷、夜深沉、夏之光,都是你写过的文字标题。你想用这种方式定格过往的生活,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后来在校园里转了转。

学校的书法广场像模像样了。围着书法广场的小河沟注入了清清的水流,广场变得灵动起来。

隆起的草坡上,三叶草白色的小花。几棵苦楝树,漂亮的树冠,站在树冠下面,风吹过来,凉爽的风,

如果小河沟里有小鱼在游动就好了,如果水里有睡莲就更好了。

广场南边有一小块菜地,种着大蒜和大葱。菜地边有几棵杏树,杏子黄了,定陶的朋友为斌说“花褪残红青杏小”,但已经不是青杏了。

【4】突然想起戚姬寺

在杜堂中学的小广场上,突然想起戚姬寺。

去年冬天在那个农家小酒馆之前,路过寺后村的戚姬寺。

戚姬寺在大路北面,路南是一个小公园,公园里有一座木亭子,上书“藏龙井”三个大字。

亭子中间有一口老井,井口覆盖着铁栅栏,透过栅栏可以看见幽深的井壁,井水幽暗,映照着同样幽暗的历史。

寺院的门开着,门前左右各立着一块石碑,碑上有介绍寺院的文字:

戚姬为汉高帝刘邦的爱妃,刘邦死后戚氏母子被吕后所害。相传汉文帝即位后建祠庙纪念戚夫人,后世称之为“戚姬寺”,占地面积五十亩。戚姬寺遗址于2006年12月7日入选“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列表。

推门走进寺院,有新建的大殿和配房,无人打理,殿里面布满尘灰。

院子里长满了杂草,厚厚的杂草,形成了一个大草垫,走在上面非常柔软。

背阴处有厚厚的积雪,在枯黄的草从中分外耀眼。

草丛中隐藏着百度上介绍的那段历史:楚汉相争时,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一战,刘邦失利,逃至定陶,夜宿戚家寨(今戚姬寺东),与戚姬结为夫妻。戚夫人就此有孕,后生子如意,公元前202年(汉高祖五年),刘邦在官堌堆登基做了皇帝。遂接戚姬及其子如意入宫,封如意为赵王。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十二年),刘邦死于长乐宫。吕后掌权,遂以鸩酒害死赵王如意,囚戚夫人于永港,削去头发,戴上枷具,穿上奴隶的衣裳强迫戚夫人舂米。之后,吕后又别出心载地将罚作奴隶的戚夫人的手足砍去,挖去双眼,烧聋双耳,药哑喉咙,扔到猪圈里称为“人彘 ”(人猪的意思)。戚夫人被害,戚家被抄,戚姓人逃到戚庄隐居,改姓为齐。公元前179年(汉文帝元年),文帝刘恒即位,铲除诸吕,恢复了刘氏政权,并在戚夫人的故乡定陶建祠祭奠,以亦纪念。该祠建在高岗之上,人称戚姬寺。戚姬寺原有大殿三间及配房,院内古树参天,傍晚时分,晚鸦归巢,绕寺飞鸣,似哀戚姬,故“戚堌晚鸦”成为了定陶古八景之一。

【5】记忆中的午餐

在杜堂还有一次午餐的经历。午餐在“幸福小院 柴火炖鸡”餐馆,一个农家院落,一只大公鸡的塑像高高立在院落的大门上。

家常的菜肴,用土碗盛着。凉拌马齿苋、辣炒鸡血、醋溜笋瓜、炝绿豆芽、油炸桑树叶、辣椒拌皮蛋、蒸红肉、蒸酥肉、瓦块鱼、蒸卷煎、辣炒公鸡、红辣椒面糊、蒸馒头。

很有味道的农家菜肴,每一道菜肴都是记忆中的味道。

油炸桑树叶第一次吃,味道独特。

【6】从杜堂去曹庄乡

从杜堂回来不久,又去了单县曹庄乡。

曹庄乡位于单县西南约15公里,东接黄岗镇、西接郭村镇和高老家乡、南邻浮岗镇、北邻莱河镇,是一个三万多人口的平原小乡镇。

单县的许多乡镇你都去过,唯独曹庄乡让你感到陌生。一个不起眼的平原小乡镇,在你踏上它周边乡镇的过程中被遗忘了。

好多年前有一次去曹庄乡的机会,从单县县城出发,在一个夏天的下午,接近四点钟的光景。

天气闷热,天空阴云密布,刚出县城雨就落下来了,大滴大滴的雨点,伴着大风,一会功夫大雨滂沱,车窗上的雨刷只能越刷越快。

南北姬浮(姬庄至浮岗镇)公路上行驶的车辆亮起了车灯,一些骑三轮车的人披着雨布,在雨中艰难行驶,突如其来的大雨让行人猝不及防。

公路两边的树木树冠硕大,遮挡住了天空,通往浮岗镇的旅游线路,在雨声喧哗中。

曹庄乡街道两旁大都是两层小楼,建筑风格和南方的相似,单县紧靠着江苏,南方文化和北方文化的融合,许多地方体现在建筑上。

雨中的平原小乡镇街上没有多少行人,乡镇集市的繁华在风和日丽的天气,大雨把乡镇的人们关进了屋内,雨声让他们变得很兴奋:麦收后种下的玉米和大豆正需要雨水,一场大雨让他们省去了许多费用,浇地要花费许多水电费。

小车停在一个广场上,对着广场是一座三层的楼房,曹庄社区的办公楼,你们冒雨踏上楼房大厅的台阶,乡里的人员迎了过来。

曹庄乡的当家人姓许,瘦瘦的,但很精干。说起曹庄乡近几年的发展滔滔不绝。曹庄村建起了新村,变成社区,新建了文化广场和文化大院。全乡新修了几条公路,规划了果园采摘基地,对古林台遗址重新打造,曹庄乡也要打好旅游牌。

窗外的雨声让你对曹庄乡的古林台充满了神往。

被淹没的古镇在曹庄乡东北约六七里的地方,数千亩的湿地坑塘水池星罗棋布,杨柳依依,荷花盛开,因为窗外雨声喧哗,这样的场景只能存在于你的想象中。


好多年后终于去了建好的林台古镇,在强烈的阳光下,游览了古镇民俗一条街,茶馆、布坊、烟馆、打绳房、中药房、高府等等,感受单县的“历史记忆”。

据民国版《单县志》记载:“林台,于城南十八里。三台连墀,高耸相望,为汉时转运防御之所。”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年至1566年),黄河大泛滥,林台被吞噬湮没,民众舍家撇业,悉数逃离远居。

古林台民俗文化村,收藏展出近万件黄河文物,充分反映了古代黄河流域农耕文明及华夏先民的经济、社会、文化、生产、生活的状态。

根雕艺术展览馆,正在展出的是单县民俗文化传承者、民间文物收藏家刘峰的根雕作品。根雕艺术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艺术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轿子、马鞍、石臼、灶台、算盘、织布机……各式各样带着浓郁生活气息的文物陈列在黄河民俗展览馆里。据悉,这里的文物类型之多、数量之众为单县之最。

镖局展馆,有一面大鼓,抡起鼓槌敲击,浑厚的鼓声将人带回那个镖局兴盛的年代,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在本平台发布的作品,在腾讯【企鹅号】【喜马拉雅】【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前往关注并收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