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记载:起死回生之草,可救万物

 文香阁 2024-05-23 发布于河北

       鹿活草,学名Carpesium abrotanoides Linn.,属于菊科天名精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Image

详细简介

形态特征: 鹿活草通常具有直立的圆柱形茎,茎呈绿色,全株带有臭气。其叶片为长椭圆形,整株植物形态特征鲜明。

生态环境与分布: 鹿活草生长于特定的生态环境中,具体分布范围和生态习性未在此资料中明确给出。然而,作为一种药用植物,它可能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的山野、林缘、路旁等处,适应性强,能在多种土壤条件下生长。

历史传说与别名: 鹿活草在古代曾有救活受伤鹿只的传说,因此得名。另外,它还有“刘炳草”、“茢甄”等别称,这些名称反映了其在民间传统医学中的应用历史和文化背景。

药用部位与采集: 药用部位为菊科植物天名精的新鲜或干燥全草。采收后通常进行适当的处理以备药用。

性味与归经: 鹿活草性寒,味辛,归肝、肺经。

Image

功效与主治:

  1. 清热解毒:适用于热毒所致的咽喉肿痛、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及疮疡肿痛、痈肿疔毒等皮肤软组织炎症。对于外伤如创伤出血、蛇虫咬伤也有一定疗效。

  2. 化痰利尿:用于痰热壅滞引起的咳嗽、痰多不易咳出,以及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状。常与射干、苦地胆等药物配伍使用,以增强化痰利尿的效果。

  3. 止血:对内出血如吐血等有止血作用,可将天名精晒干研细服用,或与其他止血药物合用。

  4. 治疗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鹿活草(新鲜全草)煎剂可用于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能促进黄疸消退、转氨酶下降,并改善患者自觉症状。疗程一般较长,需连续服用9~41剂,平均约20剂。

  5. 其他用途:鹿活草还被记载可用于治疗蛔虫病、蛲虫病、绦虫病等肠道寄生虫病,以及虫积腹痛。

偏方应用: 鹿活草在民间还被用来制作成丸剂或捣汁直接应用于咽喉肿痛、痰涎壅滞等急症,如与生姜同煎服,或与生蜜和丸含化,以迅速缓解症状。

疗程与用量: 鹿活草的具体疗程和用量因人而异,取决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个体差异以及所采用的具体治疗方法。一般来说:

Image

  • 对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根据上述资料,治疗疗程可能需要数周至数月,平均服药约15.4天黄疸指数开始显著下降,19.4天谷丙转氨酶恢复正常,肝脾肿大与压痛也有改善。

  • 对于其他疾病,如咽喉肿痛、支气管炎等,一般按照医嘱或传统中药方剂的常规用量来使用,具体用药时长应根据病情发展和医生指导确定。

  • 在使用鹿活草治疗寄生虫病时,应遵循相关抗寄生虫药物的疗程规定,确保彻底驱虫。

注意事项: 在使用鹿活草治疗任何疾病时,患者应遵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疗程。同时,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并在必要时及时就医。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配合饮食禁忌,如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时应避免食用酸、辣、肥肉等食物。

Image

      鹿活草具有清热解毒、化痰利尿、止血等多种功效,可用于治疗咽喉肿痛、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急性黄疸型肝炎、寄生虫病等多种病症。疗程长短依病情而定,从数天至数月不等,具体应遵医嘱并注意个体差异及药物反应。在使用鹿活草时,务必咨询专业医师,确保合理用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