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史为鉴:岭南史上'黑人独立'事件,匪首称为黑帝 ,欲成立安南国

 院长室 2024-05-23 发布于河北

在中国古代一个封建王朝统治末代,伴随来就是农民起义。正所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是农民起义推翻一个朝代的统治。

但古代农民起义主体,都是汉族人。可是,在唐朝中期却有一次黑人起义。那时候,黑人的地位低下,被冠以昆仑奴的称号。但是,一个叫梅叔鸾的黑人,领导了黑人起义,打破了黑人为奴被歧视的地位。也正是由于他的起义,成为安南地区,也就是今天越南脱离唐朝统治的导火索。

以史为鉴:岭南史上"黑人独立"事件,匪首称为黑帝 ,欲成立安南国

现在,我们就看梅叔鸾起义揭开的中国历史上一段鲜为人知的黑色传奇。

大唐昆仑奴的众多

每当提及黑奴时候,很多人都会想到十九世纪美国的解放黑奴运动。但早在我国古代,就有黑奴存在了。唐朝作为一个开放而盛世的时代,长安乃是国际化大都市,汇聚着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尤其是聚集在长安的黑人数量庞大,大约有三万多人,均来自于东南亚、印度与北非,这些黑人都被统称为“昆仑奴”。

唐朝把黑人称作“昆仑奴”,也就是意味他们乃是奴隶,受雇于人。唐朝的“昆仑奴”,身材魁梧、体格强健,贵族豪门自然喜欢雇佣他们为奴隶。在盛唐时候,商人们为了保障路上的安全,雇佣了昆仑奴为私兵和保镖。同时,昆仑奴也成为贵族家庭技艺高超的舞者,如杜甫的诗歌“家家养乌鱼,顿顿食黄鱼”,乌龟暗指黑人,表达当时贵族家庭都有着昆仑奴,可以看到唐朝社会是接纳昆仑奴的。

以史为鉴:岭南史上"黑人独立"事件,匪首称为黑帝 ,欲成立安南国

在唐朝出土文物中,经常可以看到黑人陶俑的身影,这也是昆仑奴。这些昆仑奴的陶俑栩栩如生,被描绘得孔武有力,代表唐朝社会是认同和欢迎昆仑奴的。

昆仑奴的来历

至于昆仑奴的身世、来历和特征,众说纷纭。但根据史料记载,昆仑奴很可能来自于东南亚地区,尤其是今天越南西贡一带。如在《旧唐书·南蛮传》中就记载了越南出昆仑奴:“在林邑以南,皆卷发黑身,通号'昆仑’。”

在唐朝,越南西贡被称为“柴棍”,发音就是“昆仑”。所以,来自越南西贡的黑奴被统称为昆仑奴。越南西贡的昆仑奴,可能是马来黑人,属于矮黑人种,分布在东南亚群岛,外貌特征与与唐朝文献描述的昆仑奴相一致。交州的民众都需要向中央缴纳赋税和服兵役,自然西贡一带的黑奴也是作为赋税进贡给中央。至于西贡一带的黑人,可能是阿拉伯商人带来的,或者是印度或者是东南亚群岛的黑人。

以史为鉴:岭南史上"黑人独立"事件,匪首称为黑帝 ,欲成立安南国

唐朝对越南的苛捐杂税

需要提及的是,唐朝时候的越南没有独立,当时叫做交州,属于中国的领土。在唐朝和唐朝之前,岭南一带包括今天的广东、广西以及越南北部地区,在行政设置上叫做岭南道。岭南道下面今天越南北部叫做交州,设置安南都护府,接受中央的郡县管理。

唐朝时候,交州地区民众要求缴交很高的赋税和索取贡品,这引起了安南民众的不满。尤其在唐玄宗时候,向交州地区催交大量贡品荔枝,如此苛捐杂税引起了当地农民怨恨

这样,在交州地区有一个叫梅叔鸾的黑人,他的生平经历在《旧唐书·南蛮传》记载,他唐朝安南都护府的枚埠地区属于安南蛮渠梅氏,“身材魁梧,通体黝黑”,这个黑的程度不可能是晒黑,可能就是肤色的黑,史学家推测他就是纯正昆仑奴后裔。

以史为鉴:岭南史上"黑人独立"事件,匪首称为黑帝 ,欲成立安南国

梅叔鸾叛乱

梅叔鸾每天都在山上捡柴、干粗活、种田和放牛,虽然生活贫穷,却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有着宏伟的理想。

有一次,唐朝官员对交州催交贡品荔枝数量太高,引起了农民极度不满。梅叔鸾目睹着民愤滔滔,觉得时机成熟。他想着交州这个地方天高皇帝远,可以在一个地势险要的地方做根据地,即使大唐雄兵千万,打过来也是非常不容易。然后,可以在根据地里自立为王,做个土皇帝也好。

于是,梅叔鸾在722年(唐玄宗开元十年)发动了农民起义,一开始他四处演讲游说,鼓动当时对大唐统治不满的农民加入起义军队伍,并许以高官厚禄,没多久就拉起了一支小队伍。

以史为鉴:岭南史上"黑人独立"事件,匪首称为黑帝 ,欲成立安南国

之后,梅叔鸾就在卫山附近建立起万安城,自己一人称帝,当地人也称呼他为“黑帝”,建立国家又叫做梅朝。

梅叔鸾不是一介鲁夫,他很有计谋,知道人多力量大。于是,他首先在交州地区联合安南都护府各地的土豪酋长等人起义,以及联合交州附近的真腊、林邑等小国,在短时间内就攻下了安南都护府的宋平城,一举控制了交州三十二州。

唐太宗得力太监

历史上农民起义都是以攻下旧朝代的首都,建立大一统的国家为目标,可是梅叔鸾不受汉族文化影响,没有统一中国建立新朝代的野心,目的就是分裂祖国,自己做土皇帝。于是,他在建立根据地之后,就派人上书给大唐朝廷,号称自己拥有四十万雄兵,要求唐朝承认他自立为王,把交州地区分裂出去。

以史为鉴:岭南史上"黑人独立"事件,匪首称为黑帝 ,欲成立安南国

当时的唐玄宗,也没有被杨玉环迷得神魂颠倒,还算是励精图治。面对梅叔鸾在交州地区叛乱,分裂国家的行为,立即派内侍太监杨思勖为骠骑将军,联合安南大都护光楚客一起征伐梅叔鸾的叛军部队。

杨思勖虽然是一名太监,却是饱经沙场能征善战的将军,乃是唐玄宗最信任的亲信。杨思勖来自岭南地区广东,原本姓苏,进宫之后被一位姓杨的老太监收养,改了姓,成为杨小公公。

杨思勖在皇宫里学得一身好功夫,对于军队、战阵一类也是颇有研究。之后再710年和713年,唐玄宗李隆基先后发动的“唐隆政变”和“先天政变”中,杨思勖辅助主子李隆基,在政变中身先士卒,立下了悍马功劳,帮助李隆基分别干掉了韦皇后和太平公主,使得李隆基能顺利登上皇位。

以史为鉴:岭南史上"黑人独立"事件,匪首称为黑帝 ,欲成立安南国

李隆基登基之后,杨思勖成为新主人李隆基最忠实的贴身保镖,也拥有了发挥自己能力的舞台,从一个从七品太监小头目晋升为三品的银青光禄大夫。

杨思勖的应战策略

当唐玄宗看到梅叔鸾分裂分子叛乱时候,暴怒一阵之后,就立即派遣最信任的太监杨思勖派遣征伐叛乱。当时杨思勖已六十三岁,他出身于岭南,知道平定这一次叛乱有两大难点,一是大唐精兵虽然骠勇善战,但是北方人却不一定适应南方湿热的气候,可能会出现水土不服的尴尬境遇。同时,在岭南丛林战中,北方地区骑兵作战会很难发挥上场,最终也变为游击战。

于是,杨思勖虽然是老太监,却姜都是老的辣,携带了少量的兵马和大量的钱财从西安赶到广西,然后用这些钱财招募岭南地区本地人为军队,很对就汇集了十多万部队,士兵水土不服问题也就解决了。

以史为鉴:岭南史上"黑人独立"事件,匪首称为黑帝 ,欲成立安南国

杨思勖虽然是老太监,却是熟读兵法,他在地图上对作战路线做了无数次推演之后,以及精心准备后勤筹划,决定沿着当年东汉马援将军讨伐征氏姐妹的行军路线,避开叛军主力占据的有利地形,沿海推进,随山开道,采取大迂回战略。

判军被镇压

这样,杨思勖率领的部队出人意料出现在叛乱分子的大本营面前,令梅叔鸾也是措手不及。梅叔鸾虽然有着黑人的身强力壮,却没读过兵法,自然抵御不过杨思勖的唐朝军队。在这一场没悬念战斗中,40万大军很快就被打得落花流水

就这样,梅叔鸾分裂越南的皇帝梦不到一年,就被打败,之后他败逃,随后被杀,尸体被大唐军队带回朝廷。残余部众立其第三子梅叔辉为君,是为梅少帝,但不久即为唐朝官军所灭,交趾郡也重新回到大唐领土的怀抱之中。

以史为鉴:岭南史上"黑人独立"事件,匪首称为黑帝 ,欲成立安南国

梅叔鸾的叛乱失败,后世的越南人却对他非常推崇,越南有多座城市和街道都以梅叔鸾的名字命名,如顺化市有梅叔鸾街,河内市有梅黑帝街。这可能是唐朝虽然平定了梅叔鸾的叛乱,但梅叔鸾的叛乱却对分裂运动产生很坏的影响。日后唐朝爆发的安史之乱,广州的黑人就模仿梅叔鸾,占领广州屠杀民众,并且短暂实现独立,直到黄巢快刀斩乱麻全部消灭。

大唐末年的起义和叛乱的连年,这也使唐朝内部的动荡,放弃对越南的管理,最终造成了越南与古代中国的分离。

以史为鉴:岭南史上"黑人独立"事件,匪首称为黑帝 ,欲成立安南国

结语

回顾交趾梅叔鸾分裂祖国的行为,我们必需从这一段历史中汲取教训,加强对边境地区管理,防止国外势力的渗透对中央政权造成危险,维护国家的安全以及和平稳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