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点中医知识 | 中医五运六气 • 带你推演甲辰2024五运六气与你的身体态势。

 文香阁 2024-05-23 发布于河北

古人说得好:“不识五运六气,检遍方书何济?”五运六气是中医学的核心所在,它在《内经》中占的比例有三分之一还多,不懂五运六气,你永远成不了大医!

Image

《黄帝内经·素问》中有一《运气七篇》专门讲解「运气」,《运气七篇》的全称叫作「五运六气」。

「五」这个数字很抽象,为了方便运用便以中医符号贴个标签,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天干。

这十个天干每隔五位为一组,每一组化一行,即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火,十个天干实际上是五运的一个符号体系,其实就是一个标签,好比家里各种衣物放在了不同的抽屉里,为了方便取用便贴上了袜子、背心、裤子等标签。

这十个天干化出来的五行指的是什么呢?实际上就是五音,即角、徵、宫、商、羽,其对应的便是木、火、土、金、水,五种音其实就是五种频率,主要影响了人的体质,具体就表现在五脏的形态上。

《黄帝内经》里有很多内容涉及到人体五脏形态的问题,五脏的形态决定了体质的强弱,比如一个人的鼻子又高又直又挺,而另一个人的鼻子又短又矮又塌,从中就可以看出肺功能的强弱,前者要强于后者。

稍微一想便不难理解,同样是吸入冷空气,鼻子长而挺直的便更能将冷空气温暖下来,如此肺便不易受寒,若鼻子短而矮塌,冷空气就容易侵入肺部。

需要注意的是,个人的形态除与父母遗传有关外,也受其它因素影响,即便是一个家族里的亲戚甚至是同胞兄弟姐妹,彼此间的相貌有时也会有很大差异,这和出生时「天气」及「地气」的变化有很大关系,这些便是「五运」的内容。

而往深处想,五脏也会有所差异。比如说我和父母比较,我小时候就很好奇这个问题,他们的手比我的大,把手攥起来的拳头也比我大,而拳头相当于心脏的大小,也就是说我父母的心脏要比我大,可是我却比父亲高,身高和我相近的哥哥也是如此,拳头比我大,却比父亲小。

当时我甚至开玩笑般问父亲:「我是您的亲生儿子吗?」结果自然是被父亲骂了一顿。

其实这就说明了,一个人的形态除了遗传因素外,还有许多其它因素。后来学了中医后我发现,其实体质形态变化和「五运」有很大关系。

攥起拳头的大小相当于心脏的大小,而心脏的大小其实对身体的健康影响很大,在所有脏器之中,心脏的影响无疑是最大的。其它的如肺,肺大且厚壮的人要比肺小且薄脆的人肺活量更大,而且更不容易感受热邪和寒邪,抗邪能力要强很多。

这种便称之为体质,而这个是难以改变的,皮肤破损还能修复,可脏腑一旦长成便难以改变,虽然现在医疗发达,有肺脏移植、肾脏移植甚至是心脏移植,但出生长成的原件形态一旦确立了就难以更改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体质因素」,而「五运」重点讲的就是这个问题。

至于「五运」的详细内容,如不同季节的五运、如何看出自己具体是什么体质、如何根据体质并用于养生,这些内容我都会在正安的正式的大课上仔细聊聊,我们不仅要明白道理,还要能将道理运用在自己的身上,将之转化为需要的能量。

除了「五运」以外,还有「六气」。中医治病讲究「治标治本」,而《黄帝内经》便把这个「本」称作「六气」,这里的「六气」讲的是「天气」,实际上是六个字,即风、寒、暑、湿、燥、火,其中又分作两部分,一部分叫做「地气」,一部分叫做「天气」。

具体何为「地气」,何为「天气」?这里举个例子,很多运气学了多年的人仍然分不清「客气」和「主气」,或者说分不清「地气」和「天气」,其实很好理解,你站在屋子前,屋子后有一座山,这种不动的固定状态,便称之为「主气」,或者说是「地气」。

而你把头抬起来,能看到天上许多流动的存在,比如太阳、月亮、水星、木星、火星、金星等,远一点还有「北斗七星」,甚至占星学讲的「十二星座」以及中国古书里讲的「二十八星宿」都能看到,这些都是时刻在运动着的,只是离得越远就看得越不清楚,离得越近就越清楚,比如太阳和月亮。

这种时刻在动的星体会向地球辐射能量,这种就称之为「天气」或「客气」。

实际上《内经》里讲的「六气」中对地球上万物影响最大的就是太阳和月亮,只要掌握了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规律,那么对「六气」的学习和理解就不难了。

中国传统有太阳历和太阴历,这里告诉大家一个秘密,中国其实还有一种历法叫做「中道历」,又叫作「60甲子历」。很多人都不知道「60甲子历」是什么,其实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历法。

Image

运六气就是详细地学习「60甲子历」,结合每个人的不同体质学习每一年、每一月甚至每一日每一时的主气和客气的变化,因为主气不动,客气时刻在动,所以会出现36对主气和客气的变化情况,这36对分配到年月日时上面去,我们就能够掌握「天气」和「地气」组合出来的能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除了以「五运」了解身体体质外,我们更要了解外邪即风、寒、暑、湿、燥、火这六种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黄帝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那「正气」和「邪气」的变化规律是什么?这正是「六气」所要详细论述的问题。

如果你掌握了这个规律,看病的时候脑子里就会有一个清晰的分析思路,「六气」的时间单位最长是一年,即将一年划分作六段,配合风寒暑湿燥火,另一种则是将时间跨度延长,比如60年,那每10年便作一个气,一共是6个气,以此作为分析的角度。

缩小一点的话,每个月也可以分,或者每一天也可以分成六部分,甚至一个时辰也可以分成六部分,如果掌握了「六气」的规律,那么时时刻刻都可以向内观察自身的健康情况。

《皇极经世》甲辰2024值年卦

事实上,自然的不对称变化不仅人人可以感受到,如春夏秋冬的变化;而且我们还可以根据平方反比的引力公式来测算出,毕竟太阳和地球、地球和月亮之间的距离变化会引起引力变化,如海水的潮汐效应就是由引力的不对称变化引起的。人是可以看成地球的一个缩影的,地球中水的体积占到70%,而人体大部分也是由水构成的,水占到人体的重量也是70%。类比到人类,我们就可以知道自然变化作用于人的体液时,也会引起各种组织液的潮汐效应,人体的众多生理周期就是自然周期在人体中的一种反映。

在这里,如果你不相信自然规律对人的决定性,就不要往下看了,因为你看了也不会信。中医的灵魂是什么?是气理学说,它用统一的一种物质(气)有序(阴)和无序(阳)变换的原理解释了自然界的一切,这其实是一个标准的系统发展规律,因为物质从无序向有序转化就是系统的产生,从有序向无序转化就是物质系统的灭亡。这个规律也可以简化为一句话,那就是“整体决定局部”,即阳主阴从。

人是一个物质系统,当然遵循着这个规律,中国先人就是用它解释了 人的生老病死,并用来指导中医学。中医学就是建立在对这个大自然最普遍规律的认识之上。

认识到这个规律,是你学好中医的第一步。认识到自然变化的规律这是第二步,而描述这个自然变化规律的就是五运六气。

皇帝元年至公元2344年历史运气表

从中医的病因就可以知道,疾病有内因和外因之分, 内因就是一个人先天的体质偏性,外因就是外在世界的变化。当外在世界的变化加剧了人的体质偏性,使它偏上加偏,人就病了。比如,一个人先天肝亢,遇到木旺的运时,就很容易发病,因为它使人的肝亢程度加剧了,达到了一定程度,对应的组织细胞就会病变, 于是就产生了西医学上所说的疾病。

五运六气的重要性就是不仅可以推导出疾病的外因,而且还可以推导出疾病的内因,疾病的原因掌握了,中医的核心就掌握了。

自然是在不对称变化中存在的,只要有点理性的人都能够感觉到,可是科学家们所依赖的精密仪器观察不到这种变化,基于观察不到就认为不存在的理由,西方科学就不承认它的存在,至今科学上还把对称当成是整个西方科学的基础。

很多人可能认为人的体质偏性会变来变去,其实,人就象一个原子,其原子核是一生不变的,变化的只是它的空间。人体也是一样,其核心的体质偏性一生是不会变的,你的性格就是由你的体质偏性决定的,所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谁见过一个人的性格变来变去?对人体来说,后天的变化只是人的表层,因此,只要抓住了人先天的体质偏性,就把握住了疾病的主导。

中医的病因学告诉我们,人是自然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顺应自然则生,违背自然则死,疾病就是大自然对不顺应它的人的一种惩罚。

人为什么不能够顺应自然?就是人先天的体质偏性造成的,是它造成了整体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引起整体的管理失控,而疾病就是整体管理失控的一种结果。中医就是一门通过恢复人体的管理,使人体不断顺应自然的学问。

人是自然变化的一个缩影,人先天的体质偏性当然也是自然变化的一个缩影。五运六气根据出生时间,就可以推理出人先天的体质偏性。人为什么会生病?内因是变化的根本,也就是说,体质偏性是疾病的关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也就是说,自然变化是疾病的诱发因素。或者说,当自然变化加剧了你的体质偏性,使它偏上加偏,你就病了。

显然,五运六气不仅和疾病的外因有关,而且和疾病的内因也紧密相关,即先天的体质偏性。掌握了五运六气,就把疾病的内因和外因都掌握了,这是中医学的精髓。

比如,53年三气生人。癸已年,火不及,寒气胜,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 三气主气少阳相火,客气厥阴风木。此人的体质特点就是肝胆火旺,肾阳虚。

如果到了2019年,就非常容易发病。而2019年三气的五运六气是什么?土不及,风大行,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三气主气少阳相火,客气厥阴风木。一片风木相火,它加剧了人先天的体质偏性,当然容易发病了。

也就是说,学了五运六气,就了解了人先天的体质偏性,而这是疾病的根本。而了解了人先天的体质偏性,就知道容易发什么病,发病的方向就是体质偏的那一功能系统,比如,肝功能亢进,就容易伤脾胃,易得消化系统疾病,也可以得高血压,得肝胆系疾病。

了解了先天的体质偏性,就知道如何养生。无非就是恢复这种体质偏性罢了,肝亢就疏肝,肾阳虚就补肾阳,气虚就补肺,脾胃弱就补脾胃,心功能弱就强心。

除了这些,用五运六气还可以预测疾病的发生。如果肝亢,最容易发病的时间就是木运过旺的时间,因为它加剧了先天的体质偏性。如果肾阳虚,最容易发病的时间就是行寒运的时间。

把疾病的内因和外因都考虑上去,疾病的原因基本上就清楚了,它无非就是各组织的功能情况,是功能亢进(热),还是功能低下(寒)以主功能亢进或功能低下程度的多少。再小结一下掌握五运六气对学习中医的重要的价值:

第一,掌握了五运六气,你就可以通过纯推理了解疾病的原因。中医把一切疾病都归于主不明,或者说偏心,更确切地说就是血液对各组织的不对称供应,你的体质偏性就体现在这!血液供应多了,对应的组织细胞就会功能亢进;血液供应少了,对应的组织细胞就会功能低下,当外在世界的变化加剧了这种体质偏性,使它偏上加偏,你就病了。

我们可以用五运六气推导出你先的体质偏性,即五脏的功能情况,哪一个是功能亢进(热)?哪一个是功能低下(寒)?而且它们功能亢进或功能低下的程度也能了解七八分。如果你再通过五运六气算出后天对这种体质的偏上加偏的量,基本上就可以确定病因。

第二、掌握了五运六气,就可以让你学会如何治疗疾病!中医治病的原理是什么?现在明确地告诉你,它就是“整体决定局部”,也就是说,中医治病的力量不是来源于外力,而是根源于整体,因为只要恢复了人体的管理,病变细胞就会在整体力量的控制下”改邪归正“,所以,中医治病,根本不管它是什么病名,也不管它有多严重,只看一点,那就是你的五脏六腑是功能亢进还是功能低下,以及它们功能进或功能低下的程度!

治病的方法就变得简单了,那就是用药物之偏来平衡身体之偏,身体平衡了,整体的管理就恢复了,此时就可以百病皆消。简单地说,只要你知道五脏六腑的偏性,来平衡它就对了,不管你是用药,还是针灸、心法,都需要了解身体的这种偏性,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里则下之,表则发之。

第三、掌握了五运六气,让你学中医诊断更快,更准确。五运六气的重要性就在于能够告诉我们疾病的大方向,当然它不是特别精确,因此,需要你再学几种诊断方法来综合参商。不过,有了这个大方向,你再学中医诊断心理就有了底,比如,你是大寒体质,肯定心功能极弱,有了这个底,你再去体会脉象,就知道了原来心功能极弱的脉象是它!当然,你也可以从舌上来看,心功能弱的舌象是什么!这比你一开始学四诊,没有的明确的方向感要快多了。

第四,掌握了五运六气,就掌握了用药的方法。现代的中医,很多人是从伤寒论入手,学的就是方证对应,可问题是,这种机械对应的方法针对症状明显的人来说价值挺高,但对于症状不明显的人,你就摸不清头绪了,这也是学中医的难点。而你学了五运六气,就再也不用迷惑了。因为中医用药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平衡身体之偏。

很多人不知道用中药治病如何君臣佐使,其实,只要掌握了各组织的功能情况,君臣佐使一目了然。平衡偏离平衡最大的就是君药,平衡偏离平衡次之的就是臣药,还有根据实际情况加佐药和使药。一句话,中医治病,不管什么病,它都是一种方法,那就是恢复整体的平衡,身体平衡了,百病皆消。

学了五运六气,你马上就可以最快走近临床。虽然你对病因判断的不是那么精准,但是,大方向掌握住了,就不会出现大的偏差,无非就是治病的效果慢些罢了。此时,你已经比那些社会上的普通中医强很多了,因为,这些中医当中,有很大一部分连实火和虚火都分不清,真热假寒、真寒假热也辨不明,更不要说那些寒热错杂的体质了。而用五运六气诊断,一眼就可以洞穿!

至于邪气呢?我给大家留一个悬念吧,想了解邪气,实际上要知道正邪之间的交流,就像是打仗,我建议各位读一读《孙子兵法》,一共13篇,我在正安上课的时候也经常讲到《孙子兵法》里的思想,它实际上就是在一场战争中怎样运用一些思想来抗邪并恢复正气。

五运六气推算——

五运。主运,即运气候的常,与五季节之五行属性相对应,分别是春木、夏火、长夏土、秋金、冬水。中运(大运),由天干五行属性决定,主一年的气候,主客运之初运。例如,“甲己为土,乙庚为金,丙辛为水,丁壬为木,戊癸为火”。客运,即运气候的变,每73天又5刻为一季,包括初运、二运、三运、四运、终运。五运顺序为五行相生顺序,初运与大运一致。

六气。主气,即气候之常,顺序为季节之五行属性,每一年分六气,每一气为60天87刻半。顺序为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客气,即气候的变,涉及三阴三阳(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司天在泉之气,其中司天主全年之气,主上半年气,主初之气;在泉主下半年之气。初二三四五六之气由客气的初之气决定,由该年的地支之属性决定。

客主加临。主气和客气同时发生。原则包括“主胜逆,客胜从”(五行),“君位臣则顺,臣为君则逆”(三阴三阳),以及同气剧变。

运气合化。顺化,司天之气五行属性生大运的五行属性;天刑,司天之气五行属性胜大运的五行属性;小逆,大运生司天之气的五行属性;不和,大运胜司天之气的五行属性;天符,大运五行属性同司天之气的五行属性;岁会,大运五行同司天之气年岁支之五行属性;太乙天符,“中运=司天=岁支”五行;同天符,阳年,中运太过,大运=在泉,下半年异常;同岁会,阴年,中运不及,大运=在泉,接近正常;平气,运和气无太过不及,中运太过,司天制约或反之均平稳。

甲辰2024年五运六气态势

甲辰,甲为木,辰为土,木克土,明年一整年脾胃都湿乎乎的。

脾胃“喜燥恶湿”,越是湿气重,脾胃就越难受。

所以明年第 1 要点就是要做好脾胃保养工作,日常生活中饮食有节,吃饭七分饱,少吃夜宵,这样不光能安稳度过这一年,还能让脾胃更加强大。

古语有云:千寒易除,一湿难去,寒湿是万病之源。

甲辰年初之气:(2024年1月20日~4月2日)

原文:初之气,地气迁,气乃大温,草乃早荣,民乃厉,温病乃作,身热、头疼、呕吐、肌腠疮疡。

甲辰上半年是太阳寒水司天,主气风木+客气少阳相火,水生木,木生火,火运很足,气温上升很快,草木早早地就发芽了,但是——

今年的三九天气温大家都感受到了,很温暖。古语有云:“三九出日头,来年添坟头”“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人不藏精,春天会起温病,天地不藏精,明年春季容易起瘟疫。

人们很容易感受疫病,温病容易流行,它的症状表现为身热发热,嗓子疼,头疼,呕吐,周身酸痛等变化。

甲辰年二之气:(2024年4月2日~6月15日)

二之气原文:大凉反至,民乃惨,草乃遇寒,火气遂抑,民病气郁中满,寒乃始。

到了这个时间点,气温应该回暖得很快,春暖花开。但太阳寒水司天,主气少阴君火,客气阳明燥金,水克火,反而会迎来春行秋令。

大凉的气候会到来,火热之气被寒湿所逼退,人身体容易气机郁滞,引发中焦脾胃和肝胆问题,出现腹部胀满、湿重咳痰、鼻塞头疼等症状,注意这个时候要清淡饮食,切勿过度食用大热湿热的牲畜肉。

甲辰年三之气:(2024年5月21日~7月23日)

三之气原文:天政布,寒气行,雨乃降,民病寒,反热中,痈疽注下,心热瞀闷,不治者死。

寒气流行,雨水降落,湿气大,人们容易感 染上寒病,反而出现热症,这是一种“寒包热”的现象,有点像新冠,本质是寒湿疫,但在不同气候不同人体中可能呈现的是:湿热。

小结一下,在太阳寒水司天中,初之气我们要当心温病,在二三之气时要小心寒气,不光是伴随着雨水的降温,还有空调的寒气,越是有外寒的时候,越要当心里热(表寒里热、脾胃热盛)。

三之气结束,就到了大暑节气,进入太阴湿土在泉,下半年湿气重。

甲辰年四之气:(2024年8月5日-10月5日)

风湿交争,风化为雨,乃长乃化乃成,民病大热,少气肌肉萎足痿,注下赤白。

风与湿交加(厥阴风木+太阴湿土),木克土,脾胃受到压力,容易出现肌肉萎缩、气虚、足部无力、痰湿水饮、湿热下注等。

甲辰年五之气(2024年10月5日-12月5日)

阳复化,草乃长,乃化乃成,民乃舒。

(阳明燥金+少阴君火)气候正常,风雨适中,秋高气爽而宜人。

终之气(2024年12月5日-2025年2月4日)

地气正,湿令行,阴凝太虚,埃昏郊野,民乃惨凄,寒风以至,反者孕乃死。

(太阳寒水+少阴湿土)天空寒气凝聚,大地湿气胜行。风湿相加,很寒湿的冬天,经过快一年的寒湿天气,在这里还要加剧......

很多人抱怨2023年一地鸡毛,2024年会好一点吗?

从时空角度来讲,命运就像一条河流,人就像一艘船,每个人都要自己的起起落落、顺流逆流。但不管天命如何,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身心锻炼来升级自己的载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