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就是我,无耻,疯狂的美丽女人:她将睡过的男人名字写在帐篷里,也用霓虹灯点亮了最浪漫的情话

 亮大天际线 2024-05-23 发布于天津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

艺非凡(ID:efifan)

我已经老了,

依然单身。”

翠西·艾敏

“喜欢我作品的人,

都会对它们赞赏不已,

他们觉得我的作品贴近内心,

非常真实,等等。

不喜欢我作品的人,

会觉得它们多愁善感,

粗鲁不堪。”

图片

眉毛上挑,

嘴角的一边向上扬起,

一只眼睛略微眯着,

带着一丝狡黠和桀骜不驯,

这是翠西·艾敏在镜头前一以贯之的形象,

也成为了大多数人对这位艺术家的固有印象。

图片

从1990年代至今,

翠西·艾敏在英国艺术界,

一直是“粗鲁无礼”和“坏女孩”的代名词。

她和达明安·赫斯特一样,

作为YBA(英国青年艺术家一代)

鼎鼎有名的代表之一,

她的成名和每一次重要作品的面世,

都伴随着无数争议,褒贬不一。

图片

然而现在,54岁的艾敏似乎终于与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划清界限了。

她已经成为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教授,个人的艺术展也办了一波又一波,她说:“我老了,确凿无疑地老了,那些事儿,看起来就好像很久以前发生的一样。”

图片

翠西·艾敏霓虹灯装置作品

图片

1963年7月3日,

翠西·艾敏出生在伦敦,

在艾敏很小的时候,

父亲抛弃了她们一家,

娶了另外一个女人,

这直接导致了艾敏之后

生活的不幸遭遇。

图片

除了生活的贫困之外,艾敏14岁的时不幸被强奸了。

成年后的她,继续延续着混乱和历经痛苦的生活,酗酒,抑郁症,滥交,数次流产…这些痛苦的经历,成了她日后艺术创作的直接灵感来源。

图片

翠西·艾敏究竟有多叛逆?

她的作品总是具有煽动性,

不在于它的形式,

而在于它的主题。

她的主题常常是一些,

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比如爱情,性,死亡。

她讲述个人的苦难经历,

尤其是对年轻女性们讲述诸如强暴,

堕胎,酗酒,性恐吓和暴力等事件。

图片

翠西·艾敏绘画作品

她的画作都围绕着破碎的人际关系,

少年时遭受到的性侵犯,

自己的流产经历而展开…

图片

翠西·艾敏绘画作品

《那些和我睡过的人》是翠西·艾敏在1997年完成的作品。

这件作品的主体是一个蓝色帐篷,在帐篷里,翠西写下从1963年到1995年期间,和她睡过的所有男人的名字,这些人包括她的性伴侣,她的双胞胎哥哥,和她的两个流产的孩子。

图片

翠西·艾敏《那些和我睡过的人》,1997年

图片

图片

图片

翠西·艾敏《那些和我睡过的人(内部)》,1997年

看到这里,

你估计会想这女人是不是疯了?

别急,后面还有更离谱的,

她拿出一张没有铺好的床,

然后告诉参观者:

把这玩意儿想象成艺术品吧。

图片

翠西·艾敏《我的床》,1998年

20年前,艾敏与伤她很深的那任男友分手,那段日子不堪回首,用过的几个避孕套,穿过的带有血污的内裤、卫生巾也没丢,伏特加酒瓶、药丸盒、空烟盒、破拖鞋也把床边堆得一塌糊涂…

《我的床》呈现的就是那张床经过艾敏窝在床上渡过了好几天之后的情景。

图片

翠西·艾敏《我的床》

就是这么一张记录了叛逆女子失恋苦楚的床,因为主人公的头脑风暴,得以保留了将近20年,成了艺术史上极具争议的《我的床》。

15年在伦敦泰特美术馆展出。

图片

翠西·艾敏与《我的床》

对于这张床,普通老外的想法,其实和中国老百姓没什么不一样:“这也能算艺术?”在媒体大肆报道之后,围绕这张床瞬间发酵成一场全民观念大战。

直至2001年,英国的传统家庭妇女再也不能淡定了。

图片

翠西·艾敏《我的床》

一位居住在威尔士的主妇,听说世界上居然还有一张这么脏乱差的床之后,立即从家里出发,乘汽车、换火车,千里迢迢来到伦敦,赶到当时正在泰特美术馆展览的这张床前头,掏出行囊里的洗洁精和抹布就要对床进行彻底打扫。

幸好被美术馆的保安及时制止,但她带来的洗洁精还是滴了一点到床单上。

图片

翠西·艾敏《我的床》

而中国艺术家蔡元奚健钧也赤裸着上身,跳上翠西·艾敏的床,在上面蹦跶了一阵,完成了两人在英国最著名的行为艺术作品《跳床》。

图片

艺术家蔡元跳上翠西·艾敏《我的床》

在那之后,至少在英国,甚至对于那些不太关注当代艺术的人来说,翠西·艾敏都是名人一枚。她以所有不该成名的原因家喻户晓。

后来这张“床”,在14年7月1日晚举行的伦敦佳士得战后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中,以2546500英镑(约22042504人民币元)的成交价,被艺术品经销商、白立方画廊所有者杰伊·乔普林买下,创下了艺术家个人作品拍卖纪录。

图片

其实,这种“赤裸裸”的方式,

并不是没有“前人”可鉴。

在她之前,也有其他女性艺术家,

推出过类似的私密告白,

比如小野洋子、路易丝·布尔乔亚,

但像她这样,故意要把生命中,

最肮脏的污泥攒成一团,

然后劈头盖脸掷向你,还真没有。

图片

把最私密的一面毫无保留,

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

因为《我的床》,翠西·艾敏的才华,

和她引发的争议都是无与伦比的。

她甚至用了一生,

去探索爱的概念与欲望的极限。

图片

事实上,艾敏的床非常整洁。

在她家的一楼,

书架上陈列着大量的书籍,

小说、传记、诗歌。

房间里有一个大黑木桌,

艾敏喜欢在下午用骨灰瓷杯在桌上饮茶,

还有和朋友们在冬日下午玩多米诺骨牌。

图片

翠西·艾敏的家

她日记式的艺术表达方式,

对艾敏本人来说就像是

一种对过往的清理和洗涤,

就像她说的:“这就像清洗我的灵魂。

这不仅仅是摆脱过去的精神重负,

它更多是有关我如何在表达我的感情。”

她坦诚地在作品中披露她的希望、屈辱、失败与成功,甚至是对那些模棱两可、既悲惨又幽默的作品的严厉批判。强烈地表达了孤寂、性欲带来的痛苦。

图片

也是因为她前卫大胆的作品,

使得她在接受《名利场》杂志采访时,

暗示自己受到了性别歧视,

她称批评家们在评判她的作品时,

相比同辈的男性艺术家更为苛刻。

图片

“当有人告诉我说我不能干什么时,我会说:'不,我行。看着。’我觉得这样会招致一些人反感。

你知道有这样的双重标准:男人们大叫时,他们是在控制局面或者发号施令,而当女人喊叫时,她们只是在尖叫。就是这样的陈词滥调。”

图片

在1960年以前,欧洲女性避孕和堕胎制度是受到社会舆论谴责以及全面限制的。

于是在1970年间,欧洲女权主义者们为经济独立、掌握生育权利和性自由付出了很多的艰辛和努力。

这种影响可以从艾敏的许多作品中找到,例如她对自己性生活的表述、自己身体的裸露和情感的表露,都强烈地阐释了对女性自身命运的把握,以及对自我的深度眷恋和不可忽视的存在感。

图片

也正是因为这两个原因,

她的作品引起了英国许多

有过类似经历和挣扎的人群的强烈共鸣。

正如英国著名影评人安内特·胡恩所说:“或许对于那些因为羞耻而沉默的人来说,最难的事情就是找到一种声音,不是自责,而是认为自己是丑恶的声音、发自内心的、认清自己而召唤真实自我的声音。”

图片

49岁时,这个艺术圈最有名的“坏女孩”说:“我已经老了,依然单身。”

但她还说:“我希望,在我过去的爱人身上,保留过一些他们的纯真。艺术是我最好的伴侣,也总能打开我的思绪,它让我成为一个更加完整的人。”

图片

所以她以笔迹为基础,

将爱作为灵感,

创作了一系列的霓虹灯作品。

图片

图片

图片

其作品看似简单,

其中却包含着凄美、痛苦的复杂性。

这些句子被看作是艾敏向她的观众、

情人甚至是上帝的表白。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些情话或浪漫、

或甜蜜甚至禁忌,

以霓虹灯的形式展现出来,

在夜晚散发着暧昧又迷人,

伤感而浪漫的气息。

图片

图片

图片

2015年,权志龙用他收藏的翠西·艾敏的作品向当时的女友水原希子表白,后来这件作品被挂在他自己开的咖啡店里。

图片

水原希子则在ins上借用翠西·艾敏的

“我不相信爱情,但我相信你”做出回应。

图片

贝克汉姆也曾用翠西·艾敏的作品,

向妻子维多利亚表白,浪漫到极致。

图片

尽管在艾敏的作品里,

爱是高于一切的主题,

但这却也好像是她,

一直在生活中逃避的事情。

“爱永远不会以容易的方式出现,

即使我们是疯狂地相爱,

但它也需要付出代价,

我们从未从爱的苦痛中被解放出来。”

所以她宁愿只有性伴侣,

也不愿再去深入地谈一场恋爱,

她也不会有孩子,

只因她觉得自己不可能再有精力去做饭。

图片

“我知道这可能跟人们眼中的我大相径庭,但我就是喜欢这样。

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是,只有我一个人住在这儿。这个房子既大得可以容下另一个人,也小得只够我一人住。”

艾敏自身就和她的艺术一样精彩、特立独行。

图片

很多艺术家喜欢流行文化,

也善用流行文化的元素去创作作品,

但他们的作品始终是浅显而表面的,

因为他们只是隔岸观火般地借题发挥,

并没有去真实地体验、

和生活在这种文化当中。

而艾敏是生存在这种环境里的,

她是这种文化的一部分,

这种文化也是最真实的她。

“年纪大了,我变得温和了,

但我依然独立而自由。”

图片

翠西·艾敏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创作的海报

她的作品有备受质疑的现成品,

也有似是爱情宣言的霓虹灯装置,

也许你会认为她的作品中,

带着她的偏执和批判,

但你更可以从中发现她的温情。

图片

在她的回忆录中,

她这样描述自己:

“这就是我,无耻,疯狂,

厌食症患者,酒鬼,美丽的女人。”

而作为她的粉丝,

我体会到的翠西·艾敏,

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女人,

还是一个拥有浪漫、

深刻世界观的艺术家。

图片

引用鲁迅先生说的一句话:

“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翠西·艾敏敢于把人心深处

费解的欲望揭示出来,

毫不隐讳地展示在人们眼中,

让自己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

她是一名真正的斗士。

图片

她以勇气、担当与创造性,

成为了英国当代艺术的又一个传奇。

或许,只有保持精神上的自由,

诚实地对待自己和自己的所为,

为自己保持源源不断的能量,

才不至于迷失自我、质疑人生。


--------------------------------------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