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临死的那天出版好好的,但73年之后被列为“禁书名单”,明朝末年,传入中国,一放就是260年!

 科学羊 2024-05-23 发布于广东

大家好,我是科学羊🐑,这里是物理学专栏10季之第6篇,今天我们继续谈物理话题。

大家知道,关于哥白尼以及他的《天体运行论》我们之前已经谈过了,可以看文末链接🔗直达,今天这篇主要来侧面看看这背后的故事。

其实,我国在明清两朝曾长期与西方科学保持接触,有时亲密,有时疏远。

有人认为当时的中国没有发展出现代科学是种“遗憾”,但实际上,这种看法或许并不准确,只是历史的必然。

那么,为什么这种科学思维习惯没有在中国古代生长发芽、开花结果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继续往下看⬇️

《天体运行论》初版, 纽伦堡:Johannes Petreius. 1543

01

我们从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开始讲起,因为这本书可以算是第一本以定量计算为重头戏的科学研究著作。

了解这本书的历史背景和影响后,你会对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有更稳固的看法。

如果说欧洲走上了科学之路,那么追根溯源还是要从古希腊说起。

古希腊哲学家把数学中的“数”和几何中的“图”奉为真理,认为这些高于现实世界的法则「形而上学」才是他们追求的目标。

这种思维习惯不仅不是凭空而生的,还延续了不少古巴比伦文明的数学几何知识。

然而,这种「形而上学」的追求也让古希腊人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他们认为现实世界的东西是低于这些法则的,现实世界的研究被称为形而下之学。

在我们现在来看,和所谓的神学差不多!

这种思维习惯在欧洲持续了数个世纪,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发生了改变。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人追求古希腊的辉煌,试图复兴古代智慧。

他们发现,形而上学的法则可以准确地对应现实世界,比如利用几何和数学来精确预测天文现象,这种定量描述的精确性成为欧洲科学思想诞生的基础。

相比之下,中国古代并没有形成长期用定量计算来描述世界规则的思想。

中国的传统思想更多关注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治国理政,所谓礼仪之邦也!

02

进入16世纪,科学思想的基础已经足够普及,欧洲人开始走上了科学的快车道。

哥白尼

尼古拉·哥白尼(1473-1543)是其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著作《天体运行论》在科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天体运行论》于1543年5月24日哥白尼临去世当天出版,实际上这套书的全部书稿早在他60岁的时候就已经写好了。

尽管这本书挑战了教会的地心说,但实际上教会的反对并没有教科书中描述的那么激烈。

教会在哥白尼去世73年后才将这本书列入禁书名单,

而在1616年的时候,并不是完全禁止出版,只是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

比如:

如果再仔细看这10条修改意见,比较典型的就是:

第一卷第十一章,《关于地球三重运动的解释》,把这个标题要改成《关于地球三重运动的假设及解释》。

《天体运行论》中哥白尼的宇宙观

你听这差别,就是多加了“假设”这几个字。

怎么说呢?

就是说, 你只要不把地球、太阳、月亮怎么运动说成是事实就行了,你可以把它描述成是一种假设,一种猜想,一种思维训练,一种数学题,这都可以,只要不说成事实就行。 

这样你就知道《天体运行论》之所以没有立即被禁止,一方面是因为哥白尼的表述“相对温和”,另一方面是因为这本书非常难懂。

可能你会很奇怪,明明地心说、日心说是很明显的冲突,为什么没有出现大力地禁止呢?

有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作者本身就是教会体制内的人,所以他理解教会的风格,在表达方面也不是尖锐,况且他还是死前才出版

第二,出版商佩特赖乌斯收到书稿之后自己看过,也添加了注释,而且加强了猜想的关键词。

第三,普通人太难看懂了,只有5%的内容是语言描述,剩下95%是数学处理跟观测数据做的计算跟讨论。

那个年代的人很少有人可以翻下去的。

所以,三种因素叠加在一起,这本书才隔了很久才被禁。

大约95%的内容是数学和观测数据的计算讨论,只有5%的内容是语言性质的描述。

这个难度使得当时很少有人能读懂这本书。

然而,研究表明,这本书的第一版和第二版共印了1200套,至今现存601套。

通过对这些现存书籍的批注研究,发现许多名人如维萨留斯、伽利略、第谷·布拉赫和牛顿都曾仔细阅读并做过详细批注。

这些批注表明,有能力读懂这本书的人确实存在,但数量非常少。

有趣的是,《天体运行论》在1617年和1618年分别被两位传教士带到了中国。

这两本书在进入中国后,在北京耶稣教会保存了260年,之后迁移到王府井的西什库教堂的藏书馆,再过了62年,直到1938年才被发现。

如今,这两本书保存在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

这两本书中,一本完全没有批注,另一本在第八章标注了一句“不要阅读这一章”,显然是当时的传教士金尼阁为避免冲突而加的注释。

无论有没有批注,这两本书都没有被中国人通读过的痕迹。

《天体运行论》在中国没有被广泛阅读并不奇怪。

首先,这本书是用拉丁文写的,这对中国读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门槛。

同样,在当时的欧洲,拉丁文也是一个高门槛,只有系统学习过的人才能看懂。

因此,即便在欧洲,大部分人也无法读懂这本书。

真正有能力读懂并认同《天体运行论》的人,如伽利略、第谷、牛顿等,人数极少。

在科学人口足够多的情况下,这些少数人才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和传播。

相比之下,中国当时的科学环境和教育体系不具备这种土壤。

科学知识的传递和渗透需要多个环节,而每个环节的成功率并不高。如果每个环节的成功率只有20%,经过五个环节后,成功率将降至万分之三。

总之,

中国古代没有发展出现代科学并非“遗憾”,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当时的文化和教育背景下,中国缺乏长久用定量计算描述世界的思想传统,也没有足够的科学人口基础来推动科学的层层递进发展。

因此,科学思想在中国古代未能生根发芽是可以理解的。

了解这些历史背景,不仅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西方科学发展的不同路径,也能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的科学环境和教育资源,为未来的科学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好,今天就先这样啦~

科学羊🐏  2024/05/23

祝幸福~

参考文献

[1].https://www./course/article?id=qzk8vQM4oYjrXm7M3Vw6bEOLl5GPxN

[2].卓克科技参考*4|破译两千年烧毁的文字

[3].图片来自wiki和得到

「感恩关注,科学羊持续为您带来最好的科普知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