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113方——第83方,栀子柏皮汤

 铁毛l 2024-05-23 发布于四川

图片

1左颊赤红——姜春华医案

蒋某,女,41岁。右颊皮肤焮红,皮色红赤,形如云片略肿,灼手,颌下淋巴结肿胀,初发时每半年发作一次;近半年来几乎每月均有发作,这次来诊已发病3天,体温38.5℃,证属丹毒,治宜清热解毒,解表祛风,用栀子柏皮汤加减。栀子9克 黄柏9克 荆芥9克 防风9克 薄荷9克(后下) 牛蒡子9克 玄参9克。方5剂。服药后红肿渐退,肿胀全消。

按:本例丹毒,中医认为湿热化为火毒,以栀子、柏皮泻火解毒,佐以荆、防、牛蒡、薄等解表祛风之品,逐邪从皮毛出。本方为治疗丹毒的有效验方,曾治愈丹毒多例。《经方发挥与应用》

2眼睑热痒——大塚敬节医案

诉眼睑发红、灼热和瘙痒

一九四0年十二月上旬,二十三岁的妇人来院就诊。患者说去年曾来就诊过一次,开了七天的药,未服完就治好了,直到现在。今年又出现了同样的症状,眼脸周围瘙痒难忍,搔抓后成了这个样子。一看,两眼的眼睑周围发黑而略带有红色,如画的脸谱,用指尖触摸患处略有热感,大小便等其他均无异常。

查阅去年的病历,看了一下治疗经过,使用的是栀子柏皮汤。于是这次还用同样的方剂治疗,给予了七日量,遂痊愈。《汉方诊疗三十年

3黄疸肝炎——姜春华医案

康某,男,32岁。患者于一周前即突然中脘胀满不适,发热曾至38.5℃,在本厂医务室治疗,服西药无效,4天后热退,巩膜及皮肤即出现黄疸,经××医院检查谷丙转氨酶为300单位,黄疸指数为80单位,西医诊断为黄疸型肝炎,现住院治疗,不思饮食,泛泛欲吐,小便色深似浓茶,大便3日未解,舌红、苔黄,脉弦数,证属湿热俱重型黄疸,拟以栀子柏皮汤及茵陈蒿汤加减:生大黄18克山栀15克黄柏9克川连6克茵陈蒿30田基黄159克鲜茅根307剂服1剂后,大便即通,小便亦利,照原方加减,治疗一周后,遍身黄疸大减,胸闷烦恶亦舒,谷丙转氨酶下降至70单位,黄疸指数下降为40单位,减大黄,加重健脾利湿药物,续服药7后,黄疸全退,黄疸指数为10单位,谷丙转氨酶下降至30单位,食欲增加,于住院三周后出院。

本例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属于湿热俱重型,本方重用大黄、黄连、黄柏、山栀清热解毒,田基黄亦为治疗肝炎常用的主药,有清热解毒利湿作用,以上5味药物以治肝炎为本,利胆药物有大黄、山栀、茵陈等;利水的药物则有茵陈、木通及鲜茅根;大黄通便,这样可以使黄疸从二便中分消。《经方发挥与应用》

论:本条栀子柏皮汤合方茵陈蒿汤,通治表里,湿热之黄。

图片

栀子

4黄疸肝硬化——刑锡波医案

曹某,男,42岁,干部。病史:患早期肝硬化,午后轻度潮热,胃脘满,巩膜及皮肤发黄,小便赤涩。肝功能检查:黄疸指数32单位。脉弦数,舌苔滑腻而黄。以栀子柏皮汤加疏肝和胃之剂治之。辨证:湿热蕴于肝胆。治法:清泻湿热。处方:茵陈15克,桃仁15克,生栀子12克,黄柏10克,甘草3克。

服药3剂,午后潮热不作,小便增多,巩膜及皮肤的黄疸逐渐减轻。后服13剂,巩膜、皮肤和舌苔黄色均已减退。血液检查:黄疸指数已降至3单位以下。后以健脾和胃之剂调理。

黄疸多属于湿热郁蒸,故以栀子泻三焦之热。三焦热清,则小便自畅,不但热可由小便下行,而黄疸亦可由小便排出体外,栀子对消除黄疸有很好的效果。

黄柏治胃中结热,消黄疸,是一种清热燥湿药,而黄柏和栀子同用,消除黄疸之力尤强。唯栀子柏皮属于苦寒之品,多用、常用恐伤其胃,故用缓中益胃之甘草和之。

《伤寒论》治阳黄证共有三方。由于湿热部位、程度不同,而在药物的选用上,根据具体情况,应加以适当配伍。在三方中有的偏重于表,有的偏重于里,有的独取于中。栀子柏皮汤证,是取中的方法,是消灭病因的基本治法。栀子、黄柏都属苦寒清热之品,苦以燥湿,寒可清热。此外,二者都有利尿的作用,湿热消除,则黄疸自然逐渐消失。刑锡波医案集

5黄疸肝炎——王琦医案

盛某某,男,28岁。初起发热恶寒,体温38.2℃,浑身骨节酸痛,汗出不畅,诊为感冒而投发散之剂,发热缠绵周余不退,继则出现胸脘痞满,不思饮食,食入则胀,身面渐黄尿色如浓茶样,经肝功能检查,黄疸指数20单位,谷丙转氨酶600单位,诊断为急性黄疸型肝炎。舌苔黄腻,脉滑数。中医辨证为湿热黄疸,属阳黄之证。方用栀子柏皮汤合茵陈五苓散加减:茵陈18克,栀子12克,黄柏9克,泽泻9克,猪、茯苓各12克,生麦芽15克,甘草4.5克。

上方随证出入服10余剂后,黄疸消退,肝功能恢复正常。后以原法更小其制,并配入运脾和胃之品,调理月余,身体康复。[《经方应用》1981:286]

按语:本方功在清热利湿,适用于湿热内郁,热重于湿而里无结滞的阳黄证。然本方药少力逊,临床常合茵陈五苓散类,以增强其清利湿热之效。《伤寒论名医验案精选》

6黄疸肝炎——徐菏芳医案

范某,男,4岁,1984824日初诊。发热3天,呕吐纳呆,尿黄便溏,一身黄,黄色鲜明如橘子色,脉弦数,肝大右肋下3厘米,质软,轻压痛,肝功能检查异常。予以栀子柏皮汤加味,方用栀子、黄柏、泽泻、猪苓、茵陈、六一散、谷芽等,服5天,黄症消退,临床症状明显好转,21天后复查肝功能正常,肝大在右肋下0.5厘米,无压痛。《解读张仲景医案》

7黄疸肝炎——周道红医案

张某,14岁。全身发黄、右胁胀痛1周,伴发热口苦,呕恶厌油,尿少如浓茶,谷丙转氨酶180单位,黄疸指数20,单位,麝香浊度16单位。诊见巩膜、皮肤黄如橘子色,舌红苔黄微腻,脉弦数有力。肝肋下2厘米,质尚软,边钝,有压痛。脾未扣及。证属湿热蕴蒸而以热偏重,予栀子柏皮汤加味:栀子、黄柏各10克,茵陈、板蓝根各20克,鲜天青地白、鲜车前草各30克,生谷芽、生麦芽各10克,生甘草5克。

5剂而黄疸消退,胁痛解除,小便量多,饮食大增。肝肋下刚可触及,质软边锐,无压痛。遂以四逆散合四君子汤加茵陈、板蓝根各10克以善其后。眼20剂后复查,精神、饮食均佳,肝脾均未扪及,肝功能各项检验结果正常。随访3年,未见复发。《当代医案论经方

图片

8梗阻性黄疸——聂惠民医案

刘某,女,46岁。19886月初诊。患病月余,身目黄染,胃脘灼热,时时欲呕,身有皮疹,以下肢为多,身痒,饮食不佳,脉沉弦,舌质红,苔淡黄。某院诊为:梗阻性黄疸,胆囊炎,胰腺假性囊肿。经治疗黄未退。故来服中药,证属湿热蕴郁,肝胆不畅,胆汁外溢,周身发黄而致阳黄证。拟清热利湿退黄法治之。宗栀子柏皮汤加味。处方:生栀子12克,黄柏10克,炙草6克,柴胡10克,黄芩10克,法夏10克,党参10克。水煎温服,进药七剂,证减。二诊:前方加20克,金钱草20克,酒军5克。继服药七剂。黄疸渐退,身痒减轻、病情缓解,守方调治两月,黄疸消除而愈。聂氏伤寒学

9黄疸并胆囊炎——刘含堂医案

孙某某,男,38岁,工人。1998611日初诊。1周前在劳累之后,渐出现发热、眼黄、身黄、尿黄,急到本市某医院,经B超、血化验等检查,诊为急性胆囊炎,患者不愿住院,西医以抗菌、利胆治疗两周,病情有缓解,发热已退,但黄疸如故,于是来我院求中医治疗。现症:面黄,身黄,尿黄,口苦,腹胀,纳差,右胁肋部有痛感,厌食油腻,脉弦细。中医诊为黄疸,辨证为湿热偏盛,少阳枢机不利。治宜清热燥湿,和解少阳,利湿退黄。用栀子柏皮汤合小柴胡汤加减,处方:

生栀子10克,黄柏6克,厚朴15克,柴胡12克,黄芩10克,清半夏10克,赤白芍各10克,党参10克,茵陈30克,生姜6克,大枣4枚。水煎服。

二诊:上药服5剂,黄疸已退大半,继以前药又服10剂,病愈。复经B超和血化验检查,均属正常。

按:本例黄疸(急性胆囊炎),起初单以西药治疗,病情虽有缓解,但黄疸不退,以中药治疗后,黄疸很快消退,足证明中药退黄作用之可靠。中医辨为湿热内盛、少阳枢机不利,以栀子柏皮汤治其湿热内盛,小柴胡汤治其少阳枢机不利,去甘草以避免恋湿,加赤白芍以化瘀止痛,厚朴、茵陈以助燥湿消胀、利湿退黄。《经方治病经验录

10身黄肝坏死——刘渡舟医案

唐某,男,17岁。患亚急性肝坏死,住传染病医院已三个月。周身发黄如烟熏,两足发热,伸于被外方快,小便深黄而赤,脘腹微胀,脉弦而舌绛。西医为其注射大环内酯注射液兼输血抢救。总胆红素21.2毫克,其他指标从略。

此证为湿热久蕴,伏于阴分,故两足发热、肤色黄如烟熏。因无明显表里证,则汗下之法难施。处方:黄柏三钱,栀子三钱,炙甘草二钱。

医院主治医生见余只开三味药,颇露怀疑之态。然服了六帖药后,总胆红素降至18.9毫克,病情开始好转,拟甘露饮加减,服六剂。总胆红素降至7.4毫克。从此,周身黄疸变浅,面色已透明润。后以和胃启脾,化湿解毒等调治半年之久始起。(《伤寒挈要》)《经方直解》《预聂氏伤寒学》

11痢疾——刘含堂医案

罗某某,男,39岁,商人。2005820日初诊。3天前因饮食不洁之物,加上气候湿热偏盛,遂于昨日下午出现下痢赤白、腹痛、里急后重等症,前来求治。查其口苦、尿黄、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诊为痢疾,辨证为湿热滞。治宜清热燥湿,消食导滞,调行气血。用栀子柏皮汤合香连丸加味,处方:生栀子10克,黄柏6克,黄连10克,木香6克,当归12克,生白芍12克,枳壳10克,焦三仙各10克,炙甘草3克,飞滑石20克(包煎)。水煎服。服6剂而愈。

按:本例为湿热痢,故拟栀子柏皮汤合香连丸加味,以栀子、连、柏清热燥湿止痢,枳壳、焦三仙导滞消食,飞滑石清热利湿,甘草调和诸药。

栀子柏皮汤,现代多用于内科消化系统一些常见病、传染病,以及儿科、皮肤科和五官科个别疾病。辨证要点为湿热发黄,二便通利,或湿热内郁的其他病证。《经方治病经验录

12痢疾——陈石兴医案

李某,男,21岁,警士。起初感到脐部周围不适,隐隐作痛,每天稀便3-4次,并未引起注意。第3天自觉症状加重,腹泻带黏液性稀便(未见脓血便),量少,日约二十余次,伴有里急后重感,脐周隐隐作痛,四肢无力。查体:体温37.5C,脉搏80/分,心肺无异常,肝脾未扪及。即投以SG(磺胺脒)按常规口服。第4天大便次数减轻至15次左右,体温正常,其他诸症未见好转。遂改用栀子柏皮汤治疗,仅服1剂,全部症状消失,观察5个多月未见复发。(陈石兴栀子柏皮汤治疗菌21.福建中医药.1964,(4):)《100首经方》《名医经方验案

按语:本案叙证较简,以方测证,还当有心烦懊恼、口渴、舌红苔黄、脉滑数等症,为湿热内蕴,热重于湿之候。湿热下注肠道,故见下利。用栀子柏皮汤治之,若合黄芩汤,则其效更佳。《伤寒论名医验案精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