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约主编寄语 | 沈兵兵:配电信息模型——有源配电网数智化的基石

 卡布卡让 2024-05-23 发布于广东

图片

图片

本期特约栏目主编



图片

沈兵兵, 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国内配电领域资深专家,曾任国电南瑞配电 / 农电分公司副总经理、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研究生导师、河海大学特聘教授、南京大学MBA 校外导师等职。现为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特聘专家兼配电与真型试验专委会秘书长、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配电开关设备智能化标准工作组秘书长、电力技术协作平台(EPTC) 智能配电专家委员会副主任。IEC TC 57 第 14 工作组成员,全国电力系统管理及信息交换标委会(TC 82)顾问、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能源互联网装备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智能电网用户接口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 549)委员。主持制定了30 多个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和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等。江苏省首批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长期从事智能电网及配电自动化相关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承担过多项国家 863 科技项目和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重大科技项目,科技部和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专家库成员。多次荣获中国电力行业科技成果奖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配电信息模型:
   有源配电网数智化的基石

我国正大力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由于分布式电源、储能、电动汽车及充电桩等新型源/荷的大规模接入,配电网正由传统的无源网络转为有源网络,且因相关资源分散、监测与控制点多面广,对配电网的数字化、智能化管控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电网调度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和配电自动化等大量实践和经验表明,信息模型是电网数字化的基础,也是实现设备智能化和现代化管理的关键所在。随着一、二次设备融合和智能终端的日益增多,信息模型也必然从系统侧(主站)延伸到设备侧(终端)。其中,在相关通信方式和规约的支持下,主站模型和终端模型的建立、应用以及相互兼容,为解决海量智能设备接入配电网,实现分层分布式控制,确保配电网的安全运行、高效管控和远方运维提供了有力保障。

2023年10月,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配电与真型试验专业委员会召开了配电终端模型应用研讨会。与会专家建议针对配电网模型应用做一期专题,并委托本人作为该专题的主编。在《供用电》编辑部的积极支持下,共同组织策划了本期专题。

本期专题文章内容在信息模型应用上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并且在研究深度和解决实际问题上都可圈可点。其中,“IEC 61850用于数字化配电网若干问题的探讨”针对配电自动化系统长期采用传统远动通信协议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了IEC 61850用于配电网的信息模型、通信协议映射与配置方法,以及国内外的研究与推广应用情况。“分布式电源应用架构的标准化建模及信息交互接口标准研究”提出了分布式电源基于IEC SRD 62913的业务架构模型及IEC 61850等标准的层次 控制架构,以及多种模型互相映射的方法,为支撑分 布式电源的多层级统一调控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网格化配电网的控制设备即插即用关键技术探讨”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网格化配电网的即插即用技术,可以实现分布式电源和智能终端设备与主站间的自动识别和参数配置,并支持设备的自动升级和网格的动态划分。 “面向新型配电网的一体化模型融合关键技术研究”设计了配电自动化系统一体化模型融合的系统架构,提出了面向新型配电网的一体化模型融合的关键技术,提升了一体化模型集成的效率和准确性。“基于储能调控的配电台区光伏负荷功率平衡协调控制方法”针对配电台区反送功率、电压偏差过大等问题,构建了配电台区信息模型总体协调控制架构,提出了通过优化储能充放电路径使配电台区功率平衡的方法。

希望本期专题有助于帮助读者加深对信息模型在配电网应用方面的了解以及经验借鉴,以推动此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衷心感谢上海交通大学刘东教授和山东理工大学徐丙垠教授的大力支持,感谢专家、学者的踊跃投稿。

特约栏目主编

沈兵兵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