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国发现洪秀全书法真迹,这字颇有个性,网友:难怪每次科举都失败

 虎晟 2024-05-23 发布于山东

  洪秀全于嘉庆十九年出生在广东花县的一个耕读世家,族中长辈对他寄予厚望,所以他从7岁开始上私塾,熟读四书五经和一些其他典籍。道光七年,13岁的洪秀全第一次去花县参加县试,名列前茅,让他信心倍增。但这只是读书人的第一关,被称为“童试”,考中的统称为“童生”。

图片

洪秀全青年画像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一个名自许“天王”的男子、带领着一群心怀梦想的农民,向皇权展示他们的力量。

洪秀全,这位引领万千民众抗争的领袖,1814年出生于广东花县的一个书香门第。童年的他,饱读诗书,怀揣着一颗报效国家的赤子之心,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金榜题名,为国家尽忠。

而然、命运似乎总爱与他开玩笑,每一次的府试都无情地把他拒之门外,长达十余年的坎坷科举路,最终让他病倒在床,身心俱疲。

也许正是这份怀才不遇的悲愤,激发了他内心深处的反叛之火。他不愿再被命运摆布,决意要在这乱世中书写自己的传奇。

第三次落榜时,洪秀全已经25岁。此次他备受打击,回家后重病一场,一度昏迷。在半梦半醒间,洪秀全仿佛听到有人对他说:“奉上天的旨意,命我到人间来斩妖除魔。”病好后,洪秀全就沉默寡言,举止行为像变了一个人。

图片

科举考试

  道光十六年,洪秀全闲来无事,翻阅起了之前在广州应试时基督徒发给他的小册子《劝世良言》。他越看越觉得像自己重病时,那个神秘人对自己说的话。于是他不再信孔孟之道,改拜上帝,还创立了“拜上帝教”。在向人传教的过程中,洪秀全称自己是上帝的次子,耶稣的弟弟。

图片

洪秀全剧照 

图片

洪秀全手书

  他之所以发动起义,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自身学识水平有限,不被清政府接纳。如果他当年成功中举,哪怕只是当上一个小知县,估计都不会举起反清的大旗。而且在太平天国成立后,洪秀全骄奢淫逸的行为比清政府官员还有过之无不及,在政事处理上也是一塌糊涂。若非有东王杨秀清,翼王石达开等人辅助,恐怕他会败得更快。

市面上流传的所谓洪秀全手迹,真伪难辨。除了洪秀全纪念馆珍藏的那几件宝贵文物,还有两件真迹,一件是珍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那份洪秀全亲笔诏书,另一件则是远渡重洋,藏于大英博物馆的洪秀全朱批。

这两幅真迹,一幅行楷书,一幅行草书,展现了洪秀全书法的基本面貌。

诚然,洪秀全的书法功底确实一般化,然而其不受拘束,有时甚至显得粗犷无羁和信马由缰。

图片

图片

图片

洪秀全真迹

图片

石达开书法

  而事实证明,洪秀全也确实不是当官的料。上图是天王洪秀全的手书,从字体来看,不说美感,就连工整都算不上。在当时普遍使用毛笔书写的情况下,洪秀全的这手字,应该是班中学渣的水平。古代科举考试的难度,比今天公务员考试难度要大得多。洪秀全要想凭借这手字考中秀才,恐怕比登天还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