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钱珍生|请到犁桥水镇来

 文乡枞阳 2024-05-23 发布于安徽

“五一”假期的一天上午,女儿从家中打来电话,要我与老伴下午随她们车子一道,到铜陵市义安区犁桥水镇去游玩。接到电话后的我,想到节日期间各大、小景区人满为患的情景,心情并不是那么异常的兴奋。觉得这个时候到犁桥水镇,同样定是人多而很难得到应有的欣赏收获。听得出女儿那边坚定的态度,我们也只好答应了。
下午一点多,我和老伴坐上了女婿的小轿车,走G347,过铜陵大桥,穿越铜陵市区一路向东,先后不到两个小时的车程,犁桥水镇便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车渐渐抵达景区外围时,在纵横千米左右道路的停车区域内,我们终于找到了简陋的停车位。下车后时间到了四点多,便疾步向犁桥水镇奔去。

来到了大门前不大的场地上,静静兀立的门楼大气、端庄、简洁,  闪烁着“犁桥水镇”四个醒目的大字,在斜阳下显得格外地耀眼。门楼下方的检票口,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汇成的人流,宛如过江之鲫在缓缓地向前涌动。我们只好被大队人马裹挟着,紧紧地尾随他们的身后,一步一步地向前挪移。

出检票口进入景区,顿感景区内、外两重天,俨然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外面是美乡村的田园风光,而里面是“梦里江南、古韵犁桥”的水乡。左转弯随人群向里面行走,还没有移动几步,面前的一切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摩肩接踵的人群熙熙攘攘,堵塞了每一条大街小巷。我们只得错开拥挤的人群往前走,边走边看,边看边欣赏,边欣赏边思考。脚踏石板铺成的斑驳街面,宛如穿越在历史的隧道上,时光仿佛也在这里慢了下来。临街两边的建筑物飞檐翘角、粉墙黛瓦、古色古香。马头墙静中似动、栩栩如生;鲜花装饰着店面商铺的门楼,以及随处可见凌霄花,随风摆动、飘逸翩然。印象最深的是朱文公祠隽永淡雅古朴肃穆,古戏台庄重恢弘音韵犹存,状元楼雕梁画栋气势辉煌,万丰塔孤耸矗立直插云天。

最能勾勒人们美好意境的是回环弯曲的小河渠,恰似一条条色彩鲜艳的锦带,将周遭的建筑物围系一圈又一圈。水面上恣意穿梭的画舫,拨动着水花似一首首流动的诗行。这雨润的诗行渐次地沁入画舫里众多游客的心中,化成了欢快笑脸和雀跃的笑声,飘荡并萦绕在两岸曲径通幽的长廊里。横跨在河道上大小不一、造形相似又处位不同的拱桥,似一道道水上的流动的虹,装饰着流水、拱桥耳鬓厮磨默默相守的美梦。

收回神思飘移的视线,忽然前面传来了一阵又一阵沸腾的声浪。我加快脚步飞速地抵达到现场,恨自己怎么也凑近不了那热闹的人群,更无法穿过水泄不通的壁垒似人墙,无奈之下,只好木讷地呆在墙外猴急般打转。蓦然间,发现面前的人墙稍有松动并出现了缝隙时,遂毫不犹豫地借机挤了进去。原来是波光粼粼水中央上空,有位年轻的小伙子正在做爬竹竿表演。他在约十米高竹竿上空一会儿倒立,一会儿横卧,一会儿悬浮的亮相动作,不时地牵动着四周蝼蚁般围观游客的心。尤其是在各种姿势相互切换的过程中,那种惊险和不测的瞬间,引起观赏的人阵阵的喝彩,也刺激着惶恐人一次次的哗然。直至最后安全降落时,大家对身怀绝技的小伙子,那游刃有余身轻如燕的表演,禁不住啧啧称赞。

欣赏了水上爬竿的表演,回转到距入大门不远的方塘。硕大的方塘水平如镜,倒映着四周那些气势恢弘、古朴典雅、美轮美奂、各领风骚的建筑群。方塘四壁喷发出或浓或淡的汽雾,静静地萦绕弥漫在清澈的水面上空,时隐时现袅袅婷婷。此时阳光下的建筑群、汽雾和塘水,相互交织在一起,分明是一幅灵动的水墨丹青,又似如诗如画的烟雨江南。
抬腕看表,已近下午六点时分。忍受不了饥渴的我们,沿着河边绕水榭亭台,穿廊坊曲径,看垂柳摇曳,依次踏足彼此相连又自成一体的小吃店、小吃摊和装饰别致的饭馆。家家门牌上有创意的风味小吃名称,让你眼花缭乱;户户室内琳琅满目的菜肴,让你垂涎欲滴。这些色香味俱全的特色美食,奈何我举棋不定优柔寡断,只得欣赏一家又一家,看好一店又一店,好想好想尝个遍。
慢慢地品尝美食以后,夜幕便开始渐渐地降临了。魅力四射的灯光,瞬间揭开了犁桥水镇神秘的面纱。远处,流光溢彩璀璨夺目,有如天上的银河;近处,绚丽辉煌如梦似幻,宛若瑶池仙境。错开蜂拥而入的人群,一路走走停停,河面上五彩缤纷的灯光,岸际上尽情摇曳的灯笼,建筑群顶上闪烁的灯火,如雀跃、似繁星、又像火树银花,扮亮了黑魆魆的夜空。置身这富丽堂皇光影交错的圣境,犹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让人有种窘迫与惊喜交织、膜拜与景仰互融的体验。
不知不觉中,来到了一个古戏台前。见台中央一脸上点着黑痣的媒婆,那传情的眼眉,轻盈的脚步,如簧的巧舌,以及那媚态可掬的演技,逗得台下的观众阵阵互动的掌声。情不自禁中,油然联想到沙家浜中的阿庆嫂:“这个女人不简单……”的经典台词。尤其是从戏台对面的拱桥上,那些人潮如瀑的人流中,走下一个自带笑容迈着碎步、摇头晃脑昂首挺胸叫卖烧饼的武大郎,瞧他挑着货担吹着唢呐自娱自乐的憨态,让你在捧腹大笑中,浸润了人生况味的感受。

离开了戏台,我们加快了脚步,盼望赶上接下来的鼓上舞、水中花船表演、器乐演唱会、竹筏舞、灯光秀……不知是时间上的错位所致,还是我们无缘邂逅的运气使然,免不了叫人有点失望心灰意冷。时间已到了晚上的九点多,想到回家可能遇上堵车及其它情况,只好依依不舍走出了景区,回眸一眼那飞檐翘角的大门,便钻进了返程的小车。

据说,犁桥水镇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如今借助乡村振兴的东风,设计者以徽派建筑风格为主题,按照文旅相结合的基本发展思路,刻意修复、打造出的一个样板。比如景区内移建明清古建筑110余栋,八条古街道,六座拱形桥等。形成了集休闲体验、古镇观光、文化创意、研学教育、影视基地于一体的几大功能。让游客仿佛置身于清明上河图,沉浸式体检梦回千年的酣畅,欣赏到苏州园林式的风格和水乡文化的风采。
想想我这次来到的犁桥水镇,与其说是旅游观光饱览文化底蕴,倒不如说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丝毫没有了解水镇的文化精髓和古建筑的真实面容,心中难免有点失落的感慨。

犁桥水镇,待到来年万物争宠的季节,我定要再来把你赏个够!

 作者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