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化疗期间白细胞降低了怎么办?这2位患友找到了应对的好方法

 乳腺癌互助圈_ 2024-05-23 发布于福建

医生建议我打升白针。现在市面上那么多升白针,我怎么选?

“病友打了短效升白针,我也想试试,但是医生却建议我打长效的。这两种到底有什么区别?

“不同的升白针,副作用上有很大差异吗?

……

今天,觅健科普君就帮大家解决2个问题:

升白针到底如何分类?

不同的升白针到底有哪些区别?分别适合哪些患者

  01  

为什么升白针可以“升白”?

在了解升白针如何作用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为什么化疗会造成白细胞降低。

白细胞降低,主要是指中性粒细胞降低。中性粒细胞,作为机体防御的主力军,源自骨髓造血干细胞,并在此历经分化成熟过程,随后进入血液或组织中,担当起对抗微生物侵袭、清除病原体的“小卫士”角色[1]

可惜的是,这些“小卫士”的服役期颇为短暂,半衰期约为8-12h。所以,清除病原体需要靠骨髓持续不断地补充“小卫士”力量[2]

而化疗药物会造成骨髓造血功能下降,阻碍了新“小卫士”的产生,从而影响了机体的防御能力。

这时候轮到升白针登场啦!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是升白针的关键成分,能够加速骨髓生成更多的中性粒细胞,及时补充血液中“小卫士”的数量,从而达到“升白”的作用[3]

■ 比如,新一代长效升白针艾贝格司亭α特异性靶向G-CSF受体,从而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强化中性粒细胞的功能[4]。机制上的优势,也使得它能够确保升白效果稳定且持续。

■ 此外,艾贝格司亭α不含具有致敏性的聚乙二醇、吐温80等成分,降低了过敏反应的发生风险;每支为20 mg固定剂量,避免因药物过量而导致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这些都为患者提供了更高水平的安全保障。


图源|觅友@蛟龙出海1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升白针产品可归类为两大类别,分别对应着“短效升白针”和“长效升白针”。这两类药物均被我国指南推荐,作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有效治疗手段[2]。以下这张表格简要说明了二者的区别:

表1. 短效和长效升白针对比

觅健科普君也有收到一些私信:有的觅友想考虑长效升白针,但是苦于价格较高。其实大家也不用担心,目前,国家也在努力让广大患者都用得起!就比如刚才提到的长效升白针艾贝格司亭α,已成功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这也让更多患者能够在艾贝格司亭α的帮助下,安心升白,享受舒心的生活!

  02  

我到底适合打长效升白针还是短效升白针?


对于化疗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问题,升白针主要有两种用途:“预防性使用”“治疗性使用”

“预防性使用”的升白针,就如同阴天带雨伞出门,旨在未雨绸缪,提前防范中性粒细胞可能下降的风险;

■ 而“治疗性使用”的升白针,则是在患者实际遭遇中性粒细胞数量下降后,迅速介入以恢复其水平,如同雨后送来的伞。

那么,作为预防性使用,我到底该选长效还是短效升白针?作为治疗性使用,我又该选哪种呢?下面这张表格,或许能够给你答案。

表2. 升白针预防性和治疗性使用说明

觅健平台上有2位觅友也分享了自己的“升白经验”,可供大家参考:

1、觅友“直率的长颈鹿”:

2021年8月,觅友@直率的长颈鹿确诊了乳腺癌。主治医生告诉她,她的化疗方案比较“强”,因此建议她采取预防性措施(预防性升白针),以减轻白细胞数量下降的风险。她所用的TCbHP化疗方案归属于高风险化疗方案,对于使用高风险化疗方案的患者,建议升白针预防性使用。

根据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建议,在非特殊情况下,预防性应用时更推荐使用长效升白针,主要考虑到其使用的便捷性和持久效果,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为舒适的治疗体验[5]

图源|觅友@直率的长颈鹿

2、觅友“梅香梅8608”:

在2021年7月,觅友@梅香梅8608不幸患有乳腺癌。随着治疗的进行,她遭遇了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情况。对于此状况,医生提议采用治疗性升白针,直至其白细胞计数恢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

具体操作起来是,觅友需要每日一次注射短效升白针,并且需配合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测,以确保白细胞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并稳定在理想范围内。

图源|觅友@梅香梅8608

除了以上的经验分享之外,我们在第一篇文章里也对升白针的适用人群做了更详细的阐述,觅友们可以点击以下链接查询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