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然、真实的细节描写 |《思念月季》张涵

 赛作文 2024-05-23 发布于山东

天天读写
学生佳作
思念月季

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章古台学校七(1)班 张涵

满载记忆的列车启动,模糊中,驶入儿时的夏日庭院。
远处的树木,被夕阳的余晖染成金黄色,仿佛秋日已经翩跹而至,而夏日的燥热也在这一刻减弱。月季的馨香浸入心房,让人想要沉醉其中。
【借助回忆,引出月季】
奶奶爱花,所以屋前的小院里总是有色彩点缀。九月菊还没到盛放的季节,低矮的茎叶偃伏于土地上,等待万物枯败之际盛放光彩。大丽花开得正旺,花瓣蜷曲成女孩裙摆的模样,惹人喜爱。但在这一院的芬芳中,月季与我最为熟络。地处北方的缘故,月季在夏末便会转移至屋内,而整个家也只有我和奶奶忙碌此事。
【描述夏日庭院环境,点明“我”和月季的关系】
“涵涵,快点把那边的花盆递我一个!”我放下手中的小铲,向声源望去,奶奶正拖着一株月季望着我,脸上挂着两个深深的酒窝。我应了一声,随后,便跑到阳台抱个花盆,“奶奶,给!”我将花盆放在奶奶脚边,然后,便伸手去抓月季的茎。
【“我”给“奶奶”递花盆】
阻止的声音还未到达耳边,手就已经抓了上去,我顿时疼痛剧烈,“啊”的一声松开手。奶奶见这情形,猛地站起身,也不顾手中的月季了,将沾满泥土的双手在裤子上擦了擦,一把握住我被刺伤的手动作自然,包含情味)可能是小孩子皮肤嫩的缘故,虽然没有血流出,却留下了红痕。
明明不是什么大事,奶奶却捧着我的手,吹了又吹:“痛痛飞走喽!”奶奶安慰的话语使我羞赧地想抽回手,却无意中与她关切的目光撞了个满怀。“这茎上有刺,都是一个色儿,还都被叶子盖上了,嫩刺还好,老刺扎一下可得疼好一会儿,乖孙女下次可得小心。”那目光中好像有万千柔情,如化开的一碗糖水。
【“奶奶”安抚手受伤的“我”——细节描写】
月季很快就成功转移,我和奶奶坐在阳台上休息。突然,她如同变戏法般从身后抽出一支娇艳欲滴的月季花,递到我的面前,我懵懵懂懂地接下,转头询问:“奶奶,就这么折下它,不会有些可惜吗?”
她抚着我的头,笑得爽朗:“怎么会?花盛开的时间很短的,与其让它在花盆里一点点的枯萎,不如送给爱的人,使它更有意义。”她微扬起头,看着天空,也像是在思索什么,“人这一辈子啊,也像花儿一样十分短暂,爱一个人应该大声说出来,否则到了不得已的时候,就没有机会再说了。”那番话意味深长,带着感慨的语气,而我只能一知半解地点点头,手里握着那株月季。
【“我”感受“奶奶”送花的意义】
自此,我的生活不再寂寞。
【“奶奶”的关爱对“我”人生的影响】
(指导教师:王宏亮)
赛作文点评

这是一篇借花颂扬亲情的记叙性散文。文章以“月季花”为线索,通过记述“我”被月季花扎伤得到“奶奶”的安抚和“奶奶”送“我”月季花等情节,表现了“奶奶”对“我”深情的爱,并借“奶奶”的一番话启迪世人——“爱一个人应该大声说出来,否则到了不得已的时候,就没有机会再说了”。

写法借鉴:自然、真实的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达人物微妙复杂情感、刻画人物个性、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表现手段。甚至可以说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本文借“月季花”塑造了一个善良、慈祥、深爱着孙女的老奶奶形象。本文多处运用了细节描写表现“奶奶”的情感世界。如“我”被月季花的刺扎了手,“奶奶见这情形,猛地站起身,也不顾手中的月季了,将沾满泥土的双手在裤子上擦了擦,一把握住我被刺伤的手”,一“站”、一“擦”、一“握”三个连贯的动作描写,体现出“奶奶”的紧张、焦急的心态与对“我”的疼爱。接下来“奶奶却捧着我的手,吹了又吹:'痛痛飞走喽!’”,“捧”和“吹”这两个动作,是老人对孩子疼痛处最常见的动作,再加上后面的语言细节,真实、自然地体现了“奶奶”对“我”的呵护与关爱,一个慈爱的“老奶奶”形象也呼之欲出。

有道是“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细节虽微小,却富有表现力,就如同电影中的特写镜头,虽展现的是很局部的内容, 却能够冲击读者的心灵,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细节描写要典型,要有代表性,要选取那些具有“以小搏大”效果的方面来展现。细节描写要精细,描写要力求纤毫毕现。一个不起眼的表情,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一个平凡的举止,一句普通的话语都有可能蕴含着巨大的能量。细节描写要真实、自然,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符合情境和主题表达的需要。

文章提升建议:本文借月季花表现奶奶给“我”的爱。文章题目“思念月季”中的“思念”之意在文中体现得不够明确。应当适度强化。

(点评:徐东祥)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