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新“1224”心育模式、健全多层级工作体系……筑牢学生心理健康保护屏障,各地这样做→ | 关注

 听月思雨001 2024-05-23 发布于安徽
图片

民小编说

加强心理健康工作是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答题”。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有序开展全校心理健康筛查;打造“中小学心理健康发展服务中心”,为全体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建立三级工作体系,积攒生命成长的“心”动力……各地各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亮点纷呈,一起来看——

图片

“5·25”心理健康日

图片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

构建“1224”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助力青少年阳光成长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从师资队伍建设、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建设等方面着手,着力提升专兼职教师专业化水平,增强家校共育合力,努力营造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一是打造一支过硬教师队伍。秉持“人人都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理念,构建所有教师、班主任及骨干教师全员育人新格局。宁阳县现有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179人、家庭教育骨干教师305人、家庭教育讲师30人。聘请曲阜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进行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培训;组织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骨干教师研习活动,开展沙盘实操体验、绘画辅导观摩、专题讲座研讨;共读专业书籍,举办读书交流沙龙。

二是城乡“两个中心”引领服务。依托宁阳县伏山镇白马小学和宁阳县复圣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优势,打造城乡两个县级“中小学心理健康发展服务中心”。位于白马小学的心理健康发展服务中心面积1000平方米,设有个体辅导室、团体辅导室、认知训练室、沙盘辅导室、情绪发泄室等12个功能科室,配置认知能力训练与脑电分析仪、3D电子沙盘、VR-9D虚拟身心训练平台等先进设备。

图片

面向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家庭教育教师定期开展专业研讨培训,开发《心理健康 阳光成长》心理健康系列特色课程,以全县七年级学生为切入口,循环对全县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监测和教育,开展学生团体心理健康辅导工作,为青少年疏导在学习生活、情绪调适、人际交往等方面可能出现的心理及行为问题。

图片

三是校外“两个站点”提供支持。利用县学生成长指导中心和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校外辅导站举办40余期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公益沙龙,邀请家庭教育讲师、优秀班主任与学生和家长面对面交流,“一对一”帮扶130余名学生。

图片

四是四方协同凝聚心育合力。指导学校为全体学生建立心理档案,老师包保重点学生,利用网上家长学校、“宁阳家教”公众号推送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开展30余场次心理健康进社区活动。

图片

“5·25”心理健康日

图片

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城南中学:常态化咨询、专业化辅导,呵护学生心灵成长

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城南中学不仅注重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积极落实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在开设相关必修课的同时广泛开展活动,从机制上健全监测体系,完善预警和干预,家校社多方合力,守护学生身心健康,为学生营造良好成长环境。

一是设立一个中心。成立“阳光里”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内设咨询接待室、情绪宣泄室、团体辅导室,沙盘游戏区、心灵倾诉区、心灵走廊等多个功能室,配有专职教师1名,兼职教师15名,工作日期间,中心向全校师生全天开放,每天有心理辅导老师值班。聚焦学生常见的诸如学习压力、考试焦虑、人际交往等心理问题,常态开展咨询辅导工作。

二是抓好两类培训。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与提升,以研促学,以学促教,打造一支过硬的专兼职心育教师队伍。同时家校社携手构筑心理健康防线,守护学生的健康成长。定期举办各类培训,通过线上理论学习、线下研讨等,帮助教师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心理健康辅导方法。目前,全校专职心理教师一名,持AB证教师14名,持C证教师132名。借助数字家长学校资源并联合社区为家长提供线上线下心理健康知识技能的培训学习机会,以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和辐射面,家校共育,更好预防和干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三是开好三门“心”课。全面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结合不同年龄学生心理特点,从入校适应、学会学习、情绪调节等模块系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学前后开展心理疏导课程,为全校同学做“积极赋能从心启动”心理健康讲座,从积极心态、学习状态、时间管理、人际关系等多方面引导学生从“假期模式”转换到“开学模式”,帮助学生及时缓解开学压力,适应新学期的学校生活。聚焦青春期成长针对性开设科普课程,帮助学生了解成长过程中自身生理及心理的变化,正确面对青春期的各种挑战,学会保护自己。分年级组织开展“做一个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女生”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活动,针对生理卫生、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如何与异性交往、如何自我保护等方面开展指导。

四是做好筛查监测。开学前后有序开展全校心理健康筛查活动,从静态的量表筛查到动态的日常观察,从学生自我评价到教师评价,从学习、情绪、心态、人际等多方面了解学生的开学状态,对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全面、细致的排查。依据筛查结果、班级日常监测报备、心理专家评估等,了解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库。对存在心理健康风险的学生建立“一生一档”,配备结对帮扶教师,持续关注学生心理动态,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树立自助互助求助意识,学会理性面对挫折和困难,为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提供更多保护。

图片

“5·25”心理健康日

图片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经贸小学:从“心”出发,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面落地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经贸小学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年段心理辅导站——班级心理委员”的心理健康教育三级工作体系,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立足特色,开发“心”课程。在国家课程有效开展的基础上,学校把校园文化建设和特色课程建设作为工作开展的重要策略。立足学校“幸福人生教育”文化,积极开发幸福成长育人课程、“乐探·慧创”阳光少年品格涵养课程等校本课程。“乐探·慧创”阳光少年品格涵养课程依托“'我与科学家共成长’六部曲”行动体系,从科学主题课程、特色课程、拓展课程、基础课程四个方面,全面构建“校家社”三级课程内容体系,聚力培养学生“乐探慧创”阳光心理品质。

缤纷活动,注入“心”动力。学校坚持德育为先,结合清明节、国庆节等时间节点,围绕“八礼四仪”开展入学礼、规范礼、成长礼、志愿礼、感恩礼、毕业礼等主题活动,在学生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等方面全面深化德育培养力度。

图片

学校发挥体育调节情绪、疏解压力作用,开展田径、篮球、足球、跆拳道等丰富的体育社团活动。趣味的体育拓展项目考验学生的耐力、反应能力,培育团队协作意识。学生们在运动中享受快乐,感受伙伴力量,积攒生命成长的“心”动力。

学校还积极探索通过劳动实践让学生体验生活乐趣,让学生获得持续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在班级中人人都有小岗位,块块都有负责人,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劳动实践中。学校长期与永丰村、南园社区等共建,学生定期走进实践基地开展系列志愿劳动服务活动。

图片

强化师资,打造“心”团队。为进一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学校重点做好“走进来”“共成长”“走出去”系列活动。在系列化的专家讲座、案例分析、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教师全方位投入到学习中,提升专业技能。

依托多个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心”团队成员每月参加名师班活动,结合当下教学问题,开展理论素养学习及心理辅导技能的习得。同时,全体成员每年定期参加心理健康教育类的省级培训、国家级培训,接受前沿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项指导。

图片

协同育人,构建“心”联结。太仓市教育局为学校购买社会性服务驻校社工项目,通过专业的心理社工服务,学校构建“预防(100%)——发展(15%)——干预(5%)”三级多层次管理体系。组织全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问卷填写,建立“学生一生一册心理档案表”,保证全体学生得到及时的心理支持和心理监护。同时,专业的心理社工为学生提供个体或团体心理咨询,及时发现并干预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

学校立足“家长学校”,构建“家长大课堂”,组建“家长加油站”,成立“家长讲师团”等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为家长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提升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同时,对部分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重点关注,专业社工、心理导师、班主任与家长积极沟通,定期了解学生情况,在家校合力中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