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彩虹之门:习惯性反驳的背后,藏着一个自卑的自己

 彩虹之门疗愈馆 2024-05-23 发布于江苏

昨天一位网友在后台留言,说快被同事“气死了”。

“521”那天公司聚餐,她跟大家确定聚餐方案,但有个新入职的小伙子A,给大家搞的直挠头。

她先是在平台上选了几家人气比较高的餐厅,然后和大家坐在一起讨论最终的方案。

她说,这家川味火锅挺好的,是自助形式的。A立马说:“不行不行,这家我去吃过,太辣了。”

她说,那这家日料也挺好的。A又说:“那玩意生不拉几的,有啥好吃的。”

然后连续几个,A都给出各种反对的理由。

她生气的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要不你来定吧。”

A又连忙摆手,“不行不行,我不怎么出去吃,没什么经验。”

......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的人,似乎自带“反驳按钮”。无论话题轻重,他们总会下意识地提出异议。

但让他提可行性的意见时,他又支支吾吾、遮遮掩掩、推三阻四。

他们最擅长的是抛开事实不谈,只享受反驳带来的快感。

在一档节目中有个话题“报考大学时如何选择自己的专业?”

李雪琴讲到,“如果大家实在没有自己热爱的,就选热门的。”

一位嘉宾跳出来反对:还是得选热爱的。

李雪琴反问道:“如果你根本没有热爱的,你怎么选?”

结果这位嘉宾犹如杠精附体般彻底把气氛搞尬住了,他说:“没有热爱的我选个喜欢的。”

这时弹幕飘来一行字,我觉得很有意思“热爱与喜欢,真是抬了一手好杠”。

可能不会有人愿意和一身负能量、满口驳斥的人长久相处。

但是,为什么会有人热衷于反驳呢?


01

其实反驳,是人的一种本能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做“逆火效应”。

说的是:

当人们遇上与自身信念抵触的观点或证据时,除非它们足以完全摧毁原信念,否则这些会被忽视或被反驳,原信念反而会更加强化。

大家经常看到类似的新闻,说某地某人被骗子忽悠,非要给骗子打钱,家人、银行的人甚至是警察来了都拦不住。

给他们讲其中的道理,他们还能各种反驳,振振有词。

还有老年人相信各种所谓保健品,不惜花高价入手,即使子女再劝都不管用。

这些看似难以理解的现象,其实就是“逆火效应”在作祟。

简单点说,反驳的欲望,是人的一种本能欲望。

只是每个人的强烈程度,因人而异,和认知、经验、时空环境等有密切关系。

而习惯性反驳的人,便属于反驳欲超强的人,他们并不在乎事实的真相,管你说什么,一定要以否定开头,先反驳了再说。

其实,这样的行为是“防卫”的典型表现,其背后藏着的是不易察觉的“低自我价值”。

这大多出于自卑或者缺乏安全感,从而过度自我保护,甚至想把自己的不顺心转嫁到他人身上,以此降低心理落差。

行为科学奠基人阿基里斯,曾经说过:

“习惯性防卫的根源是惧怕暴露出我们想法背后的思维。

防卫性的心理,使我们失去检讨自己想法背后的思维是否正确的机会。

对多数人而言,暴露自己心中真正的想法是一种威胁,因为我们害怕别人会发现它的错误。”

比如有人说一句,“你方案的最后部分还需要再优化一下”,防卫型心理的人马上就会觉得,对方是在否定自己,是在指责自己没有能力,甚至轻视自己。

瞬间引起的一系列联想,立马触发了自己的反驳模式,轻则为自己解释,重则否定对方作为报复。

说到底,习惯性反驳的底层逻辑其实是为了缓解自身焦虑和不安的应激反应,借此找到自我和自信。


02

反驳是本能,反省是能力

富兰克林说:

“如果你辩论、反驳,或许你会得到胜利,可那胜利是短暂、空虚的……你永远得不到对方给你的好感。” 

就像“逆火理论”所反映的那样,如果说反驳是人类的本能,那么反省则是人更高级的能力。

当我们受到批评,或别人观点与自己不一致的时候,正确的打开方式,不是摆出一副“斗鸡”的姿态,

而是应该更多思考,别人的话是不是有道理,对自己是不是有帮助。

有时候不同的声音,才是让自己进步的能量。

心理学上曾把人分为弱势价值观和强势价值观两类。

前者遇事首先想到的是“凭什么?”,比如,你凭什么给我提意见?你凭什么觉得我不好?

而后者遇到问题则会问自己“为什么?”,会思考自己之所以被提意见是哪里做的不够好,如何才能做的更好。

很明显,拥有“强势价值观”的人,面对问题是反省、剖析、改变、解决的心态;

而“弱势价值观”的人,则是抱怨、责骂、过激的心态。

一种是有利于自我提升,一种会造成自我消耗。

所以,会反省和不会反省的人,过的也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那如何才能做到自省而不是沉溺于反驳的无意义消耗中?

不妨从以下几个角度开始做起:

向内归因,成长型思维

心理学上有一个效应叫 “费斯汀格法则”,

它指出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

这一法则充分反映了心态对生活的重要意义。

凡事喜欢向外归因,不知自省的人,心里总是充满了愤懑和抱怨,而这些负面情绪,会极大限制他的提升,只会让自己陷入越来越糟的恶性循环。

而懂得向内归因,懂得从自身找原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型思维,才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强大。

学会倾听

学会倾听,是一个社会人应当具备的基本技能和社交态度。

它不仅让说话者感受到了被尊重和被认可,也可以从别人的观点或意见中,认清自己的优劣,找到自己的不足。

但阻止我们成为一名好的倾听者的,是我们内心的偏见,不必要的情绪化和不舍得“放下”的自己。

只有摒弃这些,打开自己,才能真正打开耳朵,听到更丰富更有意义的声音。

空杯心态

空杯心态是说要想不断进步,先要把自己变成成“一个空的杯子”,而不是长期处于“自满”的状态,这样的话,是装不进任何新东西的。

空杯心态不是否定过去,而是要心怀放空、放下的态度,面对新事物,适应新环境,获取新知识。

不然,即使自己有些料,也难有大的发展,林则徐所说“心高气傲,博学无益”,正是这个意思。

教育家卡耐基讲过一件事:年轻时,他特别喜欢与人争辩,而且经常参加各种比赛,甚至还计划写一本教人辩论的书。

但多年后他才明白:天底下只有一种方法,能得到辩论的最大利益,那就是尽量避免争论。

这个世界,本就不是非黑即白。

无意义的反驳和抬杠,只会消耗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增加人际之间的怨恨。

不如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把时间和能量投入到自己身上,深耕自己,不断成长。


一个人的成长,从接纳“不中听的话”开始

聪明的人,不会处处反驳,而是坦然接纳自己的局限,在尊重不同观点的同时,也让自己得到完善。真知灼见,往往藏在不中听的话里。当我们驳回了所有反感的观点,其实也是拒绝了一切可能的成长。我们遇到的每个人,都能弥补自己在某些方面的缺陷。驳倒一个人,不会让我们变得优秀,反而会阻碍自身的发展。

那我们要如何控制好我们的“反驳欲”?

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了“习惯性反驳”的背后藏着的是“低自我价值”;我们可以通过色彩识人技术看到真实的自己,看到自己“反驳”背后的低价值感,是出于自卑、缺乏安全感还是其他内心冲突,看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然后运用色彩疗愈技术释放和清理这些情绪,面对任何情绪反应和自己的不足不再抗拒和排斥,而是放下对“无法改变的事情”的执着,去关注“可以改变的事情”,诚实地接受“不完美”的自己,这样便能找回完整的自己,建立起自我价值感。

你会发现,我们不需要通过对别人的反驳来找回自信,因为我们本自具足;我们也会在别人的话语中找到成长的契机,成就自己。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走进彩虹之门,关注七彩人生,解开人生路上的困惑,我们下期见!(部分图文来自网络,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