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习惯背后的习惯》:真正的改变,要从改变默认习惯开始

 转身忘记之不执 2024-05-23 发布于广东
爱因斯坦说:
“疯狂就是一遍遍重复相同的事情,却期望不同的结果。”
看到这句话时,我的心狠狠地抽了一下。
因为它好像完美地概括了我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状态。
总是希望自己会变好,总是希望自己会成功。
但其实一直被自己的默认习惯影响,做着相同的事情,自然不会真正带来改变。
《习惯背后的习惯》这本书,终于让我看清了自己进步缓慢的真正原因。

人的行为,大多受默认习惯影响

有研究发现,我们每天有43%的时间不经思考行事。
那些不用经过思考,就能自然而然去做的事情,就是我们的默认习惯。
《习惯背后的习惯》的作者在书中提到,他以前觉得压力大的时候,就会吃巧克力饼干和可乐。
如果工作太忙吃不了,他就会产生不舒服、紧张、烦躁的压力感。
他说他的默认习惯模式就是饼干配可乐的加餐。
他原本以为,这样可以让他得到放松。
但后来慢慢发现,进食虽然能给他带来几分钟镇静作用,但因为那些食物会让他越来越肥胖,最后就会更加焦虑。
而一焦虑又想进食,然后就一直陷入恶性循环。
很多人应该都有和作者有过相似的经历。
而我与作者相似的经历,就是我在感到压力大的时候,喜欢在手机上玩象棋。
每次觉得压力大,我就玩象棋,但玩这个很浪费时间,白天没时间玩,只能在晚上孩子都入睡后,才掏出手机,然后开始熬夜。
一熬夜,又会影响第二天的生活和工作,然后又更加焦虑,一焦虑又想继续玩,然后就进入了恶性性循环。
这种生活状态一度让我非常苦恼,我曾尝试过删掉小程序、让伴侣监督等很多办法,但都没用,一不注意又会继续玩起来。
后来才知道,玩象棋缓解压力早已经成为我的默认习惯,就像饿了就要吃东西一样,只要压力一出现,我就会忍不住去玩象棋。
想要改变这一点,就必须要改变“玩象棋缓解压力”这个默认习惯。

改变默认习惯需要什么?

那么,怎么做才能改变已经形成的默认习惯呢?
作者给出三个步骤:
第一步,将新习惯“锚定”在现有行为之上。
比如你想记住服用维生素,你就可以将提示信号锚定在牙刷上:
“我放下牙刷之后就服用维生素。”
这种办法也被称为习惯叠加法,是开始这新习惯开始的好办法。
第二步是简化新习惯。
以前我想玩象棋时,我就去看书,结果可想而知,肯定是没用。
后来,我就改成练瑜伽。
一来是因为我本身喜欢瑜伽,这样做起来更容易。
二来是睡前练瑜伽有助于睡眠,有利于身体健康。
我并没有规定自己必须要做多长时间,只要做到不想做了,我就不做,绝不勉强自己。
这种改变带来的好处很明显,比如让我的身体得到了放松,让我更容易进入睡眠。
睡眠真的太重要了,睡眠好了,自己的状态也跟着好了,一切都好了。
第三步:庆祝新习惯。
有研究发现,及时得到正向反馈的事情,比那些不能及时得到正向反馈,或者得到负向反馈的事情,更容易坚持下去。
尤其是养成新习惯这种需要意志力的事情,更需要及时有效的奖励。

写在最后

一个人的行为,40~70%都是习惯性的,习惯,所以真正决定我们过上什么生活的,很大程度取决于我们的习惯。
你的习惯是有利于你变得越来越好,那么你自然就会越来越好。
你的习惯是会让你越来越差的,那么你自然会越来越差。
若要如何,全凭自己。
如果你想让自己越变越好,那么就要多关注自己的习惯,并有意识地去改掉那些不利于我们自己变好的习惯。
《习惯背后的习惯》一书为我们提供了贴合人性,甚至切合生理、心态、脑部构造、人类发展和心理学研究的全新视角。
让我们真正全面了解习惯,拆解现代人面对的各类思维困境和负面习惯。
习惯可以毁掉我们,习惯也可以成就我们。
我们如果能理解习惯的运作方式,就可以重塑健康、财富、生活、事业以及幸福,成为我们想成为的人。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