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氏闲人 | 记忆中的二明顺爷爷

 新用户06868399 2024-05-24 发布于内蒙古

第 2508 期

文|张氏闲人

这位德高望众的老人姓闫,大名叫闫恩,二明顺是他的乳名。在四弟兄中排行老二,给人的印像是身高马大,细高个,常穿一身黑色衣服,留有一排整齐的黑色短胡须,一副和善慈祥的面孔。

我们俩家沾老亲又住隔壁是最要好的邻居,二明顺老汉辈份大,我父亲叫二叔,我孙辈称呼二爷爷。他老年又得一老儿子,恰与我又同岁,自然我称人家为老叔了。我俩从小一起赤叾叾耍大,幼时吃饭睡觉经常在他们家,可以说形影不离。

二明顺爷爷乐于行善,他是兽医,会给各类牲畜看病。人常说是艺三分高,所以在当地称得上是好人家。尤其那医术,在那年月那时代是相当吃香的。听老人们讲无论在任何时候(包括旧社会战乱年代)无论是何种人穷人,或是有钱人,那怕是讨吃鬼,只要求上门来都要热情招待好吃好喝,穷人讨吃的临走给带足盘缠路费,有钱人找办事的都能给摆平。他人缘极好,广交朋友,方圆百里家喻户晓,是位最有威望、人人敬畏的老好人。


我记忆中的二明顺爷爷,出门经常骑一头黑色小毛驴,备上精致的驴铲(如马鞍子),两根细绳的一头拴在驴铲的两边,另一头系着一根细小圆个马搭子,人骑在上面驴走起来蛮好看的。

二明顺爷爷每每从外面回来两个马搭子总是装得满满的,多数是些稀罕吃的。老叔与我习惯了,约摸他快要回家的时候就早早在村外迎接,等到卸下马搭后,他首先伸进手抓出些吃的,一人塞给一把,从不把我当外人看,格外亲切。

二明顺爷爷门下总共收了11位徒弟,分别来自兴和六七区六个公社,他们不仅从师傅身上学到了医术,而且也学到了老人家的崇高品德,所以才有了后来都当上了各公社兽医站站长的本领。有几个徒弟的名字到如今我还记得非常清楚,段家村姚天富、钦宝营张振英、五一朱祥瑞(还有他三外甥冯永海)、大库联郑庭等等。这些徒弟们活着都非常敬重师傅,在师傅去逝后披麻戴孝,为师傅举行隆重葬礼,精选三班好鼓匠,商都于家鼓匠最好,段家村小王山,大库联瞎六八。开鼓那天黑夜整吹到次日天明,看的人山人海,就连隔壁的我也迷失了方向认不的家了。我父亲是大总管,忙完事宴后累的大病一场。

二明顺爷爷热情好客,而我大办事公道,所以他爷俩非常投缘,经常一块喝酒聊天。在文革和挖肃中,就是这样一位一生倍受人尊敬的老人也未能幸免。先是文革中整他为四朝红,后是挖肃中又整他是内人党。老人经常以泪洗面、唉声叹气,在我大的劝说和开导下终于丢掉了轻生的念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爷俩相互鼓励终于熬出了头。但还是由于年龄偏大在挖肃中弄下了病根,后积劳成疾,人家平安无事了,他却因病离去。好在后落实政策安排了老叔念师范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国家教师。


父辈子交,我与同龄的老叔关系又和他们一样没的说,七二三年我在段家村中学念初中,老叔那时正在段家村师哥姚天富的兽医站里学徒,那里便成了我二人的世界,也是老叔和老婶谈情说爱的地方。直到他被保送改念师范我俩才分开了。再后来因各奔东西很少有谋面的机会,那年我在伊旗忽闻老叔病逝悲痛欲绝,因路途遥远脱不开身,只好委托同村同学耿万金灵前祭拜了,虽百元祭礼微薄,但足以表达哀思之心。

二明顺爷爷的兽医术虽然失传了,但他们从上辈就有的音乐细胞却发扬光大。我曾记得小时侯村里戏班中老叔的大哥五斤和他三姐就唱的非常棒,有其音乐天赋天生一副好嗓子,曾记得闫粉梅三姑饰演的二人台方四姐看哭了很多观众。老叔闫风虎也不例外,他虽然当了公办教师,可业余时间和假期中经常出现在鼓匠班中,吹拉弹唱样样精通。现如今他的儿子闫涛(乳名社平),虽没展示音乐才艺,可年轻有为,几年来一直担任着村党支部书记职务,干得有声有色。而老叔三姐(我叫三姑)的三儿贺有成为了商都网红大名人。他不仅嗓声好,而且二人台演技也是一流水平,人皆欢喜。总之祖上有德,这个家族后继还是满好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