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宇|“假面文学”与“伪装本”

 tcfzhf的图书馆 2024-05-24 发布于陕西

      利用一个小时时间翻完了这本《假面文学作品》,[俄]德米特里耶夫  著,傅仲选  译,辽宁教育出版社“人·书·情”系列之一,薄薄的一本小册子,32开仅128页,用8万字揭开了欧洲500多年图书出版中存在的假面,(所谓“假面文学作品”即作者采用掩饰手法出版的文艺作品),并使读者了解其掩饰的原因和目的,揭露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短小而妙趣横生,简洁而精彩连连。

      一边读一边想起来许多故事,比如革命期间的为了躲避国民党审查制度而改头画面的红色文献伪装本,当时的具体做法就是采取封面伪装、不断变化书刊名称以及伪托别的出版社的名号,这种书刊封面名称和书的内容毫不相干,有的采用当时流行书籍的名称,有的用谐音制作一个极为普通的书名,有时索性套用国民党军政要员著述的书名等。

      比如《中国苏维埃》伪装成了孙中山先生的《民权初步》,《论持久战》伪装书名《文史通义》,其伪装本均为铅印线装,与众多的线装书一样,在封面左部印有长方形条框(书签),框内竖向印有书名和出版者。书名题为“文史通义”,另有字体较小的“上海广益书局印行”字样。书名页中部竖向印有书名“文史通义”,右上角竖印“甲申年重梓”。在书名页的左下角竖向印有“古愚署耑”,背面有“山阴旧史氏”的题记。该伪装本的印刷用纸为毛头纸,装帧朴素大方。《新民主主义论》伪装书名《大乘起信论》,在封面的右上方印有“阅毕送人,功德无量”字样,封面下端为伪托出版者“北京佛教总会印”。

      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的机关刊物《布尔什维克》曾伪装为国民党机关刊物《中央半月刊》,出版几期被发现后,又从16开本缩小为32开本,伪装题名《新时代国语教科书》,封面右上角书“小学校高年级用”,左下角为伪托出版者“商务印书馆出版”。因教科书发行量较大,反动当局无法全部禁扣,得以出版了较长时间。“1946年,上海地下党领导的中国灯塔出版社出版的《灯塔小丛书》实际上是延安整风文献的汇编本。

      解放战争期间出版的《关于工商业政策》伪装成了周作人的“秉烛后谈”,本书的伪装手段比较特别,仍用原书书名,并且在目录页上将《秉烛后谈》一书的19篇文章的题目全部原样印出,书中的每一篇文章均用周作人文章的原名作标题,而题目下面的正文内容则是中国共产党的文件集。如书中首篇文章题为《南堂诗草》,内容系摘录毛泽东1947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会议上所作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报告中关于工商业政策的一节;在《关于酒诫》的题目下,编者收录的是中共合江省委关于保护城市工商业的指示;而书中的最后一篇文章《无所不谈》,内容则为1948年11月1日《人民解放军总部颁发惩处战争罪犯命令》)。

      上学的时候,老师给我们开过一门课,叫先秦秦汉史史料学,他自己编的讲义,后来也出版了。当时对先秦时期的诸子典籍一一进行辨伪解读,对我的影响非常大,以至于现在对任何未经多方验证的消息都抱有一种怀疑态度,这也是一种人生的收获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